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刺激買房遇冷,國家“動真格”了?2024年起,樓市或出現3大問題

刺激買房遇冷,國家“動真格”了?2024年起,樓市或出現3大問題

▼ 文|老墨

相比較去年和今年,我總有種隐隐感覺:對于已購房人和無房人來說,2024年都格外重要,必須更加重視。

剛開始思來想去都找不到原因,看到中指研究院的兩組資料之後,我才明白。

刺激買房遇冷,國家“動真格”了?2024年起,樓市或出現3大問題

1、截止到三季度,今年中國百城新房銷售面積同比下跌達2%,創下近七年同期新低,不過自9月以來,京滬等部分城市二手房價格跌幅明顯收窄。

2、與此同時,中國有超200個省(市)共計出台房地産調控政策超400次,特别是自7月起,明顯呈現上漲态勢。

基于此,我們不難發現。

從政策釋出到見效肯定需要時間,考慮到效果并未達到預期,甚至部分城市房價還在遇冷,不排除國家會繼續放大招的可能性。

至于時間,大機率可能就是2024年,我們需要注意。

刺激買房遇冷,國家“動真格”了?2024年起,樓市或出現3大問題

01 / 國家要“動真格”了,内容到底是什麼呢?真的會拉低房價嗎?

結合目前的資訊,如果進一步出台措施,大機率不會再從首付、利率、公積金等方面入手,因為之前已經出台太多了,更大的可能性就是在房價上。

我們分成兩個部分來看:

第一點、就算是房地産也不例外,發展速度肯定會慢下來。

毋庸置疑,自世紀初開始到2020年,大陸房地産常年保持高速增長态勢,商品房銷售面積年均增長10.8%,銷售額更是年均增長20.3%。即便如此,依然難逃“行業魔咒”,在高速發展之後,現如今也慢慢平穩,這也就不奇怪了,為什麼有人用遇冷來形容當下的房地産市場。

第二點、未來剛需和改善會成為房價的關鍵支撐點。

請大家千萬區厘清楚,投資和自住完全是兩碼事,而自住說的就是“剛需和改善”。

有資料顯示,目前大陸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剛剛突破65%,如果按照戶籍人口來統計的話,甚至隻有47.7%。說實話,水準并不是很高。

換而言之,未來大陸城鎮化依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隻是同時還需要削弱金融投資比例,就是要大力刺激剛需和改善人群。

再結合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副局長明确提到:“房地産的優化政策作用是在持續釋放,有積極的效應。”

如果2024年國家要“動真格”,我認為大機率會重點強調二手房去化,比如重新限制房價,嚴厲打擊炒房,降價可能在所難免。

近期甘肅張掖出台了一份檔案,其中就專門提到了“二手房團購活動”,說白了就是變相降價,隻要有效果,不排除其他城市效仿的可能。

刺激買房遇冷,國家“動真格”了?2024年起,樓市或出現3大問題

02 / 一旦刺激買房遇冷,樓市就可能出現3大問題!

不知道你們想過沒有,透過表面看本質,為什麼對比過去的高速度買房,現如今不僅僅是下滑,誇張點說直接遇冷呢?

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高房價的後遺症,直白點就是不敢買房。更擔心的是隻要刺激買房無效,就可能出現三個問題。

首先,就是再多的措施也抵不過這3個字:“不敢買”。

此前得益于房價持續上漲,雖然我們都明白房價偏高,但是整體環境就始終傳遞這樣的信号- -買房就能賺錢。

于是很多人帶着賭的心理,甚至被哄着買了房子。而現在的情況是就算房價還在漲,我們也覺得買房就會虧,最後的結果就是不敢買。

刺激買房遇冷,國家“動真格”了?2024年起,樓市或出現3大問題

其次,即便買房能賺錢,也很難賣得掉,這樣的錢根本就不是錢。

我曾經聽到過這句話,“沒有拿到自己手裡的錢都不是錢”,确實話糙理不糙。從資料來看,就算房價隻上漲1%,換算成現金也至少有萬元。

可問題是這一切都基于房子能賣掉得前提下,很多城市的現狀是二手房難賣,就算房價漲得再多,也隻是直面資料,沒什麼意義。

最後,二手房庫存量和新房積壓面積持續增加,房價就會出現“價格戰”。

此前我就提到過,流動性是保障房地産和房價的關鍵支撐,就相當于人的大腿。一旦庫存量和積壓面積持續增加,後續肯定影響房價。

最直接的展現就是開發商打折和業主降價,要麼是9折或8折出售,要麼是送車位、免物業費等等方式,說白了就有點價格戰的意思了。

刺激買房遇冷,國家“動真格”了?2024年起,樓市或出現3大問題

對此,你怎麼看呢?

歡迎友善讨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