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是一個獨來獨往的人

作者:黃野鹿

其實我是一個獨來獨往不喜抱團的人

和我碰茶的這個妹妹是鹿鳴同學柯楹的媽媽,王燕!

她對我,對鹿鳴,對黃野鹿育兒文章的喜歡,對優優作文的喜歡,真正的诠釋了什麼叫"喜歡"!

喜歡一個人,一篇文,是擋不住,裝不出的主動表達和眼裡有光。

這個妹妹,提到對我們的喜歡時,眼裡發着光!

她散發出來的光,讓我溫暖、感動,我用百分之百的真誠接住了這束光。

我們的相識始于某天鹿鳴放學。

我聽到一個自帶感染力的聲音:"哇,這就是鹿鳴啊。"

說實話,鹿鳴上學以來,獲得了很多同學及家長的喜歡。

每天放學時,我總聽到許多童音,熱情洋溢,從四面八方湧來,都在喊他。

周鹿鳴!

鹿鳴。

就是在這樣的招呼聲中,鹿鳴左跑右跑,回應着每一個招呼他的小夥伴,然後和小夥伴們一起蹦蹦跳跳,歡聲笑語。

我心甚慰。

我對鹿鳴說:你人緣挺好嘛。

這個時候,往往有很多媽媽,展開慈母的笑容,歡喜地看着鹿鳴及孩子們歡樂成一團。

也會和我交流鹿鳴的情況。

順理成章,我會和這些媽媽成為了朋友。

02

而那天,王燕的一聲"哇,這就是鹿鳴啊”,格外讓我動心。

因為我在她的聲音裡聽到了熱情、真摯!

我回頭一看,就看到了她眼裡的那束光。

這束光被我捕捉到了。

于是,我們四目相對,就"鹿鳴”展開了熱烈讨論。

她說:"一看鹿鳴的眼神,就有軍人氣質。"

我說,你太有品位了,一眼看準。

她知道鹿鳴上學都是穿訂制"軍娃裝",滿是贊歎。

說,男孩子就應該這樣培養,有理想有信念有血性。

我知道,鹿鳴和我同時又遇到一個懂得自己的人。

這世間,有無數的人。無數的"聯系交流”,但真正的懂得,很少。

是以,一旦擁有,備加珍惜!

就這樣,我們一路暢聊。

你一句我一句,句句都能激起彼此的共鳴。

火花在我們四周飛濺,是絢爛的色彩。

03

晚上回家,我主動加了王燕微信。

鹿鳴經常指揮我加班上某某同學媽媽的微信。

隻要他和誰玩得好,他就說:媽媽,你加他(她)的媽媽的微信吧。

王燕說,她收到我的加微信邀請很是激動,覺得自己特别喜歡的一個姐姐能主動加她,受寵若驚。

我的時間和情感隻給值得的人。

王燕,值得。

王燕加了我微信後,就沉浸在"黃野鹿"的文章裡。

越看越喜歡。

這幾她一直深深沉醉在黃野鹿公衆号文章裡。

文章裡面的好多好多細節,她全部說得出來,這是真的喜歡了。

上周日是柯楹的生日,她就主動邀請我和優優鹿鳴去了!

她怕有些唐突,我卻滿是感動!

她請的朋友中,好幾個朋友早已是黃野鹿的讀者。她們都一再強調:黃老師,你一定要堅持更新多多更新!

是以,我一定要努力前進,不辜負!

04

王燕是一個非常純粹熱情質樸真誠并有能量的人,與我的方方面面都很合,從三觀到性情,從為人到處事甚至連我們的口味都非常一緻——無辣不歡,麻辣至上。

她 比我小十歲,又是一個沒有代溝的“忘年交”小妹。

她在極具文化氛圍的城市四川樂山長大,天性熱愛文學藝術,但又總覺自己在文學尤其是國文這科留有遺憾。

已為人母,有穩定的工作和家庭,卻依然想着彌補青春之遺憾,下班帶娃之餘卻依然堅持看書。

這樣的小妹,我身邊有好幾個,她們都比我小幾歲十幾歲甚至二十幾歲。

王燕愛好文學,遺憾高中時國文沒有學好。

或許正是這樣的"愛屋及烏",或許她心裡有找朋友的參考标,或許她遇見我又觸景生情當年的遺憾。

總之,她百感交集,機緣巧合自然而然喜歡上我及優優鹿鳴及黃野鹿的每一篇文章。

大聚會散場後,小組活動,在王燕家裡。四個孩子,四個媽媽,從中午到晚上,孩子們玩得歡,媽媽們聊得歡。

聚會當晚,王燕也發了朋友圈,字裡行間,全是真情和熱烈。

依然像她的笑容和真心,帶着光,不刺眼,卻明媚。

讓人新生溫暖,還伴着一起向上的力量。

05

我們這四個媽媽,團結協作,媽媽們一起成長,一起帶娃成長!

其實我不是一個喜歡抱團的人。

無論是自我成長還是帶娃成長,我都喜歡獨來獨往,按我自己的節奏來。

從小到大,都是這樣。

我與人為善,和每一個人都真心相處,以誠相待。

我人緣不錯,和許多人都相處愉快。

我的知心朋友,都是真正的知心朋友。‘

但我沒有什麼抱團的組合朋友。

這次,是第一次。

既然接受了,那就珍惜這個“第一次”。

自從有了現代網上交流這玩意,就有了許多“群”。

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永恒不變。

有些群是形同虛設的。

有些群是名不符實的。

有些群是拉票求贊的。

有些群是無病呻吟的。

但有些群,就是為了辦正事的!

我們四個媽媽組成的這個群——連名字都沒有取好。

就開幹了。

昨天,工作間隙,我們就開始交流如何寫好公衆号。

我萬萬沒想到的是,長燕小妹,昨天上午才說要開始要寫公衆号,下午她就真的寫出來了!

作為某些方面有重度拖延症的我,面對長燕雷厲風行說到做到的作風,一定要多學習!

多努力!

是以,我也趁下班時間,趁陪娃間隙,趕緊寫出這篇,以記之,以勵之。

我是一個獨來獨往的人
我是一個獨來獨往的人
我是一個獨來獨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