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歡迎您來評論區參與讨論,擷取更多精彩文章,請您點一下關注,感謝您的支援。
文|江卿曻
編輯|江卿曻
【前言】
原子彈作為具有戰略性意義的軍事武器,是各個軍事大國國防必備的武器,因其恐怖級别的爆炸威力,是以有很多國家在處理擁有原子彈國家的關系時,通常會特别的小心謹慎,以免出現什麼誤解,進而引火燒身。
而原子彈第一次出現在大衆面前,還是在二戰時期的時候,當時的日本為了能赢得這次戰争,使了很多不入流的小手段,讓很多參與戰争的國家都蒙受了一定的損失。
美國也深受其害,不過美國人可不是那種任人欺負的性子,他們可是睚眦必報的,你給我一拳,我必給你一刀,“狠”才是美國軍人的特性。
是以在日本還在負隅頑抗的時候,美國的兩顆原子彈落在了日本的領土上,直接把日本炸的“頭暈眼花”,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日本的投降速度也加快了很多。
不過根據美國自己的說法是,被原子彈襲擊的那些地區,100年以内是無法居住的,但是被投放了原子彈的日本廣島和長崎地區,現在卻像從來沒有發生過重大空襲一樣。
那麼美國在二戰時期投放的原子彈威力真的如他們所說嗎?如果是真的,日本這兩個地區為什麼還能發展的如此繁華?
【遭受空襲地區的現狀】
曾經遭遇到原子彈轟炸的廣島和長崎地區,如今怎樣了呢?如果單從經濟發展以及人口增長方面來看的話,這兩個地區确實發展的很好,可以說是光速的恢複速度吧。
我們先來看長崎的發展,在二戰之前長崎的總人口為25萬,但是在戰争結束後的恢複時期,該地區的人口數量竟然增加到了五十多萬。
距離美國口中的一百年還有好幾十年,日本長崎不僅住人了,而且人口數量還有了大幅度增加,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如何去了解呢?
至于廣島地區,經濟發展的就更加迅速了,各種基礎設施修建的十分完善,當地的人均工資水準也能達到4.2萬美元。
如此水準的工資收入,即使與大陸東南沿海地區的收入進行比較的話,也是能一較高下的,而廣島在人口增長方面也是首屈一指,想當年在二戰時期,廣島的總人口也不過才25萬左右,沒想到戰後重建後,該地區的人口已經突破了百萬大關,直接達到120萬人了。
都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用來形容廣島和長崎的發展是在合适不過的,這兩個地區憑借被原子彈轟炸過的“噱頭”,吸引了很多國外的遊客,是以它們的旅遊業發展的也是如火如荼。
對此有人就覺得疑惑了,不是說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地區,百年之内不能有人居住嗎?這還沒到一百年呢,甚至可以說被原子彈炸完沒幾年,這兩個地區就開始戰後重建了,是以現在才會發展的這麼好。
那麼當時原子彈轟炸的具體情況是怎樣的呢?美國的原子彈威力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原子彈爆炸的威力】
在二戰爆發的時候,日本同時參與了兩次大規模的戰争,一是在太平洋地區的戰場,另外一個是與中國的戰場,當時日本想的很美,既想要赢得與中國的戰争,又想在太平洋戰場上取得一定的成績。
于是日本在與中國的對抗中,使出了很多為人所不齒的下作手段,想逼迫我們就範,隻不過他們沒想到的是,我們中國人雖然武器比不上他們,但是我們有堅定的中華民族精神。
硬生生靠着先輩們的智慧與日本打的難分難解,大陸的遠征軍和八路軍,就像滑不溜秋的泥鳅一樣,根本就抓不住,好不容易在這個地方發現了,結果沒拿穩讓跑掉了,之後就再也不好找了。
戰争一直僵持到1945年,日本不僅沒在中國這邊占到任何便宜,在太平洋戰場上也是連連吃虧,眼看自己的槍支彈藥就要用完,如果就這樣放棄,日本又不忍心讓自己多年的“心血”,就這樣功敗垂成。
是以日本就一直堅持着,希望能等來勝利的“曙光”,隻不過他們自己也沒想到,“希望”沒等到,等到的卻是兩顆來自美國的原子彈。
在二戰中沒有大規模動員軍力的美國,參加完會議之後,在衆人的期望之下,簽署了一個協定,決定由美國終止這場“鬧劇”。
也就是向日本投放原子彈,以強制的手段停止這場戰争,畢竟日本在二戰中的所作所為,真的是天理難容,就連參加戰争的幾個國家,也看不下去日本對中國做的一切惡劣行為。
而美國人其實也早就想要“收拾”日本,在日本手中丢失的面子,就應該在他們手中找回來,接到上級下發轟炸任務的美國士兵們,也是感到無比驕傲。
既然決定投放原子彈,那麼接下來就該決定這兩顆原子彈要投放到日本哪兩個地區呢?美方政府在考慮到當時日本的軍力情況,認為應該把一顆原子彈投放在,日本陸軍的大學營長島地區,這樣他們的軍事力量就會大大削弱,也就沒有東山再起的資本了。
在确定投放位置之後,在1945年的8月6日,接受了任務的美國空軍士兵,将“小男孩”原子彈運送到了廣島地區的上空。
那時的廣島人們還不知道将會發生什麼,還興緻勃勃的讨論在天空的那個究竟是個什麼東西,也就是在那一瞬間,掉落下來的原子彈就将整個廣島地區,炸的天崩地裂,從爆炸中心往外走,廣島地區幾乎沒有任何人員生還。
日本還沒來得及傷春悲秋,第二枚原子彈又來了,美國決定把這最後一枚原子彈,投放在小倉地區,因為小倉是日本放置槍支彈藥的地方,隻要沒有了火力的支援,日本就無法蹦跶起來了。
不過真的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投放“胖子”原子彈的當天,小倉的上空突然烏雲密布,負責投放的美國空軍士兵,無法準确的瞄準目标,在詢問過上級上司之後,覺得反正都是炸日本,炸哪不是炸呢,是以就将這顆“胖子”原子彈,投放到了長崎地區。
那天的長崎天氣十分晴朗,萬裡無雲,以緻于幾乎所有的日本人民,都能看到那朵盛開在,長崎上空巨大的蘑菇雲。
美國的這兩顆原子彈,讓日本軍隊失去了原本鬥志昂揚的戰争精神,讓他們喪失了能夠勝利的信心,并對自己産生了懷疑,這場戰打下去,日本真的能赢嗎?
士兵們心都散了,這戰還有打下去的必要嗎?軍心渙散就意味着日本在這場戰争中,勝利的機率已經很低了,如果再不投降,或許連整個日本都無法幸免于難。
在接下來的戰場中,日本直接被其他國家打的“落花流水”,無法堅持的他們,決定在8月15日宣布投降,并且是無任何附加條件。
那麼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地區,被原子彈轟炸過之後,有留下什麼後遺症嗎?美國所說的百年不能住人的說法是真的嗎?
【爆炸遺留下來的影響】
我們從實際情況來看,就能知道美國之前的那個說法,确實有點“唬人”的意思,畢竟要是真的百年之内不允許有任何人居住,那麼廣島和長崎就不會有如此繁榮的發展了。
但是如果說原子彈的威力,沒有我們所認為的那麼厲害的話,其實也不對,畢竟在那時,原子彈的發展本來就很慢,我們唯一能了解原子彈的資訊,也隻能通過美國的描述。
美國作為第一個研制出原子彈的國家,在原子彈的研發方面還是不夠完善,而且美國投放到廣島和長崎地區的原子彈,在當時也隻是兩枚實驗品,并沒有經過任何試射,是以美國宣布的原子彈威力,沒有事實依據。
小男孩和胖子這兩枚原子彈之是以沒有那麼大的威力,不僅是因為它們隻是實驗品,還有部分原因是因為,美國在設計原子彈時,由于技術不太成熟,是以其内部威力巨大的核物質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除了這些方面以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負責引爆原子彈的駕駛員,提前把原子彈給引爆了,他們在距離地面還比較高的位置,将攜帶的原子彈給放了下去,由于爆炸的地點與地面相距較遠,是以地面的損失并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嚴重。
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地區被空襲了之後,其實沒多久,就開始了戰後重建的工作,一方面因為日本的領土也就那麼大,如果在去掉兩個地區,那麼日本可能真的無法發展起來了。
另一方面由于日本周圍都是海,一年四季都會有大量的海風吹過來,不斷吹來的海風可以把原子彈爆炸後,殘留的輻射物質給帶走,海水也可以将水中的污染物給沖走,正因為這些原因,日本這兩個地區,才能恢複的這麼快。
不過這種正常隻是浮于表面,如果繼續深挖的話,我們就能發現在1945年之後,廣島和長崎地區的新生兒畸形率,已經嚴重高于之前的資料。
居住在這兩個地區的老人,身患疾病的機率也越來越高,尤其是患有重症疾病的機率,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高的,這種後遺症什麼時候能消失,誰也無法得知。
【結語】
戰争從來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它隻會給世界帶來災難,給居住在世界上的各國人民帶來痛苦,是以希望世上再無災難,人類和平共處。
往期精彩連結:
中國絲瓜瓤有多火?清潔效果比鋼絲球還棒,老外:還有這種好東西
被大陸“抛棄”的玉米芯,以前用來燒炕喂豬,現卻被南韓人奉為寶
風滾草入侵美國120年,引火堵路橫行霸道,在中國卻被吃成瀕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