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半個娛樂圈都在搶的男人,我卻被他的育兒經狠狠驚豔!

大半個娛樂圈都在搶的男人,我卻被他的育兒經狠狠驚豔!

前兩天大清早掃到一個娛樂圈的瓜,還蠻有意思的,網傳馬伯庸的小說《兩京十五日》要開拍了,好多家流量小鮮肉在争搶男主,真是好不熱鬧!

大半個娛樂圈都在搶的男人,我卻被他的育兒經狠狠驚豔!

最後不曉得花落誰家,但已經預定是王炸,必爆局了!

大半個娛樂圈都在搶的男人,我卻被他的育兒經狠狠驚豔!

不過熱鬧歸熱鬧,粉絲在評論區說得也蠻中肯的,誰讓這個男人的小說拍一部火一部,而且質感就是和市面上的古偶劇有天壤之别。

每一幀畫面都是那麼考究,劇情更是異常紮實,林林種種的細節都好像是從曆史的縫隙裡摳出來的,光是聽聽台詞都能增長一籮筐曆史知識。

不得不說,這兩年馬伯庸也實在是太火了 ,小說是出一本火一本,常年占據着各大圖書榜單的前3名;打開各大社交平台app,也都是他的各種語錄截屏,比如寫作和閱讀上的獨家秘笈等等。

大半個娛樂圈都在搶的男人,我卻被他的育兒經狠狠驚豔!

大概是一不留神“窺探”了他的幾篇“閱讀寫作方法論”,我就被大資料狠狠拿捏了,居然給我推送了馬伯庸的一檔“親子閱讀講座”。抱着好奇心點開,沒想到“馬親王”不僅是寫作技巧高妙,對育兒和親子閱讀竟然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論,用他自己的話說,“打從孩子出生,我就開始關注親子閱讀”了。

大半個娛樂圈都在搶的男人,我卻被他的育兒經狠狠驚豔!

但比起很多教育專家過于學術的論調,馬伯庸的講座可以說全程都沒有尿點,段子頻出,随性的侃侃而談中又夾雜着不少真知灼見。可以說是我們這一代家長的“網際網路”嘴替了。今天就把他講座的精華分享給大家。

文章整理自:馬伯庸《一個作家眼中的親子閱讀》

01

大作家,不一定比國文老師更會教作文

我兒子馬小煩,今年已經四年級了,但是很不幸的是,他并沒有繼承老爸的天賦,國文成績不太好。

是以我今天來分享教育經驗,感覺很不好意思, 我沒有正面經驗,隻有反面例子。

我舉個例子,就是他二年級的時候,要開始進入到寫話階段,就是簡單的幾句話,把幾幅漫畫的來龍去脈給說明白。

他有一天回來就撅着嘴,我問他怎麼了?

他說今天這個看圖寫話,老師批我不及格。

我覺得眼前一黑,我說國小生作文兩年級,怎麼可能會批不及格?老師有點過分,然後拿過來一看,那是一個看圖說話——一個小朋友挽着一個大人,這個大人呢戴着墨鏡拿着拐杖走在一個斑馬線上。

大家都知道怎麼寫,對吧?非常簡單,就是小朋友幫盲人過馬路。

大半個娛樂圈都在搶的男人,我卻被他的育兒經狠狠驚豔!

結果你猜我兒子怎麼寫的,上來第一句就是——

小明有一天拿着拐杖過馬路,他看到路上的車很多,他很害怕,他就跑到一個叔叔的面前,說叔叔,我的腿骨折了,你能不能把我扶過馬路去?叔叔就給他扶過馬路,他向叔叔道謝之後就走了。

我看完之後眼睛又一黑,我說确實該給你不及格,我說你這完全立意完全反了。

後來我把他叫過來,我說且不說立意啊,你這裡面技術上也有bug,你跑到叔叔面前說,叔叔,我腿骨折了,你合理嗎?

結果他還跟我犟,他說合理啊,叔叔是盲人,我說我說你知道是盲人,還讓他扶你過馬路,這太過分了。

後來我自己也反思了一下,發現這件事首先不能笑話兒子,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從小到大,我媽我我媽我爸,然後包括我媳婦的爸媽,我們把他照顧的太好了,他沒有太多的去跟社會接觸的機會,也不知道怎麼去幫助别人。在他的世界概念裡,就是大人應該幫助我,他的認知就是這樣的。

是以,他看到這個看圖寫話,第一個反應就是大人應該照顧我,這是他最自然的反應。因為他沒有去幫助别人這個經驗。

最後反思下來,不怪他是因為我沒有給他足夠多的生活體驗,足夠多的生活實踐,是以說他才會寫出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作文。

大半個娛樂圈都在搶的男人,我卻被他的育兒經狠狠驚豔!

很多人會看完之後,都說你兒子寫的創意很好啊,其實我跟你們講,這個不叫創意好,什麼叫創意好?

創意好是你知道套路之後,你能夠推陳出新,這叫創意好,他是連套路都沒熟呢。大人看起來好像很有意思,其實是不對的。

我跟當時的國小老師啊也聊過這個事情。老師說,基礎國文教育和文學鑒賞是兩回事,這兩者當然是可以并行的,但是也不能互相侵略,你不要覺得你是作家,你寫的比我好,你就會教你的兒子。很多時候我們教作文教套路,是因為這是一個基礎學走路的過程,走路學會了之後,你去跑去跳,那是你自己根據你的天賦所決定的。但是這個基礎要夯實,夯實靠的就是紮實的正确的國文教育。

02

為了給兒子打造閱讀氛圍,我隻能半夜偷偷玩手機

再說親子閱讀這個事兒。在親子閱讀方面,我也隻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失敗的案例。

我對他的閱讀,其實沒有多少限制,因為他本身也看的不多,以前還會根據他的年齡段,給他精挑細選一些書籍,現在是天天求着我兒子,說你隻要看帶字兒的就行。

有一天我就生氣了,我說每天給你推這麼多書你都不看,他就跳起來反将我一軍,他說:

爸爸你都不看,你回家之後就玩手機,為什麼讓我看書,他覺得不公平。

後來我忽然就意識到啊,其實閱讀它不是一個工作性的安排,它其實是一個氛圍。

爸媽回家之後,拿在那兒玩手機刷刷短視訊,你讓孩子去讀書,這是一個不可能的事。

孩子看的很清楚,你們大人在做什麼,他會有樣學樣的。他不會覺得大人已經小時候看過太多書了,現在不用看了,他不會有這種想法。

他隻會說,我為什麼不能玩遊戲,你們為什麼能玩,為什麼就我一個人要去看書?

是以從那開始之後,我就跟他媽說,我說咱們啊接下來在孩子面前還是盡量多看書,哪怕在那裝裝樣子也行的,等他睡着了之後,咱們再偷偷摸摸玩個遊戲。

但是每次我就心裡特别委屈,小時候呢,是趁着我爸媽睡着以後,我偷偷玩遊戲,我說我都當爹了,我怎麼現在還這樣,這個宿命感永遠擺脫不了。

03

在給孩子選書上,做好這一步就不用太糾結

雖然我是不太會幹涉兒子去讀什麼書的,但有時候也會在選擇上有點小糾結。比如我給到他一本書,第一個時間我就在思考,這本書對于塑造他的人格和世界觀有沒有什麼幫助,或者說這本書哪裡說的其實是不對的。

而且我這種看書特别多的人,糾結的地方就會尤其多。但是後來有一次,我的觀點就被改變了,是因為有一次兒子居然在看《紅樓夢》,我真是好驚訝啊!

我想一個四年級的小直男,竟然還能看紅樓夢,雖然是兒童簡化版的,他還看的津津有味。

看完之後,我就問他,我說紅樓夢裡你最喜歡誰呀?兒子說我最喜歡王熙鳳,我說可以選的不錯,我說你為什麼會喜歡王熙鳳呀?

因為她會放印子錢,她會放高利貸。

我說為什麼會放高利貸,你就喜歡啊,他那個答案讓我很驚訝。

他說王熙鳳是賈府唯一個掙錢的人,其他人都是天天吃喝玩樂的,隻有王熙鳳認認真真在幫賈府在掙錢。

哎,我忽然就發現這個角度很有意思。雖然這個角度展開說也是站不住腳的,比如說要不要拜金啊,認不認可高利貸啊等等。但其實小孩子的思路特别簡單,他能想到說王熙鳳賺錢,其他人不賺錢,有這個認知就蠻好了,我順便給他科普了一下經濟學的東西。

我會告訴他高利貸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要給利息?那為什麼高利貸不好,普通利息是應該給的。

然後第二天他憂心忡忡地來說,爸爸,咱家那房貸利息是多少?

你會發現,其實這些書我們是可以給他看。關鍵是看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去做引導,不是說告訴他這件事對,還是錯,而是說借着這個話題跟孩子多去交流,你會發現,其實孩子并不是什麼都不懂,他心裡跟明鏡一樣。

04

兒子的閱讀太依賴有聲書了,拿到數學卷子我傻眼了

我發現現在很多孩子都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他們不太玩什麼短視訊啊,也不太玩遊戲,就非常喜歡有聲書,他們的閱讀幾乎都是通過喜馬拉雅這樣的有聲書去完成的,就造成一個什麼什麼情況呢?

他們會形成聽力依賴,這并不是一個好事。

就拿我兒子來說,他成績不好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他習慣于聽東西,他所有的資訊是聽過聽來分辨的,導緻他的視覺閱讀會有缺失。

他經常看一個題目會漏掉一個條件,讀一篇文章,一篇課文,中間有些詞他總能漏掉,他對題目的了解是不夠透徹的,他也讀不出題目中隐含的意思。

就拿數學來說,他上次拿了數學考卷回來,有幾道應用題做錯了。我就做了一個好玩的試驗,我把這幾個題目換了幾個條件之後,我沒有讓他立刻拿着卷子做,我把這個幾個題目念給他,他一聽立刻就做出來了!

沒錯,這就是一個問題了,以後的考試,肯定不會有一個老師,他把這個題目都給你念出來,孩子還是要靠視覺閱讀力去辨識的。

是以我現在就對很多家長說,聽有聲書,聽故事這個東西,它作為一個入門,讓孩子輸入一些知識點,産生一些興趣,這是很好的,但是不要過于依賴于聽力,否則就會重蹈我兒子的覆轍。

05

孩子的未來很難規劃,我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也有很多朋友會來問我啊,你給兒子都報了什麼課外班興趣班啊,其實學科類的我們基本上都沒有報過,主要是興趣類的。

有一個足球是因為他喜歡,還能鍛煉身體;還有一個鋼琴,是剛好有個老師在樓下,學起來很友善,我也沒有要求他去考級;還有一個外教練習口語,但是經常是我自己在和外教熱火朝天的聊,兒子消失得沒影了。

現在回頭看,我砸在他身上的這些資源啊錢啊,要換成别人家的爸媽的話,估計已經要愁死了。怎麼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啊。

但其實,我是不太焦慮的,因為我自己從小的成長軌迹,就是完全不符合大部分家長對于一個好孩子的要求的,我還不是那種典型的壞孩子,我要是壞孩子到還好了,至少很有活力。

我小時候是一個比較懦弱又窩囊的膽小鬼,又沒有任何特長的一個差生。

因為我爸媽常年在全國到處跑,我就跟着他們到處轉學,我是從小到大轉了十三次學,基本上沒有同學沒有玩伴。

我就在家裡看書,但閱讀也沒有轉化成能力,那會兒我的作文也不行,用現在的标準來看這孩子,那就是很絕望,以後不會有出息了,幹什麼都不行,也不會來事兒。

後來發生了一件事,才讓我的人生有了扭轉的契機。

那是我去紐西蘭讀大學的時候,有兩個當地的老頭到我租的房子來傳教,我也不排斥,心想着就當練習一下口語,但是他們發現我英語不太行,聖經念得磕磕絆絆的,于是就說:上帝告訴我們呢要用心靈交流的,不是用言語,你可以用你的母語來跟念,也沒問題啊。

後來他們再來,他們打開聖經馬太福音念一段,我就打開一本古文觀止,和他們對念。為啥是古文觀止呢,因為那是我們那個學校圖書館裡唯一能找到的中文書,打開之後,我閑着沒事背呗,最後堅持了一年,我一本古文觀主快背下來了。

後來人家問我說,那馬老師,你這個國學修養從什麼時候來的?

我說這個還真是得感謝上帝。

大半個娛樂圈都在搶的男人,我卻被他的育兒經狠狠驚豔!

在紐西蘭這個地方呢有一個特點,六點以後所有店都關門,整個小鎮子裡就一片漆黑,也沒别的事幹,我就開始自己試着寫寫東西,然後到網上發發文章,慢慢的,就養成了寫作這個習慣。

後來一直到了畢業,也出了幾本書,雖然銷量也不高就幾千冊,但是我比較雞賊,我每次出書就送老闆一本,我們老闆就覺得這家夥好像還挺會寫,文字功底還可以,經常會出書。

有一次他就跟我說,他說我他要有一個speech,大概是要二十分鐘,大綱我給你列好了,給你四天時間必須交出來。

對我來說太簡單了,一揮而就寫完了,老闆很滿意啊,我就繼續給他們寫,給部門總監寫,給中國區總裁寫。我在這個公司的地位就站穩了,有點像司禮監秉筆太監,就是皇上有口谕了,皇上說我要把誰辦了,他就說一句,我要把他辦了。

那我呢得寫一個文章告訴大家,這個人做了什麼,為什麼惡貫滿盈。

我從小到大情商不高,然後也不會來事,職場是很難混下去的,但是我找到這個位置之後,我的地位就沒有人可以撼動了。老闆還經常要給我升職,漲工資啥的。後來等到我的稿費收入超過工資太多倍了,我才下決心辭職。

這個經曆,其實是想告訴大家,一個人在職場最關鍵的能力,就是要找到一個獨一無二的優勢,且這個優勢沒有任何人能取代你。那麼你在這個公司就穩如泰山,就算你離開這個公司,你也可以高枕無憂去去做其他的事情。

但很多人一定會說,你是靠興趣愛好成功了,但是如果說你跑不出來,你現在就是一個loser了?

并不是這樣的,就像我的很多外國同僚,他們周末去看電影去釣魚去滑雪,他們就很不了解,你怎麼可以一個人呆在家裡悶頭寫文章呢?那就是我的樂趣啊,這個樂趣有什麼用呢,在一開始稿費是很低的,但這個樂趣它會讓我變得不焦慮,它的經濟效益是一回事,但是它同時也能讓我覺得我有事幹,就算全世界都不了解,我就算在職場上挨人欺負。我回家之後,我寫一個小文章,寫一段小短文,發到報紙上發到網上,大家回帖,我看了很高興,我就把這煩惱忘掉了。

我就發現,對于孩子來說,或者說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說你的職業規劃,最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從小找到一個你最喜歡的東西,你最喜歡的行業,最歡的興趣愛好,這個興趣愛好,一定要做的足夠深,足夠着迷。

比如說我有一個朋友興他喜歡玩樂高,爸媽媽就一直很焦慮,就覺得說你玩個樂高,你平時你也不出去,你就在家裡天天拼樂高,太宅了。

但是你會發現他後來拼樂高,拼着拼着他現在已經是樂高中國的一個頂級外包設計師,每年都要去丹麥玩一圈。但是重點不在于他被樂高認可,而是在于他這個人呢,經常工作也不順利,還遭遇過失戀,被人欺負,甚至說還被人騙過錢。這些事情換了别人就崩潰了,但他崩潰到一半的時候,他會跑回家裡去玩樂高,玩好之後呢,他就沒有了煩惱,所有的郁悶都消失掉了。

是以愛好重點不在于說,給你能掙多少錢,而是說能不能在你的内心形成一個支撐的空間,可以逃遁的空間,衆生皆苦,很多人的生活就是在火裡煎熬着,那你有沒有想過什麼手段,是能夠讓你的痛苦疏解的?

大半個娛樂圈都在搶的男人,我卻被他的育兒經狠狠驚豔!

是以我對兒子的期待,不是事業上的,也不是個人能力上的,我就希望他能找到一個他願意去為之付出,願意用一晚上熬夜去做的一件事情。

找到這個事情之後,他至少在内心是無敵了,不管怎麼樣,他總是有一個逃遁的空間。他相信咱們成年人肯定了解得更深,有一個逃遁的空間,有一個能夠避開所有這些煩心事,讓自己獨處一會兒的空間有多重要。

在未來孩子長大之後,這些東西都能在他心裡埋下種子,能夠至少保持一個心理健康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