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秋天的大閘蟹,冒着人間最至情至性的煙火氣

作者:樂樂夫夫清

每到大閘蟹的季節,“陽澄湖”的名字如涓涓細流般傳遍大江南北。它不僅奉獻了人間煙火中至情至聖的美味,也将這個季節的豐盛和喜悅端上了人們的餐桌。一盤金燦燦的肥美大閘蟹擺在桌上,為聚餐的人們帶來了無盡的享受,人們既品味着鮮美的蟹肉,又共享着深厚的情誼。斟上一杯美酒,夾一口佳肴,讓“吃”不再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更是一種與親朋好友相聚歡樂的方式。所有這一切,都是得益于煙波浩淼、富饒豐産的陽澄湖。

秋天的大閘蟹,冒着人間最至情至性的煙火氣

陽澄湖,這片碧水長堤、甯靜深遠的水域,擁有獨一無二的天然資源。湖水清澈,生物種類繁多,不僅孕育着魚蝦和大閘蟹,更是吳越文化的發祥地。這裡融合了務實的産業傳統、士族的精神和文人的氣質,形成了精緻典雅的文化審美風格。是以,江南的吃、喝、住、玩,無不散發出精巧靈動的品味和精心雕琢的工藝。

秋天的大閘蟹,冒着人間最至情至性的煙火氣

蟹農老吳,一代代以養蟹為生的蟹農,帶着我們乘坐木船在湖面上暢遊,分享着他的養蟹故事。每年從初春開始,他會将蟹苗投放到陽澄湖中,以讓它們适應水質和環境,接下來的春夏季節,就是蟹苗精心的護理過程。“我每天都在湖上忙碌,調配飼料、喂食、調控湖水的氧氣含量,還要種植水草……每隻蟹都需要經曆近二十次蛻殼,才能成長為一隻完美的大閘蟹。”老吳感慨地說,“道地的陽澄湖大閘蟹,是我父輩留給我的最寶貴的财富,但外界的人卻很難品嘗到真正的陽澄湖大閘蟹。”

秋天的大閘蟹,冒着人間最至情至性的煙火氣

為了保護陽澄湖的水質,蘇州政府已拆除湖區外圍的大部分圍網,隻允許陽澄湖蓮花島的居民繼續養蟹,這使得每年的産量難以滿足市場需求。是以,大多數人品嘗到的實際上是太湖蟹。老吳告訴我們,從口感而言,太湖蟹也相當美味,有時他們自己也難以分辨。然而,“陽澄湖”這個曆史悠久的品牌效應讓人們追捧,導緻供不應求,是以這裡的大閘蟹才備受推崇。

秋天的大閘蟹,冒着人間最至情至性的煙火氣

蟹文化有着悠久的曆史,蟹曾經是對農業構成威脅的災害。但随着時間的推移和人類食文化的演進,通過烹饪和調味,人們将蟹肉變成了美味佳肴。蟹的食用已經成為中國食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陽澄湖大閘蟹更是積澱了千年的文化。

秋天的大閘蟹,冒着人間最至情至性的煙火氣

不僅僅是美食,蟹文化還激發了人們的詩文、書畫情感。在黃金秋季,人們聚在一起,共享着大閘蟹盛宴,留下美好的回憶。這已經成為了一種向豐收季節緻敬的儀式。無論是北方寒風凜冽,還是南國溫暖陽光,每個季節都有着不可辜負的美食等待品味。這一季又一季的輪回,使人們與大自然真切互動,共同享受着美好。

陽澄湖以不可替代的方式,為世人帶來了歡聚、滿足、美味留香的美好,這就是它無法替代的偉大之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