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蛋殼臉譜:毫厘之上亮“絕活” 傳承發揚非遺之美

作者:郯城融媒

張飛、關羽、曹操……一個個小小的蛋殼展現出戲曲臉譜的綽約風采,蛋殼倒豎,造型各異,生動形象。看似無用之物的蛋殼,在非遺傳承人趙立梅的畫筆中煥發出新的藝術價值。

蛋殼臉譜:毫厘之上亮“絕活” 傳承發揚非遺之美

将傳統戲曲人物的臉譜繪制在小小的蛋殼上,正面為戲曲臉譜,背面用小篆書寫臉譜名稱及制作時間,是一種集繪畫和書法為一體的蛋殼藝術。因其傳承曆史悠久且色彩豔麗、構圖美觀,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被公認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辨別。2016年,手繪蛋殼臉譜被列入山東省臨沂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名錄。

蛋殼臉譜:毫厘之上亮“絕活” 傳承發揚非遺之美

出生于臨沂費縣的趙立梅,成長于戲劇世家,受家庭環境的熏陶,從小就對戲曲藝術有着濃厚的興趣。戲曲中生、旦、淨、醜行當的各種臉譜,她都能過目不忘。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戲曲臉譜,趙立梅以蛋殼為媒,走上了弘揚戲曲文化、傳承臉譜藝術的道路。

蛋殼臉譜的創作不僅要求繪畫者對戲曲藝術非常了解,而且還要有一個紮實的繪畫基礎,往往要耗費大量的心力。“畫蛋殼臉譜最重要的要心如止水,太用力會捏碎,不用力着色又不到位。”哪怕經驗豐富,趙立梅每每拿到蛋殼,還是會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從構圖到畫圖、從正面上色到背面用小篆書寫臉譜名稱,一個蛋殼臉譜要用兩天的時間才能制作完成。

清洗、消毒、晾曬,然後再打孔把蛋液抽出,制作蛋殼臉譜的第一步就是尋找合适的蛋殼。談到尋找蛋殼原料,趙立梅打開了話匣子,“雞蛋、鴨蛋、鵝蛋、鴕鳥蛋……買了蛋後,自己打孔,然後把蛋液抽出來,清洗消毒之後再制作。可是咱這麼多錢買的蛋,蛋液不能扔了吧,就是上一頓雞蛋,下一頓鵝蛋,都吃得夠夠的!”經過百餘次的嘗試,最終她發現鵝蛋殼和鴕鳥蛋殼材質厚、底色好,是制作蛋殼臉譜的優質原材料。

蛋殼臉譜:毫厘之上亮“絕活” 傳承發揚非遺之美

“我們國家的戲劇臉譜就是非常值得弘揚的傳統文化。”趙立梅說,為了讓蛋殼臉譜的技藝繼續傳承下去,她會帶着非遺走校園、進社群,緻力于讓更多的人了解蛋殼臉譜,愛上蛋殼臉譜。

趙立梅認為,唯有創新才能讓蛋殼臉譜煥發生機,這也是她堅持參加展會的原因。通過與傳統文化愛好者面對面地交流,可以獲得一些創作靈感,讓蛋殼臉譜作品更接地氣也更适應新時代。“文化的傳承和創作靈感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保持藝術的活力就要不停創作。”趙立梅說。

談及未來如何發展,趙立梅坦言,不少遊客在購買蛋殼臉譜時建議她創作動漫人物、影視劇人物造型的臉譜,這讓她有了新的創作目标。下一步,趙立梅将會創作出既适合當下時尚、又不失傳統,且能走向時代化的蛋殼臉譜,讓更多的年輕人喜歡上這項傳統技藝。

趙立梅說:“蛋殼臉譜不僅是一項傳統的中國民間藝術,更是中國民間非遺文化邁出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個紐帶,而我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這項技藝傳承和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