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朝和沙俄在尼布楚簽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真是一場辯論大戰啊!這個條約可是有點“不公平”呢。現在看來,《尼布楚條約》其實是清朝簽訂的第一份不平等條約。當然,這隻是從我們現代人的眼光來看。
如果從幾百年前的清朝角度來說,這個條約清朝其實賺翻了!外興安嶺以北的廣大區域哪,從來都沒人管過的。早在元朝的時候,也就是幾百年前,元朝控制了外興安嶺南部,目的隻是為了防止北山野人南下騷擾元朝。到了明朝,這些北山野人給明朝上貢一些皮草,被明朝人稱之為“北山女真”。
不過,明朝對他們的來源一無所知,甚至還向蒙古人打聽他們的情況。最後,隻知道他們來自于外興安嶺以北的地區。這個地方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尼布楚和雅克薩地區。沙俄的擴張一直都很厲害。早在1632年,沙俄哥薩克就已經在外興安嶺以北建立了統治。
到了明末的時候,他們甚至已經控制了黑龍江流域,并且建立了一些城寨,搞起了皮毛生意。當時的滿清還在征服中原,根本顧不上這個地方。
等到滿清入關之後,發現這一塊區域居然被沙俄控制了,簡直不能容忍!于是,清朝要求沙俄離開,沙俄卻表示他們是為了搞皮毛一路摸一路走過來的,這裡人煙稀少,并不是像被一個國家統治的地方。他們就是住下來了。現在清朝說這地方是他們的,他們也隻能說,你說是就是了。
結果,雙方談判破裂,最終演變成了雅克薩之戰。當時的局勢可是很緊張的。尼布楚當時并不是清朝控制的區域,甚至一開始都不知道這個地方是什麼情況。沙俄來之前,這一塊土地既不屬于滿清也不屬于蒙古,是屬于一些土著人的。他們的首領是通古斯人,在沙俄侵占後低擋不住才帶領族人投降給清朝。
清朝收留了他們,沒想到這些通古斯人卻反叛清朝,甚至還帶走了清朝的三個達翰爾人的部落。這真是太不給面子了!于是,清朝派人追殺,最後隻有他們的首領回到了沙俄控制的尼布楚。尼布楚的局勢可謂是亂象不斷。是以,清朝派出了軍隊,焚毀了沙俄在黑龍江下遊建立的據點,重新收複了雅克薩。
但是,沙俄并不甘心失敗,又再次進攻雅克薩。康熙得知後,下令再次反擊。最後,被清軍圍困在雅克薩的俄軍隻剩下66人,沙俄攝政王索菲亞才下令派人與清朝求和,并商議邊界。最終,雙方簽訂了《尼布楚條約》。這個條約的簽訂其實是雙方都有所圖謀的。清朝帶着大炮圍住了尼布楚和雅克薩,沙俄也開始調兵救援。
為了阻止沙俄軍隊的前來救援,康熙下令漠北蒙古阻擊。蒙軍和沙俄在烏蘭烏德一度對峙。一開始,康熙準備吞并尼布楚,不然不會如此動幹戈。但是,葛爾丹大舉進攻東蒙古,土謝圖汗的蒙古軍隊幾乎全軍覆沒。整個蒙古的局勢一片混亂,清朝都顧不上尼布楚了。甚至為了避開準噶爾兵鋒,清朝使團繞路去尼布楚。
再加上尼布楚本來就不是清朝的,也不是蒙古人的,清朝的重心也不在這裡了。沙俄一直想向東擴張,擷取西伯利亞的皮毛資源。但是,萬一清朝不依不饒翻臉死磕,沙俄在這邊又沒啥兵力,打又打不赢,自己的皮毛生意就完蛋了。是以,雙方在談判桌上雖然表面上很和諧,但内心都很慌。
最後,他們在《尼布楚條約》中互相妥協。底線就是外興安嶺以南的土地必須屬于清朝,沙俄一定要保住自己的皮毛生意。最終,雙方簽訂了《尼布楚條約》。是以,從我的觀點來看,《尼布楚條約》其實是相對平等的。清朝拿了一塊沙俄實際控制的區域,而沙俄則保住了自己的皮毛生意。
從法律意義上,确定了黑龍江和烏蘇裡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内的廣大地區屬于中國。當然,現在我們看到貝加爾湖以東的區域屬于俄羅斯,心裡還是有點不平衡。曆史上的蘇武牧羊、藍玉北伐等等,都是在這個地方發生的。
現在居然成了别人的領土,真是太不公平了!總之,《尼布楚條約》的簽訂對于清朝來說是一次勝利,但也有些遺憾。我們現在應該從曆史中汲取教訓,積極學習和發展,維護國家的利益。同時,應該與鄰國保持友好合作,共同發展繁榮。不要總是抱怨曆史的不公平,而是要努力争取将來的公平與正義。
你們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你們有什麼建議和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