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次與茅台同獲金獎,被冤枉、網暴,此後無人問津!

作者:網球之家

當提及平價純糧酒時,很多人馬上會想到玻汾和綠西鳳,這兩款酒因為價格親民,酒質出色而備受喜愛。

兩次與茅台同獲金獎,被冤枉、網暴,此後無人問津!

然而,除了這兩款之外,還有一款來自河北的酒,上世紀叱詫風雲,在白酒界創下了驚人的成績,甚至兩次與茅台一同站在了頒獎台上,斬獲金獎。但是到了本世紀,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影響力隻局限在河北省内,它就是——青竹酒。

兩次與茅台同獲金獎,被冤枉、網暴,此後無人問津!

國有酒廠分家,拿到一手爛牌

加多寶王老吉的商标争奪戰,讓很多人意識到一個好商标的重要性。

青竹酒廠前身是遂州國有酒廠,分為一廠和二廠,後來酒廠私有化改革,一廠拿走了“劉伶醉”商标,二廠拿走了“青竹”的商标。是以現在老酒圈子裡經常能看到“青竹牌的劉伶醉”,因為之前他倆是一家。

兩次與茅台同獲金獎,被冤枉、網暴,此後無人問津!

分開發展後,雖然一、二兩廠技術實力差不多,但由于沒有了“劉伶醉”這個全國知名商标的加持,再好的産品也會影響銷路,二廠決定打造“青竹”品牌,先從品質出發,專攻各項酒類競賽。

普通産品參賽,竟與茅台同獲金獎

1988年,第一屆中國食品博覽會在北京舉行,聲勢浩大,吸引了一衆白酒品牌參加,面對各大品牌選送的高端産品。青竹反其道而行之,僅僅是選了一款中低端産品參賽,青竹對此解釋道:“這款産品是我們銷量最好的,我們相信群衆的眼光”。

兩次與茅台同獲金獎,被冤枉、網暴,此後無人問津!

最後,比賽結果令人大吃一驚,青竹酒竟然獲得了金獎,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茅台酒居然也是金獎,青竹與茅台一同登上領獎台。這一勝利讓人們感到震驚,甚至連青竹酒自己也感到不可思議。

兩次與茅台同獲金獎,被冤枉、網暴,此後無人問津!

四年之後。1992年,青竹酒與茅台再次相遇,又是一同獲得中國香港國際食品博覽會的金獎。當時業内都認為青竹将很快成為一線白酒品牌。

錯失良機,又遇“天外飛鍋”

90年代中期,電視傳媒興盛,各大白酒品牌紛紛争相打廣告,以提高知名度。如今知名的白酒品牌,都曾是央視的“标王”。

兩次與茅台同獲金獎,被冤枉、網暴,此後無人問津!

然而這次,青竹的思想沒有跟上時代發展,還認為“酒香不怕巷子深”,做好産品才能獲得市場認可。正是這種堅持,使青竹酒錯過了電視廣告紅利,也錯失了成為中國名酒的機會。

然而,當青竹酒終于意識到品牌宣傳的重要性,并在CCTV投廣告時,已經是十多年後的2010年,後知後覺的青竹沒趕上電視媒體的大潮流。品牌知名度直線下滑。但卻趕上了移動網際網路的浪潮,于是青竹酒開通了自己的微網誌,但一口大鍋正向青竹酒飛來——竹筒酒騙局。

兩次與茅台同獲金獎,被冤枉、網暴,此後無人問津!

竹筒酒商家宣稱:“給竹子打孔,用針筒把酒灌進去,讓美酒和竹子一同成熟,會有竹子的清香”但實際生産有着嚴重的衛生和品質問題,大部分都是香精勾兌。

但人家就是比青竹酒會營銷,一時間投放了大量電視廣告,占據了消費者心智,掀起軒然大波。許多名人的飲用,也變相地宣傳了這款産品。

兩次與茅台同獲金獎,被冤枉、網暴,此後無人問津!

然而,光鮮的表象下隐藏着真相的荒謬。科普專家和大V紛紛揭露竹筒酒的真相,号召公衆抵制這款欺詐性的産品。但竹筒酒并沒有統一的名字,有的稱之為“竹葉酒”,有的稱之為“竹筒酒”,甚至有些人直接稱之為“青竹酒”。

兩次與茅台同獲金獎,被冤枉、網暴,此後無人問津!

這導緻了極大的混淆,人們開始将青竹酒與竹筒酒混為一談。青竹酒雖然出面澄清,但事實證明,真相永遠趕不上謠言,青竹酒的聲譽遭受了巨大打擊。青竹酒的官方微網誌甚至遭到了大量謾罵、诋毀,對于沒有面對網暴經驗的青竹來說,最終隻能登出微網誌,平息風波。

兩次與茅台同獲金獎,被冤枉、網暴,此後無人問津!

就這樣,一個活躍于90年代的老牌酒企開始失去光澤,無法走向全國市場。僅在河北、或資深酒友圈子裡,比較受推崇。

在資訊傳播飛速的今天,即使酒質再高,也需要正确的品牌宣傳。青竹酒的故事是一部充滿曲折的白酒傳奇,勝敗轉頭空。想要在網際網路時代立足,不能像過去一樣隻埋頭做産品,還要具備品牌營銷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