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開當年“102”部隊塵封記憶 神秘的代号成為曆史

作者:基建工程部子弟

#頭條創作挑戰賽#

揭開當年“102”部隊塵封記憶 神秘的代号成為曆史

今天提起“102”部隊,可能很多人有些陌生,但這是一支當年曾經為十堰和二汽建設做出巨大貢獻的隊伍!

經查閱大量曆史資料和采訪見證者,當年的“102”部隊有三個出處。

“102”的出處之一:源自中央建工部華北直屬第二建築工程公司。1950年初,平津解放戰役勝利後,楊成武将軍率領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十兵團後勤部為了開展營房建設,在天津市吸收了“利群”、“四義”等私人營造廠,由二十兵團配備幹部,組建了公營“時代建築公司”,公司設在天津市第一區(即現在天津市和平區)濱江道322号,職工共300多人。

揭開當年“102”部隊塵封記憶 神秘的代号成為曆史

1950年至1952年,是公營時代建築公司的奠基時期,公司由小到大,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組織齊全,實行全面行政管理與經濟核算的建築企業。在施工力量方面,由原來隻有少數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技術勞工實行集體包工,逐漸形成了一支業務管理人員比較配套,技術工種齊全,具有獨立綜合施工能力的基本建設隊伍。

在當時施工技術和裝備水準尚不夠先進的情況下,垂直和水準運輸基本上是肩挑人擡、手工作業,施工機械很少,住的是工棚和簡易工房。職工大多數是舊社會的零散流動勞工,參加企業後變為國家固定職工,盡管條件比較艱苦,但比起舊社會仍感到滿足,政治思想覺悟不斷提高,生産建設熱情大,他們以新社會建設者為豪,以多給國家做貢獻為榮,具有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和事業心,充分展現了新中國成立後建築勞工的高度愛國熱情、良好的敬業素養和豪邁的精神風貌。

1952年上半年,時代建築公司改為華北基本建設工程公司天津分公司,劃歸中央華北行政委員會上司,當年在天津招收了一批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技術勞工,職工隊伍發展到3000多人。

揭開當年“102”部隊塵封記憶 神秘的代号成為曆史

1953年3月3日,華北基本建設工程公司天津分公司改為建築工程部華北直屬第二建築工程公司,為地師級建制。國家政務院财經委主任陳雲同志為公司簽發營業執照如下:

政務院财政經濟委員會執照

華北直屬第二建築工程公司設立于天津市一區濱江道,經營建築業務經本會核準登記特發給執照以資憑證

主任 陳雲

公元ー九五三年三月三日公字第278号

華北直屬第二建築工程公司下設七個土建工區,一個安裝特工隊和一個汽車隊。安裝特工隊有職工200多人,汽車隊職工200名,汽車70多部。這一時期公司主要完成了天津市東局子、新河、漢沾部隊營房建設工程和承建了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師範大學、政法學院、海光寺陸軍醫院、二九一醫院、故城機場、新鄉紡織廠、衡水總後勤部被服廠、石家莊進階步兵學校等工程。

1953年4月,為适應全國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需要,中央決定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八個步兵師改為建築工程部隊,其中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十三兵團三十七軍的一0九師編為華北建築二師,改編後由華北直屬第二建築工程公司負責對官兵進行業務、技術教育訓練。該部隊幹部戰士邊施工,邊學習建築技術。部隊團、營為“三三編制”,連是“四四編制”。三級管理,兩級核算。

1954年6月,華北直屬第二建築工程公司與中國人民解放軍建築二師所屬隊伍開赴内蒙古標頭市,共同承擔國家“一五”計劃期間156項重點工程之中標頭鋼鐵公司,以及四四七廠、六七廠、四0八廠等軍用工廠,以及標頭工業基地建設。

1955年4月,根據毛主席和朱總司令下達的轉業指令,建築二師全體指戰員集體轉業與華北直屬第二建築工程公司正式合并,成立了建工部華北標頭工程總公司。總經理劉向道、溫漢民、副總經理曼丘、安恩達、田綏民,黨委正副書記苗樹森、吳和謙,總工程師曼丘、孫祥萌、劉文翰。

1958年8月,建築工程部決定,標頭工程總公司改為標頭工程局,同年十一月,又改為建築工程部第二工程局。

1964年5月,建築工程部第二工程局改稱為建工部華北工程管理局,局機關搬遷至北京市。

1965年10月,華北工程管理局改為建工部第八工程局,後搬遷至山西省太原市。(1970年以後和山西省建工局合并)

1969年5月,國家建委決定抽調建工部第八工程局所屬的八公司、一公司、第一工業裝置安裝公司、第一機械化施工公司、内蒙第二機械修造廠、局科研所、局職工醫院、局技術學校、各公司所屬子弟學校等所屬機關的數萬名職工開赴湖北十堰參加二汽建設。

1980年10月,為完成天津地區的抗震救災任務,國家建工總局将還在湖北十堰參加二汽建設的湖北省第一建築工程局(原“102”工程指揮部)中的七團、五團全部,機運團、安裝二團和指揮部及所屬機關的部分人員11476人北上調遷到天津塘沾,與原國家建工總局第一工程局在天津的一公司、六公司等機關合并,在1982年組建為中國建築總公司第六工程局。

“102”的出處之二: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建築二師。1950年冬,傅作義将軍将其參加北平和平解放的起義部隊,駐綏遠的第七師調到河北景縣進行整頓,通過人民解放軍派駐政治幹部組織的民主運動教育,廣大幹部戰士增強了階級覺悟。經軍委準許,七師又接收了一批江蘇、湖北、湖南和河南的新戰士,在此基礎上成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十三兵團三十七軍一0九師。

1951年5月7日一0九師開往抗美援朝前線。一0九師頑強頂住“聯合國軍”飛機“空中優勢”的狂轟濫炸,付出了相當大代價的犧牲,曾創出用機關槍打下能看清飛行員嘴臉的嚣張敵機戰績,勝利地完成兩個軍用機場的建設任務,為支援中國人民志願軍作戰和抗美援朝戰役作出了突出貢獻。

1952年11月底部隊傳回祖國後在河北定縣一帶休整,1953年4月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二師,師長是溫漢民,副師長安恩達、田綏民,政委苗樹森(後任國家建工部副部長),參謀長賈淮舟,副參謀長龍鴻亮,政治部主任金濤。下有四、五、六三個團的建制。1953年春天,四團和六團開赴東北寬甸地區承擔兩個軍用機場修建任務,五團調往長春,接受了建設長春第一汽車廠的光榮任務。

1953年冬,建二師師部及四團、六團調往天津.并接受華北直屬第二建築工程公司的業務、技術教育訓練。

1954年6月,建二師所屬隊伍與華直二公司開赴内蒙古標頭共同承擔國家"一五”計劃期間156項重點工程之中的四四七廠、六一七廠、四 O 八廠等軍用工廠及標頭鋼鐵公司工業基地建設。

1955年4月下旬,根據毛主席朱總司令下達的轉業指令,建築二師全體指戰員集體轉業,與華北直屬第二建築工程公司正式合并,成立了建工部華北標頭工程總公司。從此,這支有着光榮傳統的英雄部隊告别了鋼槍,脫下了軍裝,加入為新中國建設增磚添瓦的建築行業,完成了從軍人到建築勞工的轉身。

“102”的出處之三:由北京市建築、建材、醫療衛生等機關人員組成的三線建設隊伍。1966年9月,國家建委同意建工部“關于抽調北京市建築施工力量支援中南三線建設的報告”。北京市計委、北京城建委和北京市建工局研究決定:北京三建公司整建制5828(其中勞工4577人、幹部1251人)調往湖北參加二汽建設。與北京三建公司同期接受三線建設任務,分别到湖北的還有北京市建工局所屬配套機關(機械運輸、裝置安裝、建構生産、建築材料生産、木材廠等行業機關)人員以及北京市衛生局系統各大醫院的醫務人員,另外還有建工技校、衛生學校、護士學校的畢業生等,總人數近萬人。

1969年3月,北京三建公司建立調遷上司小組和北京留守處,3月底至7月,整建制全部遷往十堰市第二汽車制造廠建設基地,公司所屬機關被編入“102”工程指揮部所屬供管處、一、二、三工程團、機運團、安裝一團、材料處、構件廠等附屬機構。經三年多時間的艱苦奮戰,到1972年底,一、二、三工程團等先後承擔了37個機關(其中有23個專業廠)590個棟号的施工任務。

1972年11月5日,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給湖北省革命委員會和北京市革命委員會發文(建革施字503号):關于将二汽總指揮部所屬原北京市第三建築工程公司及其配屬機關援建二汽的隊伍萬餘人調回北京市承擔施工任務的通知。

1972年11月24日,二汽建設總指揮部黨委研究決定原三建公司及其配屬機關調回北京,并對其評價:“你們發揚了首都勞工階級的優良傳統,積極承擔了二汽工程總面積54%的施工任務,為二汽建設貢獻了力量,做出了很大的成績。在二汽建廠史上留下了光輝的篇章”。11月28日,二汽建設總指揮部向調遷機關傳達了國家建委檔案并宜布北京三建公司臨時上司小組由周宗元、王春亭、張百發、黃炳文、賈平、李玉增等組成,負責主持北京三建公司調遷工作和北京施工任務的準備工作。1973年1月,原國家建委“102”工程指揮部中北京三建公司隊伍分期分批遷返北京。

“102”,這個神秘的代号已經成為曆史,然而,他們在十堰,在二汽用汗水和青春創造的精神财富卻永遠激勵着我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