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胎媽媽淩晨淚灑天橋:如果有得選,誰願意當超人? 

三胎媽媽淩晨淚灑天橋:如果有得選,誰願意當超人? 

文 | 米粒媽

點開視訊之前,米粒媽沒想到會這麼紮心。

淩晨三點的福州天橋上,民警正在安慰一位醉酒的三胎媽媽。

一分多鐘的視訊裡,這位媽媽崩潰哭訴的每一句,都讓人心疼又氣憤。

“十年在家裡帶小孩,我也想出去工作。”

“我沒有社交圈,沒有朋友,什麼都沒有。”

三胎媽媽淩晨淚灑天橋:如果有得選,誰願意當超人? 

“我老公家裡什麼事情都不管,他每天都要我管。”

一個人照顧三個小孩,每天的生活都是兵荒馬亂,更讓她心寒的,是丈夫事不關己、不聞不問的冷漠态度。

三胎媽媽淩晨淚灑天橋:如果有得選,誰願意當超人? 

但為了家庭一退再退的媽媽,連哭泣都不敢光明正大,在哄睡孩子的深夜,才有機會躲到外面獨自崩潰。

她一邊跟民警倒苦水,一邊跟民警說抱歉給他們添了麻煩。

三胎媽媽淩晨淚灑天橋:如果有得選,誰願意當超人? 

前一秒還深陷絕望嘶吼着想從天橋跳下去的媽媽,下一秒看到家中監控裡孩子溜出卧室之後,便立刻收拾好所有情緒,心急火燎地趕回了家。

三胎媽媽淩晨淚灑天橋:如果有得選,誰願意當超人? 

一場“限時崩潰”戛然而止,仿佛不曾發生。

看到最後這一幕,米粒媽感覺心裡都堵得慌。

點開評論區後,入目卻滿滿都是網友的質問:“為什麼要生?”“為什麼要生三個?”

三胎媽媽淩晨淚灑天橋:如果有得選,誰願意當超人? 

米粒媽能了解大家的氣憤,可錯位的指責卻再度掩蓋了真實的問題。

生或不生,是一個家庭共同的決定,憑什麼媽媽在這邊崩潰還要被責罵,爸爸卻美美隐身?

至于三胎,隻不過是放大了本就存在的問題——

在糟糕家庭裡,生一個,也一樣是場災難。

三胎媽媽淩晨淚灑天橋:如果有得選,誰願意當超人? 

全職媽媽的内耗

同樣是三娃家庭,某乎有位媽媽無助提問:

“該怎麼成長,才不會被看不起?”

三胎媽媽淩晨淚灑天橋:如果有得選,誰願意當超人? 

題主全職當媽很多年了,經濟不景氣之後,看着家裡越來越捉襟見肘,她開始自我譴責。

“總感覺家裡沒錢,我是主要原因。”

“不該生那麼多,應該經濟上支撐家庭。”

寥寥幾語就把責任大包大攬到自己頭上,話裡話外都是自我懷疑。

她否認了生三胎付出的心理和生理代價,否認了帶三娃這些年裡對整個家庭的奉獻和犧牲,更否認了自己的價值和能力。

但事實上,隻是“全職媽媽”這個身份,就足以讓人感受到其中的不易和壓力。

某乎的回答中,竟有人煞有介事地提出建議:

“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要能說會道,最好有條件的話,還是要自己經濟獨立一點。”

三胎媽媽淩晨淚灑天橋:如果有得選,誰願意當超人? 

看到這米粒媽心裡隻有七個大字:站着說話不腰疼!

要求女性上得廳堂下得廚房還不夠,現在還把經濟獨立變成了全職媽媽的新标杆?不會以為媽媽真的都有超能力吧?

單是照顧一大家子的衣食住行,打點孩子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恨不得一分鐘掰成兩半用了,哪來的空閑給媽媽自我成長?

在前段時間的熱播劇《好事成雙》裡,斐媽就飾演了一位遇人不淑的全職媽媽。

她本是名牌大學裡拿國際獎項的大學霸,卻為了家庭甘願退出職場,手起刀落斬斷自己的大好前程。

在發現滿嘴甜言蜜語的丈夫出軌之後,她終于親手戳破了婚姻穩定的幸福泡泡,第一次直面殘酷的現實。

三胎媽媽淩晨淚灑天橋:如果有得選,誰願意當超人? 

而劇中的斐媽,多重條件都是頂配:名校光環、能力過人、父母托底、女兒省心、朋友靠譜……

這樣的情況下,忙着離婚和重回職場的她,尚且焦頭爛額,同樣的現實落到普通人頭上,又會是什麼光景?

想都不敢想。

也有人寬慰,做全職媽媽就不要給自己太多經濟壓力了,過度内耗真沒必要。

殊不知,全職媽媽的每一次自我懷疑都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周圍人态度的投射。

在她自責自己不掙錢之前,一定聽過無數遍親近人的指責;在她自問能不能變得更好更全能之前,一定有人不斷打擊她,說她做得還不夠。

全職媽媽這個身份,不會直接導向人的低價值感,但毫無同理心的外部評價,卻足以讓人喪失自信。

三胎媽媽淩晨淚灑天橋:如果有得選,誰願意當超人? 

“媽媽,你不配”

前段時間,小某書上一篇筆記看得米粒媽心情郁悶。

三胎媽媽淩晨淚灑天橋:如果有得選,誰願意當超人? 

為了更好地陪伴孩子,這位媽媽選擇了自由度更高的自媒體工作,多年來一直省吃儉用。

某天帶着兒子一起逛街,她看中了一款一千多的包包。

沒想到,正打算付錢的她卻被兒子攔下了,兒子當街訓斥媽媽道:

“媽媽你不要浪費錢!你不賺錢不知道賺錢辛苦!”

一句話讓媽媽瞬間不知作何反應。沉默了一會兒後,她果斷付錢提包走人,可孩子回家路上還一直勸她去退掉。

也許兒子見慣了媽媽在生活中锱铢必較,卻未曾想過媽媽是為了什麼才舍不得花錢。

比兒子更讓人寒心的,是丈夫。

回家後,孩子哭着跟爸爸告狀,控訴媽媽“浪費錢”。

爸爸聽了,不但不幫媽媽撐腰,還順勢假模假式地兇了媽媽幾句。

孩子這下眉飛色舞起來,趾高氣昂地對媽媽說:

“看吧,我都說了你不配。”

被自己一手養大的兒子如此對待,再加上枕邊人不以為意的和稀泥姿态,米粒媽完全能共情這位媽媽的傷心和憤怒。

在另一個視訊裡,兒子的斥責聲比“你不配”還要刺耳。

一位媽媽趁兒子上學的時間去做了美甲,接兒子的時候喜滋滋地問好不好看。

三胎媽媽淩晨淚灑天橋:如果有得選,誰願意當超人? 

兒子輕飄飄瞥了一眼之後,非但沒有一句誇贊,還兜頭給媽媽潑了盆冷水——“不好看!”

沒等媽媽反應過來,又連珠炮似的開怼了:

“你又不是小姑娘,做這個有用嗎?”

“再說了你手搞成這樣,你要怎麼幹活啊?”

“你可輕點嘚瑟吧,都多大歲數了!”

“你長這麼磕碜,做美甲就是畫蛇添足!”

三胎媽媽淩晨淚灑天橋:如果有得選,誰願意當超人? 

一句接一句的說教,仿佛媽媽做了美甲是犯了什麼罪過。

很難想象,這樣的“爹味發言”,竟然是兒子對母親說出的話。孩子是跟誰學得呢?很難不讓人想象,她的老公,和公婆,是不是平時也這樣說呢?

細思極恐的是,兒子的每一句話,都暴露了他對媽媽的看法。

在兒子眼裡,媽媽應該是任勞任怨的背景闆,是俯首犁地的老黃牛,既不美,也沒資格愛美。

可他不知道,每天灰頭土臉如同保姆一樣圍着他轉的媽媽,在妻子和母親的身份之外,更是她自己。

三胎媽媽淩晨淚灑天橋:如果有得選,誰願意當超人? 

不做飯,做人

前陣子,那位被兒子說不配買包的母親,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事件後續。

發現自己的付出不被兒子和老公珍惜,她這次索性不再忍氣吞聲,決定從“拒絕做飯”開始,找回自己的存在感。

在她的個人平台上,建立了一個“不做飯做人”的合集,記錄了在自己解放雙手的點點滴滴。

三胎媽媽淩晨淚灑天橋:如果有得選,誰願意當超人? 

食物自由,找自習室,買花布置自己的小房間,看演唱會,塗石膏娃娃,自己掙錢自己花……

享受生活之餘,她有了更充足的時間精進自媒體技能,PR都誇她回消息快了~

現在,她已經從圍着鍋台轉的日複一日裡脫身,看見了生活的更多可能性。

當丈夫質問她孩子遲到你管不管的時候,她還能理直氣壯地反問回去:

“你連個孩子都帶不好嗎?”

而家裡的父子倆呢,從開始泡泡面、不收拾家、沉默着拒絕交流,到現在兒子似乎有了主動溝通的苗頭。

三胎媽媽淩晨淚灑天橋:如果有得選,誰願意當超人? 

别的不說,至少在如今的兒子眼裡,她絕對不再是那個不會賺錢一事無成的“保姆”了。

但在這位寶媽的記錄中,米粒媽卻注意到了父子倆的反應——比起兒子,對媽媽意見更大的是爸爸。

其實不難想象,孩子對媽媽的不尊重、不在意,都深受爸爸言行舉止的影響。

而同樣是面對自己的全職老媽,有的孩子卻能完全了解媽媽的辛苦,并身體力行地幫她分擔。

十歲的男孩興澤,已經是某平台的小小廚藝師,而他做飯的初衷隻是體諒媽媽。

今年母親節的時候,他為媽媽精心準備了一個蛋糕。

視訊裡,他一邊認真裱花,一邊對鏡頭說出了心裡話,可謂是句句都說到了寶媽的心坎兒裡。

“媽媽為我們做過很多隐形家務和隐形付出,我們必須要非常細心才能發現。”

三胎媽媽淩晨淚灑天橋:如果有得選,誰願意當超人? 

“比如你的鞋子為什麼總是幹淨的呀?家裡為什麼那麼整潔?馬桶為什麼總是幹淨的呢?不都是媽媽的付出嗎?”

三胎媽媽淩晨淚灑天橋:如果有得選,誰願意當超人? 

除了把媽媽的辛苦記在心裡,他還打心眼兒裡覺得媽媽超美。

“要是我自己剪輯的話,就把媽媽放到視訊裡了,讓你們看看她有多美~

三胎媽媽淩晨淚灑天橋:如果有得選,誰願意當超人? 

比興澤做飯更讓人羨慕的,是他邊做飯邊收拾料理台的習慣,一看就是真懂做家務的孩子。

為啥“别人家的孩子”這麼貼心?興澤在很多視訊裡,都不經意透露了爸爸的“指點”。

比如周末給媽媽送上奶昔下午茶,他自然地說是爸爸交代了要讓媽媽吃好喝好。

三胎媽媽淩晨淚灑天橋:如果有得選,誰願意當超人? 

雖然爸爸不曾成為視訊的主角,但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展現了他健康的成長環境——

如你我所見,沒有喪偶式育兒,沒有對媽媽頤指氣使,一家三口永遠都在互相尊重,互相付出,體諒彼此。

可惜,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這樣的格局。

如同前文說的,現在的全職媽媽群體中,多的是沒收入、沒社交、沒空閑的“三無媽媽”。

她們在家人的否定中失去自我,在制度的苛待中找不到出路,而改變這種現狀,就是我們要為之努力的方向。

其實,對全職媽媽來說,最重要的事就是“被看見”,這意味着自我價值得到肯定。自我價值就如同生活的錨點,隻有找到了它的位置,媽媽們才能找回對生活的掌控感。

在媽媽重建内心秩序和自我認同的過程中,需要社會環境的支援,也需要全部家庭成員的同心協力,而脫下丈夫的“隐形衣”,則是我們要邁出的第一步。

期待有一天,所有的媽媽都不必做一個勞苦功高的工具人,拿回尋找和綻放真我的權利。

最後,送一句很喜歡的歌詞給所有媽媽——

“不趕什麼浪潮,也不搭什麼船,我自己有海。”

個人簡介:@米粒媽愛分享 米粒媽,美國海歸,海澱家長。專注學習幹貨、教育經驗和升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