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G“偷流量” 開啟容易關閉難?

5G“偷流量” 開啟容易關閉難?

 11月9日,“5G開關被取消”的話題持續挂在熱搜榜上,諸多使用者反映手機系統更新後,設定中的4G和5G切換開關被取消。這一變化可能是營運商的要求,旨在提高使用者的5G使用率。北京商報記者在采訪手機使用者及營運商時了解到,的确有部分使用者有關閉5G的需求,但找不到開關,而營運商從業人員則表示沒有關閉5G的必要。

在業内觀點看來,如今随着通信基礎設施的建設,5G套餐資費高、網速提升不明顯等問題已不再突出,4G、5G的邊界正逐漸模糊,通信行業的競争重點正悄然轉移。

5G“偷流量” 開啟容易關閉難?

5G開關何處尋

雖然5G手機已經普及,但對很多使用者而言,網絡的更新讓人“不情不願”,白領劉女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談到,由于自己工作繁忙,很擔心微信消息延遲,此前這種情況不止一次,感覺關閉5G後有所好轉,是以自己盡可能地不使用5G網絡。

目前劉女士所使用的是iPhone14 Pro Max手機,該手機支援5G網絡,雖然劉女士對記者回憶稱,并沒有主動向營運商要求網絡更新,但當自己的電話卡從上一部iPhone7轉入新手機後,螢幕上自動顯示5G網絡,為此她需要在“設定”中選擇“蜂窩網絡”,之後在“蜂窩資料選項”中關閉漫遊才能切斷5G,對此劉女士的感受是“非常麻煩,不好找”。

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線下門店,試用多款手機後發現,關閉5G的确是個難題,例如在OPPO rene系列手機上,使用者需要在“設定”當中選擇“版本資訊”,之後連續點選版本号,在“開發者選項”中選擇關閉5G。在新款的榮耀手機上操作方法類似,找到5G開關最起碼三個以上步驟,現在小米13 ultra上,使用者想要關閉5G需要在撥号頁面輸入相關代碼,與之類似的還有vivo X90系列。

從業人員也對記者談到,的确有顧客購買手機一段時間後,傳回店内咨詢5G開關方法,對部分顧客而言,連續點選版本号這種“隐藏操作”意想不到,捉摸很長時間也不知5G如何關閉。

白領唐先生就有這樣的苦惱,此前他使用的vivo手機有一鍵切換網絡的功能,還能夠語音操控,不過換了新手機後,雖然是同一品牌但5G開關卻難覓蹤影,他也是花了很長時間才明白如何操作。

至于為何對5G敬而遠之,唐先生表示,自己平時對手機的依賴并不強,工作時候主要用筆記本電腦,娛樂的話用遊戲主機,對手機上網需求不高,在流量上能省一點是一點。更關鍵的是,平時在自己家中和辦公室均有無線網絡,如果開啟5G的話,發現很多時候手機優先選擇使用5G,平白浪費了WiFi。

唐先生對記者談到,既然手機上不能一鍵開關5G,那在辦公室自己就幹脆關閉營運商網絡,讓手機不得不連接配接WiFi。

“偷跑流量”誰之過

北京商報記者發現,使用者對5G的抱怨多集中在“費流量”的問題上,有使用者稱開啟了5G網絡後,流量使用速度明顯加快,甚至有使用者懷疑5G“偷流量”。

有使用者對北京商報記者談到,轉成5G網後不到一個月主卡流量就用完了,每個月還需買額外的流量包,之前4G網絡下,感覺每月30G、40G的流量完全夠用,如今卻經常超限。

劉女士稱,平時自己除了用手機看影視劇外,便是撥打視訊電話,也沒有開熱點共享網絡的習慣,是以發現流量超限後便要求營運商查詢資料,發現有幾次幾分鐘就消耗了100MB。

北京商報記者聯系采訪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兩家的從業人員均表示,偷跑流量的問題并非營運商責任,的确有不少使用者都反映過該問題,但很多情況下是因手機背景應用未關閉造成,例如有些應用會在背景自動下載下傳,此外,手機系統也可能自動更新,也不排除系統把資料備份自動上傳雲端,以上舉動均會損耗流量。

不過相關從業人員也表示,如果對電話卡中流量使用存疑,可以進行申訴,中國移動從業人員稱,使用者可以下載下傳中國移動App,計算被扣除的超額流量費,在“我的投訴”中選擇“費用疑問”一欄,把申訴内容填寫清楚送出即可,從業人員會自動回訪,一般1-3個工作日就會給出處理結果,需要注意的是,申訴内容為近一年中的費用問題。

對于資費問題,通信專家馬繼華分析稱,一方面使用者對網絡資費需要密切注意,發現問題及時找營運商申訴,另一方面,也不用對5G費流量的問題太過擔心,理論上使用流量的多少取決于下載下傳、讀取的内容,例如1G的視訊,無論用5G還是4G打開耗費流量不變,不過由于5G速度理論上可以達到4G的20倍,内容加載速度更快,即便使用者隻看了開頭幾分鐘的視訊,耗費的是全部視訊的流量。

不過專家也同時指出,在4G網絡通暢的情況下,視訊加載速度不會與5G有太大差異,個人使用習慣對資費影響并不明顯,問題的關鍵在于,當下的應用開發者把App越做越大,流量耗費也随之增加。舉例來說,現在手機螢幕越發高清,視訊的碼率也水漲船高,在遊戲上,高畫質幾乎成為标配,滿足最基本的流暢、不卡頓要求,所費流量便不會太少。

區分套餐“沒必要”

實際上,問題矛頭一直指向營運商,此前華為手機産品線副總裁李小龍的話引發廣泛關注,他表示在中國三大營運商的要求下取消了“5G快捷鍵”,因為營運商發現很多使用者購買了5G手機卻關閉了它們的5G。

而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的從業人員則表示對此并不知情。當被問及5G電話卡能否再轉回4G,相關從業人員均表示沒有必要,是否為5G網絡并不取決于電話卡,隻要使用者手機支援便會自動加入5G網絡,此外就是看當地基站分布情況,是否有5G信号覆寫。

至于5G資費高的問題,中國移動及中國聯通的從業人員表示,在售的套餐中5G的費用不一定比4G要高,需要看套餐内包含哪些服務,一般來說其價格由國内流量、國内通話、國際漫遊、光纖寬帶等内容綜合決定。

以中國移動為例,其4G“全球通尊享計劃”套餐為288-588元/月,而“5G暢享套餐”則是78-598元/月,其中又會根據當月實際套餐使用費用享受到不同權益,例如在5G套餐中,實際當月消費不低于78元可享受200M寬帶,不低于118元可享受全球通銀卡。

業内觀點指出,在個人終端上,5G、4G差距不大已是老生常談的問題,而前些年更高的5G資費的确勸退了很多使用者,營運商早已意識到這一點,模糊了5G、4G的邊界。

TMT獨立分析師付亮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營運商甚至可以取消“5G套餐”說法。因為5G套餐使用者可以用5G,非5G套餐使用者則不可的情況已成為過去。既然所有使用者均可以使用5G,“5G套餐使用者”已沒有意義。更進一步來說,營運商的套餐也不應該再分“5G套餐”“4G套餐”,隻要終端支援,原有的4G套餐使用者也都應該能較低的速率接入5G網絡。

不可否認的是,推廣5G網絡、擴大使用者群體仍是營運商的重心所在,在三大營運商的月度報告中,5G使用者數量一直是關鍵,不過其增量不僅局限于個人使用者,在智能家居、智慧家庭的浪潮中,家庭5G寬帶有更廣闊的機會。

例如中國移動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家庭市場收入達到人民币649億元,同比增長9.3%;家庭寬帶客戶達到2.55億戶,淨增1115萬戶,行業領先。千兆家庭寬帶客戶規模到達6036萬戶,滲透率達到23.7%,更新發展空間巨大。移動高清客戶規模達到2.01億,智能組網客戶同比增長50.1%,家庭安防客戶同比增長40.6%,智慧社群、數字鄉村等新場景HDICT解決方案服務客戶數達到2088萬戶。智慧家庭應用增長貢獻繼續加大,家庭客戶綜合每戶平均收入達到人民币43.3元。

業内觀點指出,伴随着5G通信發展,其應用方式也有着巨大改變,畢竟個人端的增長始終有限,家庭、企業使用者乃至工業領域才是更廣闊的天地,通信行業變革的前沿正在此處發生。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王柱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