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巴以沖突不同選擇:谷歌蘋果關閉以色列地圖,馬斯克星鍊支援加沙

在巴以沖突中,谷歌與蘋果公司與馬斯克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在10月23日前後,應以色列軍方的要求,谷歌公司旗下地圖和導航應用Waze将關閉以色列和加沙地帶的實時交通狀況。彭博社明确表示,谷歌此舉是應以色列軍隊的要求。此外,據以色列科技網站GeekTime報道,蘋果公司的地圖應用也遵守了以色列軍方的要求,不再顯示以色列的實時交通狀況。

巴以沖突不同選擇:谷歌蘋果關閉以色列地圖,馬斯克星鍊支援加沙
巴以沖突不同選擇:谷歌蘋果關閉以色列地圖,馬斯克星鍊支援加沙

截止10月25号,根據大公報報道,谷歌地圖已經應以色列軍方要求關閉了加沙地區和以色列交通資料,這說明以色列陸軍主力,很有可能要展開地面行動了。第三方資料觀察員已經無法基于地圖進行分析了。

事實上,後來發生的事情也正如預料。在谷歌關閉地圖之後,以色列軍隊對加沙地帶的持續轟炸已導緻當地網際網路和通訊中斷,230萬加沙居民幾乎與外界失去聯系。

巴以沖突不同選擇:谷歌蘋果關閉以色列地圖,馬斯克星鍊支援加沙

據半島電視台報道,以色列27日加大了對加沙地帶的轟炸力度,導緻當地的網際網路和通訊網絡中斷。巴勒斯坦電信營運商Paltel表示,轟炸已經摧毀了“所有剩餘的連接配接加沙與外界的國際線路”,網際網路、行動電話和固定電話服務“完全中斷”,隻有一些衛星電話能夠繼續運作。

在當地時間10月28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将向加沙得到國際認證的救援組織提供“星鍊”衛星網絡服務。

巴以沖突不同選擇:谷歌蘋果關閉以色列地圖,馬斯克星鍊支援加沙

從目前來看,馬斯克表态向加沙救援組織提供“星鍊”衛星網絡服務,話一出口立即在推特平台引發了軒然大波,衆多網友都來稱贊他的義舉。國際電聯也開始嚴厲譴責加沙地帶通信中斷,呼籲保護當地民用設施,及時接入救生網絡通道。陳衛華亦表示馬斯克比某些僞善的西方上司人要好得多。

巴以沖突不同選擇:谷歌蘋果關閉以色列地圖,馬斯克星鍊支援加沙

但是馬斯克的表态遭到以色列的反對,以色列通訊部長什洛莫·卡爾希在當地時間28日晚間發文稱,哈馬斯将利用“星鍊”進行“恐怖活動”,以色列将使用“一切可用手段”反制。

巴以沖突不同選擇:谷歌蘋果關閉以色列地圖,馬斯克星鍊支援加沙

很顯然,馬斯克做出了與蘋果谷歌不同的選擇,這種表态赢得了國際輿論與廣大網友的支援。

馬斯克下了一步險棋,星鍊如何進入加沙是難點

隻不過,問題的難點在于,這和烏克蘭不一樣,星鍊的裝置很難能從拉法口岸進入到加沙,首先,加沙現在沒有星鍊終端裝置,就算埃隆·馬斯克想要免費提供終端,這些裝置又将如何進入加沙?而以色列目前控制着加沙的所有邊境口岸,任何援助物資都很難進入加沙。

巴以沖突不同選擇:谷歌蘋果關閉以色列地圖,馬斯克星鍊支援加沙
巴以沖突不同選擇:谷歌蘋果關閉以色列地圖,馬斯克星鍊支援加沙

而以色列的猛烈空襲轟炸,就是為了完全摧毀加沙的通信網絡,以色列不可能允許通過邊境口岸再運送星鍊通信終端進入加沙恢複通信。況且怎麼為星鍊終端供電也是個問題,加沙現在沒有電也沒有燃料,小型發電機也不能發電。是以即使有了星鍊終端,也會因為沒電無法使用來來拯救加沙。

此外,以色列大機率還會進行電子幹擾,而巴勒斯坦完全沒有防空能力。尤其是以色列已經表态要反制星鍊進入加沙。

是以,暫時不知道馬斯克要如何做到,如果他能說到做到的話,這對于當地居民來講真就是至暗時刻之中的一縷曙光。

“不作惡”、中立、注重隐私安全一直以來是科技巨頭尤其是矽谷巨頭标榜的價值觀,這種不作惡的價值觀曾經讓一衆精英奉為圭臬。

從谷歌與蘋果的做法來看,它選擇了迎合了以色列的要求,現在不清楚谷歌做出這種選擇是迫于以色列的壓力還是自己的主動選擇,或是兩者兼而有之,但很顯然,這種選擇,友善了以色列的進攻,這相當于是一種資訊管制,科技巨頭企業可以為了配合軍事行動而關閉地圖資料,這無疑是一個引人擔憂的訊号。

巴以沖突不同選擇:谷歌蘋果關閉以色列地圖,馬斯克星鍊支援加沙

所慶幸的是,不是所有美國科技巨頭的立場都是一緻的,馬斯克選擇讓星鍊服務更好的組織救援,讓科技産品有了更多的人性之光。

放在馬斯克目前的選擇上,無疑也頗為應景。事實上,在美國政界支援以色列的這種統一口徑下,馬斯克的這種表态其實是下了一步險棋。

不過這符合馬斯克一直以來的人設,因為馬斯克本身就是不拘于美國政治正确的商人,如果讓美國精英層面對馬斯克不滿,顯然會對馬斯克的産品與商業行為造成一些不利的影響。

隻不過,馬斯克做出了符合普羅大衆的民意的選擇,如果滔天的民意能夠掀翻歐美精英階層對于以色列的絕對支援,那麼馬斯克就會是大赢家,不僅僅現在收獲了群眾的好感,未來更将會收獲足夠的名望。

新老巨頭的不同選擇,或許暗示了它們的未來發展走向

科技到底該不該中立,或者說科技到底要不要立場,過去一直以來也是一個争論不休的問題。但沒有争議的是,科技要站在正義與人性的立場。很顯然,放到以色列轟炸加沙這種極端戰争場景下,科技有了人性才能造福大衆。

早在2017年,庫克曾經受邀在麻省理工學院做了畢業典禮演講表示:“當科技走入黑暗的角落時,人性是照亮黑暗的蠟燭。隻有科技,是遠遠不夠的。無論你們會做什麼,無論蘋果在做什麼,我們永遠不能忽略人性,這是一份承諾。” 庫克還表示:“我擔心的是人類會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沒有自己的價值觀或同情心,不考慮事情的後果。”

科技不能忽略人性,不能沒有自己的價值觀或同情心,蘋果是否有真正做到?

而馬斯克的選擇,兼顧了人性、道德與同情心。這種選擇,也讓馬斯克獲得了更多消費者的認可與支援。

很顯然,在這種全球關注的戰争極端場景中,科技巨頭的選擇很可能會影響到消費者對他們旗下産品的信任與态度,也對巨頭的企業形象與品牌形象造成潛移默化的不利影響,從消費者的支援的角度,新老巨頭的不同價值觀與不同選擇,或許也暗示了他們是否真的了解普通消費者在想什麼?是否能做出契合消費者内心的決策,這或許也暗示了他們的未來發展走勢,我們拭目以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