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特侖蘇“翻車”,折射蒙牛之困

特侖蘇“翻車”,折射蒙牛之困

撰稿|行星

來源|貝多财經

近日,一位來自浙江杭州的惠姓消費者投訴稱,他為兒子購買了一箱蒙牛特侖蘇牛奶,但孩子喝完後發現牛奶有一股怪味,身上還起了紅疹,疑似過敏症狀,這位消費者将牛奶拆開倒出後,發現牛奶呈塊狀。

特侖蘇“翻車”,折射蒙牛之困

據惠先生介紹,這箱特侖蘇牛奶是保存期限為6個月的常溫奶,生産日期是2023年9月18日,并未過期,且是在正規管道購買的,本以為購買的是放心産品,沒想到卻出現了這種情況,希望蒙牛方面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和賠償。

事件發生後,惠先生撥打了蒙牛400客服熱線,對方回應稱可以賠償一箱牛奶,但他并不接受該賠償方案。後續有知情人士表示,當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介入調查,最終蒙牛給予了賠償,并得到了惠先生的諒解。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情況并非個例,

一、變質時有發生,合格檢測并非市場通行證

貝多财經發現,特侖蘇純牛奶因保存期限内變質而遭到消費者投訴的情況早有發生。2023年6月6日,一位來自河南南陽的網友稱自己購入的特侖蘇純牛奶變成了“豆腐渣”,特侖蘇客服回應稱可能是運輸途中遭受了颠簸造成。

此外,黑貓投訴平台上以“特侖蘇變質”為關鍵詞的消費者投訴也不在少數,甚至有商家承認變質,但以産品已認證合格檢測、不違反食品安全法為由拒絕賠償消費者的情況存在。目前,該事件的進度顯示“品牌方已回複”。

特侖蘇“翻車”,折射蒙牛之困

更有網友在“什麼值得買”社群上發帖稱,其于2023年4月20日在天貓超市購買的特侖蘇牛奶出現變質情況,但蒙牛投訴熱線卻回複稱牛奶有相應的合格檢測報告,并表示“食品安全法不适用于蒙牛”,不能滿足消費者的賠償要求。

特侖蘇“翻車”,折射蒙牛之困

需要指出的是,《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明确規定,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産者要求賠償損失,并可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

此外,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産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诿;屬于生産者責任的,經營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産者追償;屬于經營者責任的,生産者賠償後有權向經營者追償。

換句話說,蒙牛投訴熱線客服宣稱的“食品安全法不适用于蒙牛”,以及商家以“牛奶已認證食品安全檢驗,不違反食品安全法”為由,拒絕賠償消費者的說辭實屬空穴來風。

蒙牛公關亦在回複惠先生投訴的事件時稱,其生産源頭都是液态低溫儲存,變質牛奶可能是商超、消費者存儲不當,或在運輸環節出現脹袋導緻,如果出現這類情況,隻要在合理範圍内,蒙牛都會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進行賠償。

二、屢遭海關扣留,進口奶亦有品質隐憂

就在特侖蘇被曝出保存期限内變質,導緻消費者出現過敏症狀的前一段時間,海關總署公布了《2023年9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資訊》,其中産自紐西蘭的特侖蘇環球精選純牛奶赫然在列。

公告顯示,由Miraka Limited生産、天津通瑞供應鍊有限公司進口的5234千克紐西蘭特侖蘇環球精選純牛奶在口岸監管環節檢出安全衛生等項目不合格,最終因“污穢腐敗”未準入境。

特侖蘇“翻車”,折射蒙牛之困

海關相關人士解釋稱,“污穢腐敗”一般指感官發現包裝破損、滲漏,聞到酸、臭的味道,出現原因可能是産品中出現非原料雜質,或在生産、運輸過程中由于包裝破損、冷鍊不足等原因導緻,也不排除産品在裝運前已經“污穢腐敗”。

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消息,公告中所列的所有未準入境食品均已在口岸依法做退運或銷毀處理。

公開資訊顯示,Miraka Limited是一家紐西蘭乳業公司,與蒙牛于2014年11月在奶源和乳制品加工領域開始合作,進口商天津通瑞供應鍊有限公司則是蒙牛間接持股100%的子公司,主營業務為出售原材料。

實際上,Miraka Limited供應的特侖蘇環球精選牛奶早在2016年1月就曾因有兩批産品“包裝不合格”而被依法進行銷毀,總重量達36.9千克,同期另有一批産自丹麥、總重量達8.416千克的特侖蘇環球精選牛奶(有機)因同一原因被銷毀。

特侖蘇“翻車”,折射蒙牛之困

這款屢屢被海關“扣下”特侖蘇環球精選純牛奶,市場表現力究竟如何?貝多财經在與各大電商平台的特侖蘇旗艦店客服溝通後了解到,其目前并未銷售該款産品,是以沒有設定相應的産品連結,後續上架與否也暫未收到通知。

而目前銷售特侖蘇環球精選純牛奶的主要是個體門店,且銷售售價格的差異較大。其中一款自稱生産日期為2023年7月、保存期限至2024年5月的産品售價為79元/箱(250mL*12盒),平均每盒的價格約為6.58元。

特侖蘇“翻車”,折射蒙牛之困

三、開創高端先河,繞不開盈利之困

特侖蘇孵化自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02319.HK),誕生于2005年,以蒙古語中的“金牌牛奶”為名,通過細分産品線開創了“特侖蘇純牛奶”“特侖蘇有機奶”等高端奶品類,拉開了中國乳業高端奶賽道競争的序幕。

“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侖蘇”,伴随着這句廣告詞,特侖蘇迅速占領了高端常溫奶的市場頭部。2021年,蒙牛的總收入為881.4億元,其中特侖蘇的收入首次突破300億元,同比增長約33%,特侖蘇也是以成為全球乳業最大單品。

2023年中期報告顯示,蒙牛2023年上半年實作收入511.19億元,同比增長7.12%。其中,液态奶實作收入415.40億元,占該公司總收入的81.5%,是支撐蒙牛百億收入的業績基石。

特侖蘇“翻車”,折射蒙牛之困

蒙牛在财報中稱,其聚焦常溫液态奶領域,在産品更新創新、品牌傳播和消費者互動上持續發力,通過“沙漠有機,就是更好有機”的特侖蘇沙漠有機奶,驅動特侖蘇擴大高端奶市場佔有率領先優勢,保持有機純牛奶細分賽道第一。

在業績持續攀升的同時,蒙牛的盈利能力卻在“原地踏步”,甚至不增反降,2023年上半年的淨利潤30.59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36.43億元下降16.03%;全面收益總額為28.95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33.17億元下降12.72%。

特侖蘇“翻車”,折射蒙牛之困

貝多财經發現,蒙牛的陳列空間成本費用有所上升,由2022年上半年的16.41億元增至2023年同期的18.15億元,增幅達10.57%。此外,蒙牛的銷售費用也增加至139.06億元,同比增長9.4%。

特侖蘇“翻車”,折射蒙牛之困

不過,陳列費用落實到具體線下門店,就免不了産品供應方與商超零售方之間關乎利益配置設定的價格博弈。此前有媒體報道,因與物美集團華北區就常溫奶的銷售協定暫未談攏,以特侖蘇為代表的蒙牛常溫奶已撤出物美貨架超過半年。

不難看出,降本增效已成為陷入“增收不增利”瓶頸中的蒙牛求得利潤增長空間的重要手段,而鲸參謀資料顯示,京東平台常溫奶市場已經連續下滑5個月,本應乘上“大促”快車的六月甚至是2023年上半年銷售額降幅最大的月份。

但無論市場如何變動,食品安全始終是一家奶制品企業的立身之本。在常溫奶賽道歸于平靜的當下,以蒙牛特侖蘇為代表的高端常溫奶不僅要在銷售與管道投放上與時代同頻共振,更應緊抓其“綠色生産典範”的初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