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立陶宛要對俄發起“毀滅性”制裁,卻更顯偉人之偉大!

作者:東方紅評論

原創 後沙

立陶宛這個小逗比這些天又出來整活了。

為了表示自己對歐盟制裁俄羅斯政策最最有力的支援,10月21日,據歐盟觀察家網(EUobserver)報道,為了配合歐盟對俄羅斯第12輪制裁,立陶宛提議禁止對俄出口釘子、紐扣、按鈕、暖氣片、縫紉針和編織針等生活用品。

立陶宛政府聲稱要通過此舉“摧毀俄羅斯工業能力”,很多網友說瑙塞達是不是腦子又出問題了。

立陶宛要對俄發起“毀滅性”制裁,卻更顯偉人之偉大!

連歐盟官員私下都對媒體說這是“童話故事”,但方腦殼搞笑是認真的。

立陶宛政府用長達十頁篇幅詳細地寫出了這些建議,除了立陶宛禁售釘子、紐扣等物之外,歐盟各國也要跟進。

如果大家團結一緻,那麼俄羅斯将會因為釘子、紐扣、按紐而失去工業能力,走向崩潰,束手就擒。

俄羅斯這兩天估計被吓到臉色鐵青,瑟瑟發抖。

釘子、紐扣、按鈕、暖氣片、縫紉針和編織針……哪一樣不是工業皇冠上的寶石?

冬天就要來了,想象一下,如果俄羅斯全國都沒有了紐扣、縫衣針、暖氣片,在漫長寒冷的冬季将有多少俄羅斯人将因衣服穿不嚴實而導緻傷亡?

美國也得識相點,要是立陶宛未來向美國禁止出口釘子、紐扣、縫衣針……這脖子一卡,恐怕美國也得完蛋。

立陶宛這招還挺狠的,不但自己要切斷釘子、紐扣對俄出口市場,而且要拉着整個歐盟都這麼幹。

如此一來,俄羅斯的市場就出現了巨大缺口,誰能填補這個缺口?

立陶宛要對俄發起“毀滅性”制裁,卻更顯偉人之偉大!

那就需要一支神秘力量的出現了,它就是曾經操縱美國大選、操縱法國“黃馬甲”運動、操縱世界杯比賽的---義烏小商品城。

俄羅斯在小商品生産方面,由于曆史原因,有很大一部分要從歐洲進口,蘇聯時期的釘子、紐扣、暖氣片等工廠也主要設在了波羅的海地區,而現在它們都成了歐盟國家。

俄羅斯向歐洲進口這些産品,路途近,交通友善,又是長期合作,早已經形成貿易體系。

立陶宛和馮德萊德要是真的落實此事,最倒黴的必定是歐盟境内相關生産廠家。時間一長它們就得倒閉,勞工失業。别小看這些小商品生産,它們給一些歐洲國家帶來了不少就業崗位。

立陶宛為了讨好美國,卻把歐洲人給豁出去了。

但問題是,神秘的義烏老闆們“觊觎”這個市場很久了。

立陶宛要是把俄羅斯逼到重整建立小商品貿易體系的話,那麼,将來歐盟再想占有俄羅斯市場,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立陶宛要對俄發起“毀滅性”制裁,卻更顯偉人之偉大!

10月21日,俄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回應:很難想象,如果中國的織針和紐扣制造商發現立陶宛計劃“摧毀俄羅斯的工業能力”,他們會陷入什麼樣的“瘋狂”?

這是在告訴立陶宛,你别鬧,俄羅斯根本不在你的小把戲,這個市場中國完全可以填補。

如果立陶宛這樣就能“摧毀俄羅斯工業能力”,那俄羅斯早就完蛋了。

立陶宛這個跳梁小醜就讓它折騰去吧,說點深層次的問題。

歐盟在連續制裁俄羅斯的時候,制裁措施裡面就有不少跟輕工業産品有關,因為歐盟知道俄羅斯在消費品生産能力非常弱,從蘇聯建國到俄羅斯獨立,一直如此。

蘇聯在戰前全力發展重工業,斯大林計劃在這之後再發展輕工業,但二戰徹底打亂了蘇聯的工業計劃。由于國防和軍事的需要,重工業的比重不僅沒有下降,反而上升。

二戰之後,蘇聯及歐洲的地緣政治出現了重大變化,斯大林對工業的布局就是以新形勢來進行決策的。

1949年,蘇聯牽頭成立了“經互會”(經濟互助委員會),歐洲社會主義國家幾乎都加入了“經互會”,後來還有古巴、越南等。

蘇聯在這個平台上進行了分工,各國都有相應的輕工業産品。

蘇聯國内也有分工,立陶宛小工廠(比如火柴廠)在戰火中被摧毀了三分之二,但到了1956年,立陶宛就建立了三百多家工廠,蘇聯大力扶持其發展輕工業,包括後來的雷射産業。

烏克蘭則是重工業、軍工和高科技的重鎮,還有烏克蘭西部的農業。

而像捕漁網、小五金、小型農機都交給立陶宛等波羅的海加盟共和國。長釘、紐扣、按紐、暖氣片也是如此,但由于勞動力不足,立陶宛的産量非常有限。

雖然這種分工有利于蘇聯可以按計劃實作工業目标,但無論在國内還在國外,都存在重複建設、鋪張浪費、價格與價值背離的情況。

1958年,經互會成員國在羅馬尼亞開會,确立了“布加勒斯特”原則,以解決上述問題,并為各國貿易價格訂立标準。

但這又造成了另一個問題,大分工導緻連蘇聯自己都無法建立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當蘇聯不存在時,看似完整的工業體系就會支離破碎。

而在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決定優先發展重工業,先鞏固國防力量,再建設國家,哪怕一窮二白,我們也要走自己的工業化之路。

蘇聯希望中國能主動提出加入經互會,但中國一直沒有反應。

立陶宛要對俄發起“毀滅性”制裁,卻更顯偉人之偉大!

1954年,赫魯曉夫訪華,就試探性地向毛主席提出中國加入經互會的問題。毛主席當面就拒絕了,“沒有這個必要,也沒有多大實際意義,相反,可能麻煩很多,糾纏不清,還會妨礙建設的發展。”

後來,蘇聯還通過不同管道勸說中國加入,但中國與經互會隻是保持聯系,派陳雲等人列席會議,但不加入。

當時有一些人則認為加入經互會紅利多多。

如果中國改發展重工業為輕工業,接受蘇聯的“社會主義大家庭”工業布局(分工),那麼中國生産的一切消費品都将由蘇聯購買,無需競争。

同時,蘇聯将向中國提供廉價的石油、礦産等生産原料。

東歐就是通過經互會得到了這種“優勢”,它們的輕工業品在歐洲缺乏市場競争力,但蘇聯照單全收。

而蘇聯的能源則以遠低于市場價的價格賣給東歐,其實蘇聯的“硬産品”完全可以通過國際市場更多的賣給西歐、日本,擷取利潤。

但蘇聯願意“補貼”給小弟們,也不想按照國際能源市場規律進行交易。

毛主席為什麼不要這些“紅利”?因為中國的目标是建立一個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雖然這條路很艱難,也很漫長,但我們一定會實作。

工業門類可分為39個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中國現在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全門類、獨立、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

如果當年中國貪圖“紅利”,專心于某一工業領域,從長遠看,必定無法實作自己的目标。

盡管我們拒絕赫魯曉夫的好意,得罪了蘇聯,但這是值得的。

赫魯曉夫也并不是想要害中國,他就是覺得老大哥通過分工,可以實作“大家庭”的工業完整化。

但中國并不這麼想,中國有自己的全盤戰略和長遠目标。

事實上,這種模式也讓蘇聯受到了傷害。雖然在勃列日涅夫時代,蘇聯國力達到了鼎盛時期,但從80年初開始,蘇聯的經濟就走向滑坡,直到崩潰。

經互會的原則,是建立在“大家庭”成員們無私的基礎上。

然而,東歐國家是無私的嗎?

比如,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後,1980年石油價格比1978年上漲了250%,而蘇聯僅僅加價17%賣給經互會成員。

這樣問題就來了,有些“聰明”國家看到了發财的機會。

保加利亞和捷克竟然将從蘇聯進口的石油偷偷轉賣給西歐國家,以美元結算,獲得了暴利,而這差價實際上流的是蘇聯的血。

而且它們薅社會主義羊毛的花樣還多着呢,大家有樣學樣,等戈爾巴喬夫上來,蘇聯連止血都來不及了。

東歐國家後來“民主”了,就再也不提自己薅社會主義羊毛的事情,反而指責蘇聯如何如何禁锢它們,這很不道德。

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拿到的利益更大,但一些國家也在痛恨蘇聯。

那麼,立陶宛要不要把蘇聯的大量資金投入還給俄羅斯?要不要分攤償還蘇聯的外債内債?它什麼都沒有還,卻還要痛恨蘇聯。

今天,這些國家無非是重新抱了一條大腿罷了,絕大多數都沒有獨立性可言。

瑙塞達說是總統,但他無非是美國代理人罷了,拿釘子、紐扣吓唬俄羅斯,這水準,在中國當個市長都困難。

而蘇聯的繼承人俄羅斯,現在卻被立陶宛用釘子、紐扣卡脖子。雖然紮哈羅娃嘲笑了立陶宛,但這事難道就沒有一絲悲哀嗎?

俄羅斯不是不能生産這些小玩意,而是它沒有這種産業鍊。

俄羅斯就像一個能舞大刀卻不會用繡花針的武林高手!

而我們能為俄羅斯提供大量輕工業産品,順便讓立陶宛成為了一個笑話,是因為我們擁有強大而全面的制造業。

立陶宛要對俄發起“毀滅性”制裁,卻更顯偉人之偉大!

就立陶宛那點産量,義烏一兩個檔口估計就能取代它。但要滿足整個俄羅斯消費需求,那義烏的壓力還是有點大的。

如果中國沒有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别說供應俄羅斯,當西方要拿小玩意卡我們的時候,我們的消費需求也會成問題。

當年毛主席拒絕了“紅利”,有一些人不了解。今天,經互會早就煙消雲散了,而我們正在享受一個工業強國所能産生的真正紅利。

世界工廠、基建狂魔,都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而偉人早就為中國指明了這條路。

什麼是高瞻遠矚?這就是!

在今日之中國面前,西方搞的那些自殘式制裁是多麼的虛弱可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