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元發展的“演藝+”産品如何賦能商業空間發展?

作者:特色地産智囊

當下,随着網際網路一代的新世代年輕消費群體占領消費市場主力軍地位,市場對于個性化消費、體驗式經濟及藝術審美的追求日益提升,人們對于觀影、演藝類消費體驗的消費需求高漲,倒逼着各類演藝及體驗型産品不斷創新突破,以順應市場需求。此外,随着創新科技賦能,演出與創意技術、數字技術不斷融合,産生大量個性化、定制化的産品與玩法,推動了演出的體驗與服務新模式發展。“演藝+”消費市場熱度空前且發展前景無限,也賦能着商業市場不斷融合創新,呈現更多元的休閑娛樂體驗内容。

文旅+演藝公園

旅遊演藝是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而打造演藝公園則是文旅演藝中的常見模式。所謂文旅演藝多是指通過大型文旅主題公園景區打造,以遊客為主體,以文化為核心,結合歌舞、馬戲、雜技、曲藝等多元形式,依托景區所呈現出的主題表演。優勢在于遊客在遊玩項目的休息間歇也可欣賞演藝節目,兩者互相融合,共同吸引遊客前往,并且易進行異地複制。但相較其他演藝+業态,演藝公園的投資成本相對較大。

宋城演藝《宋城千古情》

目前,演藝公園領域做的最為出色的當屬宋城演藝公司,堪稱國内演藝行業龍頭及旅遊演藝頭部品牌。宋城演藝公司深耕文化演藝領域二十餘年,主打“宋城”和“千古情”兩大品牌,旗下各類型演藝劇院74個,座位17.5萬餘個,“千古情”系列演出年正常觀演人次超4000萬。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有杭州、三亞、麗江、九寨、桂林、張家界、西安、上海、佛山、西塘、珠海、澳洲等數十個旅遊區、三十大主題公園、上百台千古情及演藝秀,并擁有宋城演藝公園等數十個文化娛樂項目。如今,宋城演藝也已形成了輕重結合的模式進行項目擴張,通過“千古情”系列的IP效應,打造《XX千古情》輕資産輸出模式,簡單快速實作全國品牌擴張。

多元發展的“演藝+”産品如何賦能商業空間發展?

“千古情”系列部分演出

“主題公園+文化演藝”是其獨創的現場演藝模式。1997年起家的杭州宋城演藝公園是其最知名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中充分放大演藝的核心驅動,打造吸引成千上萬異地遊客打卡的《千古情》系列演出。除此外,演藝公園更将文化元素延伸到主題街區,建設了多個劇院,形成有街區廣場間穿梭在人群中的多個小演藝,推出室外版《宋城千古情》、實景演出《風笛之戀》、光影秀《My All》等演出,并且推出“宋城奇妙夜”、引進《雷雨》《解憂雜貨鋪》等知名劇目,從上午十點到晚上九點不間斷的大小表演穿插,滿足不同地點、時間、節奏遊樂需求,充分延長了消費者的停留時長。

多元發展的“演藝+”産品如何賦能商業空間發展?
多元發展的“演藝+”産品如何賦能商業空間發展?
多元發展的“演藝+”産品如何賦能商業空間發展?
多元發展的“演藝+”産品如何賦能商業空間發展?

杭州宋城千古情演出

《隻有河南,戲劇幻城》

《隻有河南·戲劇幻城》是建業集團聯袂王潮歌導演打造的中國首座全景式全沉浸戲劇主題公園。其基于厚重的中原文化題材,通過沉浸式戲劇藝術打造手法,講述關于“土地、糧食、傳承”的故事,直抵中原文化、黃河文明的核心,具有超前的、引領式的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其通過極具标志性意義的河南文化符号表達,把悠遠厚重的河南文化内涵用藝術形式予以再現,也成為河南遞給世界的一張全新名片。

《隻有河南·戲劇幻城》擁有21個大大小小劇場和900多名演員,也是世界上目前規模最大的戲劇聚落群。它通過這21個劇場内的56個空間, 打造了3大主題劇場、3場震撼大劇、兩場夜間大秀、10座微劇場、27個情景戲劇空間、超過33個演出地點,單日演出可達125場,累計演出時間可達4050分鐘。

多元發展的“演藝+”産品如何賦能商業空間發展?
多元發展的“演藝+”産品如何賦能商業空間發展?
多元發展的“演藝+”産品如何賦能商業空間發展?
多元發展的“演藝+”産品如何賦能商業空間發展?

商業+駐演劇場

在日益激烈的競争環境及日趨變化的消費需求下,商業地産的發展面臨着巨大壓力,越來越多的商業體為了更好連結消費者,開始積極打造文化、場景内容,通過文化附加值為商業體導入更多流量和客群,形成自身更鮮明的标簽,加強同消費者的情感共鳴。在此基礎上,文化類消費日趨重要,越來越多商業體開始積極引入文化相關的大型品牌作為主力店,其中演藝類劇場已發展成為當下多個大體量主題商業中心的一大亮點主力業态。而面對大面積的劇場式主力店拓展的日益謹慎,駐場沉浸式演出劇場成為了新的拓展趨勢,他們是為一個演出項目專門設計定制特定演出場景、實作連續數月駐場演出的階段式劇場空間,打破了人們對傳統劇場的印象,也進一步助推了演藝發展同商業消費的融合。

開心麻花 《瘋狂理發店》、《裡弄1992》

2021年,開心麻花推出了沉浸式喜劇《瘋狂理發店》,并選擇在上海瑞虹天地太陽宮的商場内進行快閃駐場演出。該戲劇加入了劇本殺元素,通過多線索、多角度、多結局的開放式、導向式、互動式模式,受到了青年觀衆群體的一衆追捧。短短四個月演出場次達120場,票房收入超過800萬元。截止至2023年8月15日,該戲劇已成功出演500場,獲得市場一緻好評。

多元發展的“演藝+”産品如何賦能商業空間發展?

國内首部深夜沉浸式夢遊劇場《裡弄1992》則是開心麻花與商業綜合體合作的另一個沉浸式戲劇項目。該劇選擇在北外灘來福士城市集市進行駐場演出,借助網紅打卡地“上海老裡弄場景”,搭配12個專業NPC陪玩演員,并且将演出時間段安排在商場打烊後的深夜時段,玩家可在夜間帶着三五好友跟随12個NPC專業演員穿梭在裡弄的大街小巷和各色複古房間,加強消費者的沉浸式體驗。

多元發展的“演藝+”産品如何賦能商業空間發展?
多元發展的“演藝+”産品如何賦能商業空間發展?

《不眠夜Sleep No More》

2022年10月,被譽為值得刷N次的沉浸式神劇《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在深圳萬象城購物中心開出了特展,融合多種媒介及表現手法,為觀衆奉上獨有的沉浸式戲劇夢境,将一場獨具特色的沉浸式戲劇體驗搬進了購物中心。大受歡迎的《不眠之夜》改編自莎士比亞經典作品《麥克白》,在演出中每一個角色都有故事線,因為可以自由選擇觀賞情節,使整個演出延伸出各種不同的觀賞路線,觀衆可以在演出期間跟随其他角色、自由穿梭選擇想看的表演,遊客在未知得情況下追尋,或有重疊主線,或有接續其他角色,兼具娛樂與冒險性,使作品有了多次體驗的價值。

多元發展的“演藝+”産品如何賦能商業空間發展?

複合演藝新空間

除駐場式劇場外,當下重視文化消費的商業綜合體内開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演藝新空間。他們多展現在夜場、酒吧、咖啡、茶樓等休閑消費空間内,通過“演藝+”打造特色化的複合演藝新空間。演藝新空間不再拘泥于傳統舞台空間的演藝樣式,通過多元的功能組合滿足客群更多層次的消費需要要,以其特有的文化溫度賦予場所精神。并通過該形式同多種商業元素形成連結,提高單空間内的盈利點,是目前演藝同商業結合的最常見模式。

複合演藝餐秀《玩味探險家》

沉浸式美食互動劇《玩味探險家》是國内首次“演藝+餐飲”深度跨界,其内容核心以演藝為主,面向的消費市場橫跨演藝、餐飲兩個行業,打破傳統壁壘跨界合作,另辟蹊徑填補市場空白。《玩味探險家》原版是由具有11年制作經驗、創作了近20部戲劇餐飲劇本的「英國沉浸式美食互動劇領頭者」Gingerline創作。入場之後,觀衆會被安排在設計成“熱氣球”樣式的餐桌邊。演出中的演員不僅擔任着表演的職能,還要負責“做菜”、“上菜”。舞蹈表演、肢體劇、默劇、多媒體動畫、裝置藝術、即興互動與新奇料理完美融合,給了大家360°沉浸式觀劇體驗,享受「看戲+吃飯+裝備」一價全包。該劇于2021年暑假實作首演,首輪演出共計27天,總結合計81場,場場爆滿,市場反響良好。

多元發展的“演藝+”産品如何賦能商業空間發展?

音樂現場Live house

Livehouse多指依附于酒吧,規模較小,一般在百人至千人之間,采取站立式觀看方式,提供搖滾、民謠、爵士、說唱等音樂風格的高品質演出場所。随着《中國有嘻哈》、《樂隊的夏天》等音樂類綜藝節目的火爆,國内小衆音樂類型也迎來了新的發展,繼而破開了現場演出場地的閱聽人圈層,使得Livehouse被越來越多年輕人熟知。目前上海的livehouse已經成為引領城市現場音樂産業發展的主陣地。除了擁有摩登天空這樣全國領先的現場音樂品牌,還擁有MAO、育音堂、彈指等本地知名品牌。每家livehouse都有屬于自己的差異特色,形成既能發揮個體優勢、又能合作共赢的良性發展局面。

多元發展的“演藝+”産品如何賦能商業空間發展?

Modern Sky Lab 上海

演藝茶室“昆曲茶社”

昆曲茶社坐落于昆山大漁灣風情商業街内,是繼梁辰魚昆曲劇場、昆曲文化中心之後,昆山當代昆劇院打造的又一個昆曲文化陣地。茶社一樓設有昆曲舞台,以茶座為主,可以一邊品茗,一邊聆聽婉約優雅的昆曲。二樓有開放卡座和小包廂,客人可以根據人數自由選擇。除昆曲外,昆曲茶社還不定時推出錫劇、滬劇、宣卷、評彈等多元化演藝内容,通過戲曲演藝+茶室的模式吸引了廣大學地及異地消費客群。

多元發展的“演藝+”産品如何賦能商業空間發展?
多元發展的“演藝+”産品如何賦能商業空間發展?

除“文旅+演藝公園”、“商業+駐演劇場”及“複合演藝新空間”外,當下還有更多的演藝元素賦能商業空間,如戶外演藝空間、演藝IP活動等。未來,演藝同商業的融合勢必将賦能商業向更多元、更創新、更沉浸的方向發展,助推更多新演藝、新商業、新場景的誕生。

文章來源:INSITE盈石資産

特色地産諸葛亮-飙馬中國,20餘年專業、專心、專注為地市縣房地産企業轉型特色小鎮、商業地産&産業地産項目提供全程保姆化菜單式服務:

1、拿地顧問,聯合國際國内機器人、科創名校、智慧醫院、文化創意、養老産業資源,為特色小鎮、特色商業街等特色地産項目戰略策劃頂層設計;

2、策劃設計一體化,攜手國家甲級建築設計院,為房地産企業轉型商業地産如綜合體、購物中心、商業街、專業市場、社群商業;産業地産如商旅、文創、科創、農創、大健康、運動休閑、養老教育、新經濟園區開發,提供定位策劃、概念規劃、建築設計方案;

3、租售代理,攜20餘年千萬方地市縣菜單服務經驗,為商貿物流地産、特色商業街等産業地産&商業地産項目招商銷售;

4、項目診斷,為地市縣問題項目提供解決之道;

5、全程顧問,以20餘年積累的菜單服務經驗為項目全程保駕護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