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頑強五連陽,周期股奮起護盤,銀行終迎回暖,醫療回血之路暫歇,機構定調:反彈沒有結束!
2023年11月9日,又是震蕩的一天,三大股指收盤漲跌不一,日内振幅均處本輪反彈區間低位,但滬指頑強收出日線“5連陽”。兩市超3500隻個股下跌,賺錢效應有所下降。
盤面上,熱門題材集體下挫,減肥藥、短劇等明顯回調,華為領銜的消費電子、汽車等題材,以及晶片、醫療同步走低,生肖炒作步入退潮期,“龍飛鳳舞”降溫。
上漲方面,銀行、能源等傳統周期股奮起支撐,煤炭全天領漲,銀行明顯回暖,銀行ETF(512800)場内價格收漲0.56%,終結日線四連陰。券商午後局部異動,華創雲信、國聯證券、方正證券等行情領頭羊明顯拉升。
圖檔來源:Wind,截至2023年11月9日
熱門消息方面,今日在2023金融街論壇上,證監會表示,“高度重視數字化轉型,以數字化智能化推動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進一步提升金融機構數字化水準,提升數字化監管能力,發揮标準的引領和規範作用。”政策、市場、技術共振,金融科技闆塊有望迎來重大發展機遇,闆塊代表ETF——金融科技ETF(159851)。
行情再度步入糾結的十字路口,但多數機構認為本輪反彈沒有結束,調整後大機率會再次向上。
海通證券表示,本輪反彈行情的背景是A股前期調整已相當充分,其估值、資産比價名額等均處于曆史低位。宏觀微觀基本面回暖是市場上漲的核心邏輯,利好政策持續落地将繼續催化歲末年初行情展開。
在具體闆塊選擇上,銀河證券認為,受益于政策利好和經濟修複的相關闆塊是11月主要配置方向。
【ETF全知道熱點盤點】下面重點聊聊銀行和醫療兩個闆塊主題的交易和基本面情況。
一、【國有大行領漲,銀行ETF(512800)回暖收紅,資金積極進場,歲末年初銀行迎來強勢時間?】
今日銀行闆塊低開高走,震蕩回暖,中證銀行指數收漲0.47%,表現優于大盤。國有大行走勢領先,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郵儲銀行均漲逾1%,民生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等跟漲。銀行ETF(512800)場内價格收漲0.56%,成交額1.62億元,終結日線4連陰。

圖檔來源:雪球,截至2023年11月9日
行情回暖的同時,主力資金迅速加倉,銀行闆塊(申萬一級)今日獲主力資金淨流入16.93億元,金額高居31個申萬一級行業第3位。
圖檔來源:Wind,截至2023年11月9日
ETF資金面近期也出現明顯的回暖迹象,上交所資料顯示,銀行ETF(512800)近3日獲資金連續加倉,累計1.43億元。
圖檔來源:Wind,截至2023年11月9日
以史為鑒,銀行闆塊的超額收益,大多出現于流動性寬松、經濟預期向上的階段。複盤2016年至今的闆塊表現,銀行股大漲行情多出現于政策底顯現、宏觀經濟預期改善和企業經營景氣度回升的時期。
資料來源:Wind,統計周期:2016.1.1-2023.10.31。
宏觀經濟複蘇趨勢明朗,7月以來,各部門相繼出台一系列穩定市場預期的政策檔案,随着經濟回暖預期加強,企業經營景氣度回溫,銀行或具有可觀的景氣修複空間。
機構提示:歲末年初是銀行闆塊容易表現好的時間視窗,因為此時穩增長訴求較強,銀行寬信用力度較大,或可提前左側布局。
從更長周期的角度看,估值築底的銀行闆塊在利空因素基本落地,風險緩釋、基本面持續向好的背景下,其配置價值值得關注。
1、估值方面:利空基本落地,銀行估值進一步下行風險小
經過長期調整,銀行闆塊整體估值已下行至曆史底部。中證銀行指數最新市淨率PB為0.52倍,低于近10年超99%的時間區間。42家上市銀行已均處于破淨狀态,并有15家銀行PB低于0.5倍。在經曆過LPR降息、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後,闆塊潛在利空明顯減少,意味着估值下行空間很小,目前闆塊具備較高的安全邊際和成本效益。
圖檔來源:Wind,截至2023年11月9日
2、資産品質:預期邊際改善
目前市場擔憂主要來自房地産、地方城投等相關信用風險暴露進而引發系統性風險。目前房企融資以及地方化債政策積極出台,能夠緩解相關擔憂;且底線思維下,系統性風險不大。此外,穩增長政策持續積極、經濟逐漸恢複對資産品質擔憂亦有緩解作用。銀行目前撥備覆寫率處于高位,撥備反哺利潤有空間。預計不良生成或将保持平穩,資産品質有望邊際改善。
此外,彙金表示拟未來6個月内繼續增持銀行股,有望形成“态度明确→行動落實→市場信心提振→市場有望回暖”的正回報,或推動讓銀行股估值修複。
資料顯示,銀行ETF(512800)跟蹤中證銀行指數,成份股囊括A股市場42隻上市銀行,近三成倉位布局工商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等國有大行,捕捉“中特估”主題機會;約七成倉位聚焦招商銀行、興業銀行、西安銀行等高成長性股份行、城商行、農商行,是分享銀行闆塊行情的高效投資工具。
二、【三季報業績或觸底,醫療ETF(512170)縮量跌1.17%,機構:新周期有望開啟】
大市底部震蕩之際,醫療闆塊回血之路注定不會一帆風順,昨日逆市上漲後,今日即全線回調。中證醫療指數50隻成份股中44股收跌,昨日大漲的CXO、體外診斷概念股調整居前,凱萊英跌4.58%,康龍化成跌3.56%,新産業跌3.74%,CXO巨頭藥明康德跌近2%。
280億體量醫療ETF(512170)盤初沖高回落,而後一路下滑,收盤場内價格跌1.17%,全天成交3.8億元,較昨日大幅縮量。從日線走勢來看,近期醫療ETF(512170)呈現上升趨勢,盡管今日收陰,但仍在半年線上方。
圖檔來源:Wind,截至2023年11月9日
随着醫療闆塊情緒的修複,關于闆塊是否反轉的讨論升溫。專業人士分析指出,經曆兩年多的調整,醫療闆塊或已處于估值、業績、政策、機構配置的多重底部區間,向上修複空間較大,但目前階段判斷醫療闆塊是否反轉仍為時尚早,有待繼續觀察。
光大證券最新釋出的醫藥醫療2024年投資政策表示,2023Q3,股票型公募基金重倉醫藥市值占比14.01%,環比+1.58pct,市場悲觀情緒修複,醫藥持倉環比上升。目前醫藥行業估值處于過去10年中較低水準(截至9月28日醫藥生物行業PE估值26.8倍,遠低于十年均值36倍),我們認為行業成長性和确定性兼具,仍具備潛在增配空間。
政策上,光大證券認為,醫藥政策的改革正逐漸對行業發展産生深遠的影響,投資主線将随着政策和産業趨勢的變遷而發生新的轉變。創新驅動、國産替代、品牌龍頭或是未來的醫藥醫療投資主線。
基本面來看,醫療闆塊三季報業績或“觸底”,新周期有望開啟。以醫療ETF(512170)跟蹤的中證醫療指數為例,從整體口徑統計,指數50家成份股公司前三季歸屬母公司淨利潤459.3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734.03億元下降逾37%;前三季營收合計2027.03億元,同比下降18.18%。
值得注意的是,權重較高的醫療股業績普遍好于大數,彰顯龍頭優勢。其中消費醫療龍頭魚躍醫療前三季淨利同比增速高達92.93%;醫美龍頭愛美客營收、淨利均實作40%以上增長;眼科龍頭前三季營收超160億元,淨利同比增長近35%至31.81億元。器械巨頭邁瑞醫療前三季淨利同比增長21.38%至98.34億元,摘得“利潤王”桂冠;CXO巨頭藥明康德前三季營收達295.41億元為最高,淨利80.76億元,同比增長9.47%。
圖檔來源:Wind,截至2023年11月9日
資料顯示,醫療ETF(512170)跟蹤的中證醫療指數成份股全面覆寫了醫療器械和醫療服務領域的細分龍頭,其中醫療器械權重約4成,直接受益于後續醫療新基建;醫療服務+醫美權重約5成,覆寫10隻CXO概念股,直接受益于人口老齡化、醫療消費更新和醫美等時代大趨勢。醫療ETF(512170)是投資者“一鍵布局國民健康剛需闆塊”
資料來源:滬深交易所。
風險提示:銀行ETF被動跟蹤中證銀行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04.12.31,釋出于2013.7.15;金融科技ETF被動跟蹤中證金融科技主題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14.6.30,釋出日期為2017.6.22;醫療ETF被動跟蹤中證醫療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04.12.31,釋出于2014.10.31。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适時調整,其回測曆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文中提及個股僅為指數成份股客觀展示列舉,不作為任何個股推薦,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和本基金投資方向。任何在本文出現的資訊(包括但不限于個股、評論、預測、圖表、名額、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隻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基金産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檔案,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選擇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适應的産品。基金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根據基金管理人的評估,銀行ETF、金融科技ETF、醫療ETF風險等級均為R3-中風險。銷售機構(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銷機構和其他銷售機構)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本基金進行風險評價,投資者應及時關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适當性意見,各銷售機構關于适當性的意見不必然一緻,且基金銷售機構所出具的基金産品風險等級評價結果不得低于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風險等級評價結果。基金合同中關于基金風險收益特征與基金風險等級因考慮因素不同而存在差異。投資者應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選擇基金産品并自行承擔風險。中國證監會對本基金的注冊,并不表明其對本基金的投資價值、市場前景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或保證。基金投資需謹慎。
本條資訊來源界面有連雲,内容與資料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AI技術戰略提供為有連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