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粟關系到底如何?1958年陳毅為何痛批粟裕?粟裕:陳毅同志偉大

作者:談論百說

本文内容來自于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系删除。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

陳粟關系到底如何?1958年陳毅為何痛批粟裕?粟裕:陳毅同志偉大!

陳粟關系到底如何?1958年陳毅為何痛批粟裕?粟裕:陳毅同志偉大

陳毅和粟裕的關系,曆來被軍事愛好者津津樂道。

有人說,陳不離粟粟不離陳,陳毅的功勞有一大半是粟裕的,而粟裕離開陳毅坐鎮也很難指揮。

也有人說陳不離粟粟不離陳是個僞命題,因為即使是二人合作得最緊密、也是戰功最顯著的解放戰争期間,也是聚少離多,是以根本不存在誰離不開誰的問題。

甚至還有人拿出陳毅和粟裕曆史上的幾次分歧來證明陳粟兩人關系實際很僵來說事,特别是1958年粟裕被批時陳毅率先開火,弄得粟裕非常被動,想以此證明陳毅和粟裕不僅談不上良好的個人私交,就連順利合作也算不上。

那麼,陳毅和粟裕關系到底如何?解放戰争期間兩人的幾次分歧是不是正常的工作分歧?1958年陳毅又為什麼突然首先站出來批粟裕?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弄清這一切并不複雜,關鍵是要把事情放在特定的環境中,不能單純就事論事。

陳粟關系到底如何?1958年陳毅為何痛批粟裕?粟裕:陳毅同志偉大

陳毅和粟裕正式合作之前就認識很多年。

陳粟二将的認識是很久之前的事了,1927年南昌起義時,粟裕是葉挺手下的一名警衛班長,随部隊參加了南昌起義——南昌起義幾乎成為我軍進階将領的标配。

在起義軍按計劃南下廣東的路上,陳毅追上了隊伍,被任命為第11軍25師73團指導員。

不過,那時候粟裕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部隊基層幹部,而陳毅則已經小有名氣,早在法國的時候就和周恩來結為革命同志。陳毅的來投讓周恩來一掃陰霾,當時蔡廷锴剛率一個師叛逃,陳毅豪邁地說:“王八蛋走了,我陳毅來了!”

後來南昌起義部隊由朱德和陳毅率領,先發動湘南起義,随後上了井岡山和毛澤東會師,陳毅和毛澤東、朱德一樣,成為最早的紅軍——紅4軍的創始人,而在這個過程中,粟裕一直在隊伍中。

後來陳毅又和粟裕到了中央蘇區,這個時期粟裕的成長速度飛快,到長征前夕,他已經是紅7軍團參謀長,已經算是紅軍的骨幹将領。

二萬五千裡長征中,陳毅和粟裕都沒有參加,陳毅是因傷留在了中央蘇區,粟裕則是随紅7軍團去彙合方志敏,最終兩人都留在了南方,成為南方八省紅軍遊擊戰争的代表人物,不過,因為環境過于險惡,兩人雖都在南方,但卻不在同一個地方。

陳粟關系到底如何?1958年陳毅為何痛批粟裕?粟裕:陳毅同志偉大

陳粟正式合作的是在1939年冬,陳毅任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指揮,粟裕是副指揮。

陳毅的資曆比粟裕要老得多,南昌起義中陳毅發揮了關鍵作用,如果不是他協助朱德整頓隊伍、發動湘南起義并和毛澤東井岡山會師,南昌起義的火種能否保留下來很難說。

後來上了井岡山,陳毅成為和毛澤東、朱德并駕齊驅的“井岡山三巨頭”之一,甚至一度擔任過紅4軍最高上司——前委書記。

即使到了中央蘇區,陳毅地位有所下滑,但至少是江西軍區總指揮和西方軍總指揮,也算是方面大員,而粟裕卻隻是一支偏師的參謀長,發言權非常有限。

新四軍時代,陳毅的地位仍然極為重要。從表面上看,他僅僅是新四軍四個支隊司令員之一,但由于他還擔任軍委新四軍分會副書記,是以在軍中的實際影響力僅次于項英,是新四軍的二号人物。

1939年11月,上級決定對新四軍江南部隊進行統一指揮,于是将第1和第2支隊合并為江南指揮部,以陳毅為司令員,粟裕擔任副司令員。

這是陳粟正式合作的開始,從此這對組合逐漸為人所知,成為繼朱毛和劉鄧之後的又一對革命搭檔,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後,兩人仍繼續在華東地區的合作。

陳粟關系到底如何?1958年陳毅為何痛批粟裕?粟裕:陳毅同志偉大

陳粟組合:威名遠震,一舉解放東南半壁江山。

陳粟組合立下的第一件大功是成功地把新四軍的戰略重心從皖南移到蘇北。

新四軍戰略重心的轉移是大勢所趨,因為皖南地區是國民黨軍重兵聚集的地方,無論是軍事實力、地理優勢、群衆基礎各方面都對我方不利,是以毛澤東早就高瞻遠矚希望軍部把重心移向蘇北。

陳毅是最早領會并貫徹中央這一戰略意圖的,是以他和粟裕花了很大精力理順蘇北的局勢,利用日軍、僞軍和頑軍的沖突,對韓德勤、李明揚和李長江等地方實力派差別對待,黃橋決戰一舉奠定新四軍在蘇北的發展基礎。

皖南事變後,新四軍代軍長陳毅和政委劉少奇在江蘇鹽城重建新四軍軍部,浴火重生後的新四軍更加強大,已經發展到7個師9萬多人,足足是幾年前剛成軍時的9倍!

這個時候,粟裕擔任第一師師長。

陳毅和粟裕在解放戰争中的戰績已經被載入史冊,太輝煌了!

在經曆了初期各自的不如意之後(陳毅在泗縣失敗,粟裕雖然蘇中七戰七捷,但淮安和淮陰還是丢了),華東野戰軍成立,陳毅坐鎮指揮,粟裕負責軍事,從此華野開始了一連串令人瞠目結舌的大戰。

從孟良崮戰役到濟南戰役,從淮海戰役到渡江戰役,粟裕成就了戰神的威名,創造一戰殲敵55萬的記錄,至今無人打破,渡江戰役中,第三野戰軍和第二野戰軍以及第四野戰軍一部合作,一舉推翻國民黨在南京的統治,東南最重要的三大城市南京、上海和杭州都是陳粟的第三野戰軍解放的!

陳粟關系到底如何?1958年陳毅為何痛批粟裕?粟裕:陳毅同志偉大

陳毅和粟裕在戰争中的分歧證明了粟裕的軍事天才,也證明了陳毅的光明磊落。

陳毅和粟裕在戰争中有過不止一次的争論和分歧,但目前所能看到的文章多數是從戰術的角度分析問題,特别關注如陳毅的泗縣失敗、粟裕七戰七捷、内外線作戰以及兩淮保衛戰等。

上述這幾次分歧确實證明粟裕的戰術水準高過陳毅,陳毅雖然也有着很突出的軍政才能,但和戰神比起來肯定要略遜一籌。

但在陳毅和粟裕之争中,我認為最能展現兩人特點的是粟裕下江南一事,這才是事關戰略格局的大事。

劉鄧大軍千裡躍進大别山後,雖然中原的局面有所改變,但仍然面臨極大的壓力,中原是敵軍重兵布防的地方,劉鄧、陳粟和陳謝三支大軍挺進中原,戰事膠着,毛澤東很着急,便想出了一個戰略奇招:派粟裕率華野三個主力縱隊下江南,執行寬大作戰任務,再來個劉鄧式的千裡躍進,把江南敵軍防線攪個七零八落!

粟裕一開始是認真準備這次戰略任務的,但準備過程中,他有自己的考慮:這次下江南的目的是調動敵軍南下,進而減輕中原的壓力。但經過分析,在中原的兩支國民黨嫡系王牌軍不可能南調,而桂系的兩支王牌蔣介石不允許他們南調,以免縱虎歸山。而且,3個主力縱隊下東南,不可避免地會分散中原的兵力,反而更不利。

是以,粟裕認為,還是在中原打大的殲滅戰更好。

陳毅反對粟裕的看法,首先,這個戰略方針是他和毛澤東等中央上司人一起制訂的,其次,長期的革命實踐讓他對毛澤東已經十分折服。

自從紅4軍“八大”以後之前,陳毅和周恩來、李立三在上海用了兩個多月起草“九月來信”,起草過程對陳毅來說就是認清毛澤東偉大的過程,從此他對毛澤東的上司心悅誠服。

當然,當粟裕把他的想法向陳毅和盤托出之後,陳毅也覺得有理,于是支援他向中央發電報陳述自己的看法。最後,毛澤東采納了陳粟的觀點,不分兵下江南,而是集中優勢兵力在中原打大的殲滅戰——這就是淮海大戰最初的戰略構想。

陳粟關系到底如何?1958年陳毅為何痛批粟裕?粟裕:陳毅同志偉大

1958年,陳毅在“批粟”中為何率先發言?

1958年,粟裕被批“個人主義”,而在會議上,第一個發言的是陳毅!

是以很多人說陳毅和粟裕的沖突很深,陳毅是在對老戰友落井下石,他的發言使粟裕的處境更加困難。

更有甚者,很多人在看了一些網絡小說和将帥傳記小說後,把小說當史實,虛構了很多情節,特别是陳毅之子陳小魯後來和粟裕之女粟惠甯結婚,被說成粟裕“收留”了陳小魯……

盡管陳毅生前一度處境不妙,但毛澤東已經參加了他的追悼會(毛澤東在解放後極少參加戰友的追悼會,是以陳毅在他心目中的分量之中可想而知),已經算是一種非正式的肯定了,而粟裕生前卻一直未被平反,粟裕收留陳毅之子,這個說法未免太搞笑了。

陳毅之是以在批評時率先發言,實際是為了給會議定基調,以免讓人鑽了空子。而在粟裕做完檢讨之後,陳毅又是第一個鼓掌通過。這已經能夠說明問題了。

陳毅和粟裕在新中國成立後,特别是先後從華東回到北京後,交集很少,因為兩人已經在不同領域工作,陳毅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在軍隊隻有挂名,而粟裕的精力主要在軍隊,擔任新中國總參謀長,一個在地方,一個在軍隊,沒有工作上的往來很正常。

其實,我們隻要讀一讀《粟裕戰争回憶錄》就能看出陳粟之間的關系,厚如磚頭的大部頭中,粟裕提及最多的三個人依次是毛澤東、朱德和陳毅!每次提及陳毅,他都冠以“陳毅同志”,充滿深情和懷念,對他在各個時期的偉大貢獻贊不絕口。

如果粟裕和陳毅的關系真的那麼不堪,他又為什麼在回憶錄中如此贊揚陳毅?不寫不就行了嗎?更何況,陳毅去世之後,他把愛女嫁給陳小魯,是陳粟戰鬥情誼的最佳注腳。

粟裕的胸懷和氣度無疑令人贊歎,陳毅對革命的信念也從未動搖,這才是他們惺惺相惜的根本原因吧!

以上内容資料均來源于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資料,理論考證于網絡資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産生的任何問題任何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