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中藥将軍之美譽,蕩滌腸道推陳出新,清體内瘀血、通腸道大便。

作者:文傑醫師說健康

今天和大家聊聊大黃這味中藥。

有中藥将軍之美譽,蕩滌腸道推陳出新,清體内瘀血、通腸道大便。

大黃

中藥大黃應該算我記憶中最早知道的中藥,那時候應該上三、四年級,經常在口唇角出現潰瘍,自己又喜歡用舌頭去舔于是越變越大,最後張口都受限,稍微吃點酸的辣的觸碰到潰瘍部那種酸爽疼痛至今難忘,這時候母親就讓我喝中黃色的藥水,水浸泡大黃得到的溶液,那種味道說苦不是很苦還是可以喝的下,喝一兩天很明顯潰瘍不疼了,慢慢的結痂愈合脫落。

當時沒有任何的醫學藥學知識,因為嘴角疼痛是以聽從母親的,後面等上大學學了中醫中藥後才了解到大黃的作用,才知道為什麼針對這種潰瘍喝大黃水有用。不過老家把大黃稱之為大(dai)黃。

有中藥将軍之美譽,蕩滌腸道推陳出新,清體内瘀血、通腸道大便。

大黃這味中藥曆來褒貶不一,認為它好的醫家講大黃逐瘀通便可推陳出新,認為大不好的醫家又講大黃瀉下攻積力太強傷人正氣。因為它瀉下過強是以造成人對于它的誤解,有了“大黃救人無功,人參殺人無過”這樣的言論。藥物本身無好壞,全靠醫生怎麼用。

有中藥将軍之美譽,蕩滌腸道推陳出新,清體内瘀血、通腸道大便。

大黃又一别名“将軍”,以其攻堅之力多用于實熱問題,是以賦予它這樣的稱謂。大黃作用廣泛,針對各種實熱、熱毒、瘀血、積滞、結石、黃疸等問題皆可以配伍使用,下面就和大家詳細聊聊這味中藥的使用:

活血化瘀

大黃入血分,《神農本草經》記載主下瘀血,針對各種血瘀,無論新舊均可以使用,如大名鼎鼎的大黃蟄蟲丸,針對血痨出現的雙目黯黑,肌膚甲錯常配伍桃仁使用,桃仁本為活血化瘀藥加大黃針對瘀血問題。

有中藥将軍之美譽,蕩滌腸道推陳出新,清體内瘀血、通腸道大便。

桃仁

瀉下攻積

瀉下攻積算大黃人盡皆知的作用,許多人便秘總會選擇大黃或者番瀉葉泡水飲用,大黃是可以解決大便不通便秘問題,隻是需要厘清楚寒熱,實熱所緻便秘就可以使用大黃,雖說實寒或虛寒引起的也可以使用,不過需要配伍溫熱藥以制約其寒涼之性,防止過度傷脾胃腸道陽氣加重便秘。

實熱導緻的便秘有這些特點,大便秘結幹燥,伴随心煩口渴,喜飲水尤其冷水,小便黃赤等特點,實熱燥結所緻便秘大黃常配伍芒硝、厚樸等中藥達到降胃腸熱實而通燥結。

有中藥将軍之美譽,蕩滌腸道推陳出新,清體内瘀血、通腸道大便。

瀉火涼血

大黃苦寒,味苦可以通降,是以大黃具有使上炎之火下洩的作用,火的特性炎上,容易引發各種瘡瘍腫毒,是以上火症狀常表現在頭面五官最為明顯,如口腔潰瘍、目赤紅腫、咽喉腫痛、口幹舌燥、面部痤瘡痘痘等。

大黃瀉火就針對實熱火盛所緻出現的類似發炎的症狀,這就是為什麼小時候出現上火,口角潰瘍喝大黃水溶液而有效的原因了。

至于涼血,是因為大黃可以止血,用于血熱導緻的出血問題,大黃寒涼可以涼血止血。血得溫則行,得寒則凝,血熱導緻血行加快而沖破脈絡出現出血,這種血熱出血大黃就可以使用,清熱涼血而止血。

有中藥将軍之美譽,蕩滌腸道推陳出新,清體内瘀血、通腸道大便。

清瀉濕熱

大黃通洩,走下焦,清濕熱從小便而出,濕熱是中醫中一種緻病因素,本身濕為陰邪傷人陽氣,可濕邪日久它會阻止氣機運作,阻止日久而郁熱生,最後濕熱并存。

濕熱為患則面目油膩,痤瘡痘痘,大便不爽而肛門灼熱,小便黃赤而淋漓不盡,口苦口臭而身體黏膩等。濕熱在體内肝膽,影響膽汁分泌而發黃疸。濕熱在體内髒腑,熱焦灼津液最後成結石。

大黃通利,性速善走,直達下焦,可從小便而利濕熱,針對濕熱導緻的黃疸可配伍茵陳如茵陳蒿湯。熱灼津所緻結石配伍金錢草、石葦利尿通淋排石。

有中藥将軍之美譽,蕩滌腸道推陳出新,清體内瘀血、通腸道大便。

栀子

大黃總結其功效,瀉下攻積,逐瘀通脈,清熱瀉火,解毒涼血,是以用對了大黃是一味良藥。

針對便秘還需要厘清寒熱,因為虛寒、脾虛、氣虛等引起的便秘,大黃就需要酌情使用,或配伍其它藥物制約寒涼使用。

同樣上火也是,實火大黃可清熱瀉火,虛火則需要引火歸元而清火,虛火用大黃隻能有速效而不能治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