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鵬華基金王宗合:牛市忽悠300多萬基民上車後甩手跑了,有人已虧6成

鵬華基金王宗合:牛市忽悠300多萬基民上車後甩手跑了,有人已虧6成

鵬華基金王宗合:牛市忽悠300多萬基民上車後甩手跑了,有人已虧6成

文| 胡鐵花

現在很多基金公司,變得越來越會營銷了。

每一輪牛市,基金公司都會挑選近段時間綜合表現較好的基金經理大肆宣傳營銷,以達到迅速擴大規模的效果。

基金公司規模大了,管理費賺得盆滿缽滿,基金經理也春風得意,名利雙收。

但衆所周知,A股這個殘酷的市場裡鮮有常勝将軍。也就意味着,那些在市場最熱的時候入局的基民們,往往都會被瞬息萬變的市場深度套牢,數年不得解套。

曾經的“國民基金經理”王宗合當年發行的幾隻基金,便是典型的案例。

01 牛市拼命吆喝

2020年7月,鵬華基金開始大肆宣傳旗下基金經理王宗合的“鵬華匠心精選”。

彼時,恰逢新一輪牛市火熱之時,該基金發行當天認購資金達到1371億元,遠超300億元的最高募集上限。公告顯示,截至2020年底,持有鵬華匠心精選的總戶數約146萬,其中個人投資者占比99.53%。

鵬華基金王宗合:牛市忽悠300多萬基民上車後甩手跑了,有人已虧6成

2020年底鵬華匠心精選持有人情況

緊接着,兩個月之後,還是由“國民基金經理”王宗合管理、參與螞蟻金服戰略配售的“鵬華創新未來18個月封閉基金”(此基金在封閉運作期結束後,改名為鵬華創新未來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LOF))正式開售。

在直播間裡,王宗合現場自購鵬華創新未來基金100萬元,鵬華基金也自掏腰包認購1000萬元,引得一衆基民狂歡“搶購”。最終,這隻上限規模120億元、原定募集期至2020年10月9日的基金,兩天便結束募集。公告顯示,截至2020年底,持有鵬華創新的總戶數約226萬,個人投資者占比,高達100%。

鵬華基金王宗合:牛市忽悠300多萬基民上車後甩手跑了,有人已虧6成

2020年底鵬華創新未來持有人情況

雖然發行時很搶手,但是後來的業績,卻不盡如人意。

先來說說鵬華匠心精選,這隻基金在2021年2月份淨值達到1.3之後,便開始了下跌模式,到了現在,淨值連0.7似乎都難保住。

鵬華基金王宗合:牛市忽悠300多萬基民上車後甩手跑了,有人已虧6成

鵬華匠心精選淨值走勢,來源:天天基金

鵬華創新未來則是曆經坎坷,先是螞蟻金服未能成功上市,而後淨值幾乎是在下跌的路上從未回頭,讓無數基民“身遭重創”。目前,其淨值已跌破0.4,創成立以來新低,最早上車的基民,虧損幅度已經超過6成。

鵬華基金王宗合:牛市忽悠300多萬基民上車後甩手跑了,有人已虧6成

鵬華創新未來淨值走勢,來源:天天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這隻基金雖然名字中包含“創新未來”字眼,且在募集說明書中明确提到“本基金所界定的創新未來主題是指在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及産業更新的程序中,以創新為動力及支撐,進而實作可持續發展的優質企業”,但是,在該基金的實際運作當中,還是買入了大量的傳統消費、銀行股,頗有“挂羊頭賣狗肉”的嫌疑。

比如在2021年第一季度,該基金第一大重倉股為騰訊控股,彼時正趕上中國網際網路産業有史以來最嚴厲的監管,并且産業整體也在面臨人口結構轉型引起的流量見頂等問題,絲毫看不出與“創新未來”之間的關系。最後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騰訊的股價從當時的頂峰超700元/股下跌至如今的300元/股,兩年時間經曆了“膝斬”。

除此之外,該基金在當時持倉的第二大持倉股中國平安、第四大持倉股貴州茅台、第五大持倉股美的集團、第六大持倉股古井貢酒、第八大持倉股華潤啤酒、第九大持倉股招商銀行、第十大持倉股中海洋石油,均看不出來與“創新未來”這一主題有何聯系。

此後,諸如貴州茅台、甯波銀行、五糧液、古井貢酒、山西汾酒等歸屬于銀行、消費闆塊的股票,頻繁出現在該基金的持倉股中,一個以創新名義為主題的基金,結果卻買了一堆傳統企業的股票,而且還沒能給基民們賺錢,這恐怕不論怎麼解釋都是說不過去的。

專業點說,這就是基金風格漂移。對于基金的風格漂移,監管層一直在加強監管。2022年4月,中國證監會釋出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品質發展的意見。意見提出,引導基金管理人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采取有效監管措施限制“風格漂移”“高換手率”等博取短線交易收益的行為。

說到風格漂移,王宗合所管理的其他幾隻基金,同樣出現了這一問題。

比如王宗合所管理的鵬華養老産業股票,這隻基金持倉股中也多次出現貴州茅台、五糧液、古井貢酒、山西汾酒等股票,甚至紫金礦業、運達股份、甯德時代也曾出現在該基金的前十大持倉股中,真的是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全然不顧“養老産業”這一主題。同樣,這隻基金近年來也未能給基民們帶來收益,在2021年2月份基金淨值達到4.67之後便一路下跌,如今淨值已經隻在2.5附近波動。

鵬華基金王宗合:牛市忽悠300多萬基民上車後甩手跑了,有人已虧6成

鵬華養老産業股票淨值走勢,來源:天天基金

其實,整體來看,王宗合所管理的鵬華創新未來、鵬華匠心精選混合、鵬華消費優選混合、鵬華成長價值混合、鵬華養老産業股票這些基金中,持倉普遍都差不多,白酒、銀行等傳統行業的知名公司頻繁出現在基金前十大持倉中。

明明持倉股都差不多,為何還要發這麼多主題基金?難道僅僅是因為牛市來了,就變着花樣募資擴大規模嗎?

02 大坑後人難填

或許是出于“國民基金經理”形象的成功塑造,讓鵬華基金在牛市時基金發行十分順利,王宗合本人所管理的基金規模,也從2019年的30多億,上升到2020年的500多億,其本人也于2021年1月任命為鵬華基金副總經理,順利晉升為管理層。

其實,從王宗合的過往業績來看,雖然有鵬華消費優選、鵬華養老産業等不錯的基金,但也不乏業績平平的基金。比如鵬華宏觀靈活配置混合,王宗合的任職時間為2012年6月13日至2019年9月20日,在7年又100天的時間裡僅獲得了55.68%的收益。再比如鵬華金城混合基金,在王宗合所任職的2016年6月1日至2019年6月19日的時間裡,3年多的時間僅取得了6.9%的收益。

鵬華基金王宗合:牛市忽悠300多萬基民上車後甩手跑了,有人已虧6成

王宗合任職生涯回報

如今回頭看來,王宗合在牛市時所發行的基金,包括鵬華創新未來、鵬華匠心精選混合、鵬華成長價值混合等基金,大多都已虧損落場,與當時鵬華大肆宣傳的氛圍、基民們的期望形成了明顯反差。

今年以來,不知是否是因為業績拉胯的緣故,王宗合陸續卸任了旗下多隻基金的基金經理職位。根據天天基金的資料,王宗合于4月22日卸任鵬華匠心精選的基金經理、3月25日卸任鵬華創新未來的基金經理、3月11日卸任鵬華消費優選混合的基金經理、3月4日卸任鵬華價值共赢兩年持有期混合的基金經理、2月11日卸任鵬華精選回報三年定開混合和鵬華中國50混合的基金經理、2月4日卸任鵬華成長價值混合和鵬華優質回報兩年定開混合的基金經理。

如今,王宗合已不再管理鵬華旗下任何基金,賺取了豐厚的管理費後,“事了拂衣去”,隻留下悔恨的基民“風中淩亂”。

由此看來,王宗合已經掌握了鬥地主的最深奧義:掌握時機玩把大的,然後玩完就跑。

至于王宗合的接任者,同樣是一言難盡。

在2022年初,原工銀瑞信基金經理闫思倩加入鵬華基金,并于今年3月25日接手王宗合所管理的鵬華創新未來。

自闫思倩掌管該基金以來,其淨值從0.54下跌至如今的0.4左右。今年以來,雖然市場表現萎靡,但是依舊有一些闆塊表現亮眼,比如年初的AI闆塊,年中開始的汽車零部件闆塊,可惜該隻基金都未能把握住機會,甚至有“電車大咖”之稱的闫思倩未能在汽車零部件闆塊中賺到錢。

鵬華匠心精選也遇到類似的境遇,王宗合已在今年4月21日卸任了該基金的基金經理,由郎超和陳璇淼擔任新的基金經理。自此之後,該基金淨值已從7.5左右,跌到了7以下。

王宗合留給後人的爛攤子,很難收拾。

03 基民虧錢,自己卻旱澇保收

雖然沒能讓基民們賺到錢,但是憑借龐大的資産管理規模,鵬華基金依舊實作了不錯的業績。

根據鵬華基金股東國信證券在2023年半年報中披露的内容,截至2023年6月末,鵬華基金資産管理規模11,520億元,上半年鵬華基金實作營業收入21.17億元,淨利潤4.88億元。

鵬華基金王宗合:牛市忽悠300多萬基民上車後甩手跑了,有人已虧6成

鵬華基金今年上半年資料,來源:國信證券2023年中報

其實,通過牛市大肆宣傳自家基金經理,然後擴大規模收取更多的管理費,一直是鵬華基金的政策。

2013年以前,鵬華基金的管理規模不到1000億元,在2015年牛市來臨時突破了1200億元,到2020年牛市開始時突破5000億元,如今其管理規模已經突破萬億元。

伴随着規模的不斷擴大,鵬華基金的營收和淨利潤也随着大幅提升。2014年,鵬華基金的營收為9.13億元,淨利潤為2.99億元。到了2015年牛市的時候,鵬華基金的營收就變成了22.32億元,淨利潤為6.78億元。而到了去年,鵬華基金的營收躍升到了43.64億元,淨利潤為10.01億元。

不過,細心的讀者可能看出一個問題:如果一家基金總在牛市時大肆宣傳擴大規模,那麼注定每一輪牛市都會有一大批基民像前面分析的那樣套在高點。

從資料上來看也的确如此,以鵬華創新未來這隻基金為例,從成立至今,其累計虧損超過了30億元,但依舊收了超1.6億元的管理費。

過去幾年,鵬華基金管理規模始終在前20名,但是利潤排名卻在20-200之間波動,也可以看出,鵬華基金的管理規模與為基民的賺錢能力并不比對。

不過,今年以來,鵬華的新基金發行也很困難。

鵬華高端裝備一年持有期的募集截止日期從6月16日延遲到了7月7日,最終隻募集了不到3個億的資金;鵬華睿見混合型也從原定截止日期的6月27日延遲到了7月7日。

在牛市時吹捧夢想,潮水退去之後一地雞毛,基民們似乎不再相信鵬華基金所講的故事了。韭菜也有覺醒的一天,隻是,這學費有點貴了。

【聲明:文中涉及個股、基金等僅做案例分析,不作為買入或賣出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