關于史前大洪水,世界各地各民族都傳頌着許多津津樂道的故事,特别是那些沿着北緯30°這條神奇線的民族們,都珍藏着關于那場大洪水的傳說。直到今天,究竟有無史前大洪水以及當時的具體細節,仍是一個大大的謎團。
黃河流域史前文明大洪水遺迹,二裡頭夏都遺址博物館
中國關于史前大洪水的傳說
中國人骨子裡流淌的樂觀、積極、務實、向上,使得中國神話遇到再大的苦難,總有人或神挺身而出,不顧所有,舍身去解決問題。也就是說,中國的神話,看上去更像是史實。
關于史前大洪水的第一個神話:共工怒觸不周山
從前,共工與颛顼争奪部落天帝之位,共工在大戰中慘敗,然後憤怒地撞擊不周山,支撐天的柱子折了,系着大地的繩索斷了。由此,天向西北方向傾斜,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動了;大地的東南角塌陷了,是以江河泥沙都朝東南方向流去。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版本的故事是這樣的,共工制定了水利工程計劃,颛顼不支援,颛顼與共工之間發生了大戰,共工不能得到群眾的支援,他決心撞斷不周山,以示決心。
在共工氏死後,人們奉他為水師,為主管水利的神。他的兒子後土也被人們奉為社神,即土地神。後來人們發誓時說“蒼天在上後土在下”,就指的是他,由此可見人們對他們的敬重。
關于史前大洪水的第二個神話:女娲補天
共工氏把天柱撞倒了,發出了超級大的響聲。山體崩塌,天柱斷了,大地向東南傾斜,海水倒灌進陸地。平原上的人大部分都淹死了,幸存者隻能逃到山上。
女娲看到人類遭受這麼大的災難,非常痛心,是以決定修補天空,結束這場災難。她找了各種各樣的五色石子,用火燒熔後填補了天上的大洞。然後,她又砍下了在水中搗亂的大龜的四隻腳,做成了四根柱子撐起了倒塌的天空。女娲還打敗了黑龍,制止了龍蛇的嚣張。最後,她收集了大量的蘆草,燒成灰後堵住了洪水。
經過女娲的努力,天空終于補好了,大地填平了,洪水停了,龍蛇猛獸消失了,人們又過上了安甯的生活。但是這場災難還是留下了痕迹。從此以後,天空向西北傾斜,太陽、月亮和星星都往西方移動,而大地向東南下陷,所有的河流都往那裡流。
關于史前大洪水的第三個神話:大禹治水
三皇五帝時,大河泛濫,鲧、禹父子倆被堯、舜二帝任命為崇伯和夏伯,負責治水。大禹帶領群眾,和洪水鬥争,最後成功了。面對洪水,大禹吸取鲧的教訓,改用疏導的方法,表現出他聰明才智。他長年在外和群眾一起治水,不顧個人利益,甚至"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花了13年的時間治水,用盡了心血和體力,終于完成了大業。
西方聖經的諾亞方舟故事
據史載,某日,上帝莅臨諾亞面前,對其言道:”天地之間道德淪喪,邪惡橫行,熱血沸騰之生靈皆深陷囹圄,背離了我最初創世的初衷。我現如今悔恨不已,唯有毅然決定将這個罪孽深重的世界一并毀滅。爾等需以歌斐木打造一艘獨一無二的方舟,以承受未來激流洶湧之洪水……”
面對上帝的詳細說明,諾亞聽得認真,筆墨記錄得整齊劃一。臨走之際,上帝再次叮囑道:“請關注,我即将啟動世界性的洪水,毀滅地上的萬物生靈。今日此刻,你必須向我立誓承諾,你和你的夫妻,以及子女與媳婦們務必進入方舟,凡有呼吸生命力者,無論雄雌雙性,均須将其帶入方舟,為生命延續留下一線生機。”
謹遵與上帝達成的共識,諾亞着手行動起來。他尋遍世間最優質的歌斐木,不分晝夜地精心制作方舟。一方面,他辛勤工作;另一方面,他向衆人發出警示:“大洪水即将至矣,切勿沉浸于虛妄享樂,做出諸多罪行。盡快改變思維方式,适度做好事吧!”然而,世人對于這些呼喊置若罔聞,甚至嗤笑諷刺,繼續縱情聲色犬馬。
曆經多年的辛勞不懈,諾亞終于成功打造出一艘龐大無比的方舟。此舟長130米,寬22米,高13米,分為上、中、下三層,各層艙室互相獨立。諾亞按照上帝的旨意,率領家屬以及各類飛禽走獸提前躲藏于方舟之内。短暫時間後,大地震顫不止,猶如世界末日,傾盆大雨持續降下,整整四十個晝夜。洪水淹沒了平原、崇山峻嶺,最後,整個地球都浸泡在無盡的汪洋之中。唯一脫離劫難的就是諾亞方舟,孤零零地在浩渺無盡的洪流中漂浮。今日世上的生命傳承,全出自諾亞方舟的庇護。
世界其他地方關于史前洪水的傳書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富饒肥沃、孕育着人類曆史燦爛輝煌的蘇美爾文明,而其中讓人津津樂道的便是那位傳奇般的吉爾伽美什君王。考古人員從這塊土地上挖掘出的公元前三千年的泥闆典籍,清晰得記錄下這位至高無上的王者如何聆聽祖先烏納皮施汀詳細述說那個充滿警示寓言的大洪水故事。據這位先祖所述,當時的他竭盡全力收集起人類及其腳下萬物生靈的種子,希望為一切留下一線生機。
無獨有偶,地球龐大脈絡的另一個角落——遠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彼岸的墨西哥合谷,同樣彌漫着濃重的洪水傳說氣息。盡管這片地域在文化傳承與地理位置上略顯邊緣,卻始終保持獨立,未曾受猶太教與基督教的宗教影響,反而将他們的洪水傳說保留到了第四太陽紀的末尾。如人們所熟知的那般,這場災難性的洪水沖刷過後,大雨傾盆不止,山洪爆發濤聲滾滾,整片大地化為汪洋之海,連綿起伏的山脈深陷水中,人類在這場洪水中紛紛化作魚蝦……
然而,這僅僅隻是故事的一部分。
在中美洲阿茲特克族群的古老傳說中也能尋覓到洪水相關的痕迹。據載,當時的洪水巨浪之中僅有兩位幸運者得以幸存,那是一對相濡以沫的恩愛夫妻。男方名叫柯克斯特裡,女方則名喚蘇其奎澤兒。他們收到來自神明的指引,齊心協力建造了一艘巨大的船隻,颠簸搖曳間最終抵達一處巍峨高聳的山頂。待洪水逐漸退去後,夫婦二人才小心翼翼地從船艙走出,在此岸落地生根、繁衍後代……
神秘瑰麗的瑪雅文化,其最為神聖的典籍《波波武經》中亦有記載關于這場被天神懲罰的洪水。據說,天神在開始創世的最初便創造了人類,但這卻是一次并不圓滿的實驗過程。初生的人類未能俘獲天神的芳心,因為他們忘記了造物主的存在。是以天神決意發動一場洪水,借此來摧毀人類。
沉甸甸的希臘神話傳記中,關于洪水的傳說更是廣為人知。在埃及、在印度,洪水的傳說亦如繁星點點,引人入勝。
在我們人類的神話傳承之中,那場席卷四野、無邊無際的大洪水無疑是最為浩瀚壯麗的篇章之一。據權威學者們的詳盡研究估算,世界各地所已知曉的關于大洪水的神話傳說總共有逾50則之多。它們大多具備清晰明朗的線索,情節飽滿完整,而且通過深入嚴謹的認證之後發現,其中絕大多數的洪水傳說都彼此獨立,僅僅是該民族的口耳相傳,跟任何顯赫突出的社會主流文化無關連。
這種現象便頗具深意——各路祖先曆經千百年的口述傳承而留下的諸多神話之間,各族群皆能保持對遙遠古代那場廣泛波及全球的大劫難的記憶猶新,并且持久而強烈地觸動着全人類的心靈。這難道真能用巧合兩個字輕描淡寫地帶過嗎?
讓人疑惑不解的是,為何這些跨越衆多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産生的神話色彩斑斓,故事卻驚人地相似?又為何這些神話竟能充斥着共通的特性,和同樣的典型人物與劇情發展呢?可是,真正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倘若這些神話确實源自我們的集體記憶,為何在任何曆史、文化或者其他相關資料裡都找不到關于這場影響全球的大災難之記錄呢?
或許,這些神話本身就是一部曆經滄桑的曆史文獻,其中那些深入人心的洪水神話,也許正是一些富有想象力的大師們的創作結晶,用來銘記史前時代所發生的重大事件,以便代代相傳下去。那麼,這些神話究竟蘊含着何等豐富的内涵,它們試圖傳達出怎樣的訊息呢?
也許在不久的将來,随着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人們終将能夠運用更為确鑿的證據來揭示這個萦繞人類數千年的大洪水之謎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