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文讀懂,誰才是美國真正的“主人”。

作者:悠閑卡梅爾6i6z

本文内容來自于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系删除。

2009年3月27日,美國華盛頓,陰雲密布,白宮内,奧巴馬對13位華爾街大亨發出威脅,讓人民的長叉在外等待,等待看着他們頭落地。然而,六個月後,奧巴馬卻匆匆飛往紐約,走進一個無标志的大樓,與高盛首腦布萊克芬密謀。高盛,這個金融帝國,不僅掌握美國的金融命脈,還将觸手伸向全球,就像一隻八爪魚,無所不在。

01 背刺歐洲

在2000年3月,希臘急切地希望加入歐元區,但高債務使其無法達到要求。高盛看中了這塊金融蛋糕,派遣一位神秘女子提出了一個“入群方案”。希臘随後公開發售100億美元國債,高盛以虛拟匯率方式購買,并成功讓28億歐元債務消失,獲得6億美元的報酬。但實際上,債務并未真正消失,而是被轉移到未來,等待經濟蕭條期曝露。高盛還在德國購買了“信用違約互換”,一旦希臘無法償還債務,德國的保險公司将全額賠償高盛。高盛還開始大規模買入希臘的CDS,為做空希臘做準備。2009年,希臘債務危機爆發,高盛借機抛售CDS,導緻歐洲股市崩潰,歐元匯率下跌,引發了歐債危機。高盛在歐洲擁有如此大的影響力,成為一個謎。

一文讀懂,誰才是美國真正的“主人”。

02 龐大的關系網

高盛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布局歐洲,培養管理層,灌輸“高盛文化”。這些人成為高盛在全球布局的關鍵角色。意大利前總理蒙蒂、歐盟委員會主席普羅迪、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前世界銀行行長佐立克、前英國央行行長卡尼等都與高盛有緊密關系。高盛内部傳言布萊克芬可以随時與歐洲上司人聯系。高盛如何成為了政商交往的重要一環?

03 綁定白宮

1907年,16歲的西德尼·溫伯格成為高盛的清潔工。溫伯格通過高盛合夥人保羅薩克斯的支援,得以深造。在大蕭條時期,溫伯格開始開啟一系列令人矚目的行動,支援了羅斯福的競選,建立商務顧問策劃委員會,将高盛的地位提升到新高。高盛随後進一步擴大政商交流,使得高盛與白宮關系緊密。

一文讀懂,誰才是美國真正的“主人”。

04 政商旋轉門

1933年後,高盛進入了“政商旋轉門”時代。公司高管進入政府,與高盛之間形成了輪替的關系。高盛産生了4位财長、4位美聯儲地區主席、10多位進階經濟顧問等衆多重要職務。這種聯系也不僅僅局限于美國,還涵蓋了國際範圍。這使得高盛成為政界與金融界的緊密交織,如保爾森、魯斌、卡尼等都曾在政府和高盛之間穿梭。

05 點燃危機

高盛一直涉足各類危機,從拉美經濟危機到亞洲金融危機,再到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高盛都有參與。甚至在次貸危機初期,高盛将風險最高的房貸打包成投資産品,同時取得了最高的AAA評級,然後公開售賣,同時與客戶對賭。高盛在次貸危機中大賺一筆,而對于此次危機的直接後果,高盛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法律責任。

一文讀懂,誰才是美國真正的“主人”。

06 漢克計劃

高盛在中國的布局始于1994年,但正式起步是在1998年,當廣東視窗公司粵海資不抵債時,高盛提出為其債務重組。高盛深入了解中國經濟,頻繁通路中國,并建立關鍵的聯系。在2001年,海南證券面臨巨額壞賬問題,高盛出面解決,創立了“高盛高華”,實際上高盛掌握絕大多數話語權。這一系列行動組成了高盛内部的“中國登陸計劃”,代号“漢克”。高盛還通過

09 金錢的誘惑

高盛是一家金融機構,而金錢對于這個機構來說,無疑是最大的誘惑。從創立之初,高盛就将追逐利潤視作其生存之道。然而,這并不僅僅是高盛的經營理念,而是金融界的普遍現象。這個行業的本質是追求利潤,但問題在于,當金錢成為唯一的追求時,道德和倫理就常常被置于次要位置。這一趨勢,也影響了高盛。

一文讀懂,誰才是美國真正的“主人”。

10 風險與機會

在金融世界裡,風險與機會常常緊密相連。高盛不僅僅是一家金融巨頭,它也是一家冒險家。公司的曆史充滿了冒險與背水一戰的故事。然而,這種冒險不僅僅涉及公司自身,還會牽涉到整個金融體系和全球經濟。高盛的決策和行動,常常具有深遠的影響,不僅塑造了公司的命運,也左右着世界的走向。

11 高盛的責任

作為一個全球性金融機構,高盛擁有巨大的影響力。然而,伴随着影響力的擴大,也伴随着更大的責任。高盛不僅要為自身的利益負責,還需要對投資者、客戶和整個金融市場承擔責任。同時,作為一個跨國公司,高盛還需要承擔社會和環境責任。如何平衡這些責任,将是高盛和其他類似金融機構面臨的嚴峻挑戰。

一文讀懂,誰才是美國真正的“主人”。

12 未來的高盛

高盛作為一家曆史悠久的金融機構,面臨着衆多挑戰和機遇。未來,高盛需要不斷适應不斷變化的金融環境,同時也需要反思自身的行為和決策。如何保持競争力,同時又不失道德和倫理,将是高盛未來發展的關鍵。這也是整個金融界需要思考的問題,因為金融不僅僅是追逐利潤,更是承擔責任和塑造未來的重要力量。

總結

高盛作為一家全球性金融巨頭,其曆史充滿了輝煌和争議。公司的成功與财富積累令人矚目,但也伴随着衆多争議和道德困境。高盛的故事反映了金融界的複雜性,金錢的誘惑,風險與機會的博弈,以及責任的重要性。未來,高盛需要面對衆多挑戰,包括監管、社會責任和道德倫理等方面的考驗。這也提醒我們,金融不僅僅是賺錢的手段,更是承擔重要責任和塑造未來的力量。

啟示:

高盛作為一個全球金融巨頭,其行為和政策揭示出了金融世界中的許多重要道理。以下是一些啟示:

金融創新的利與弊:高盛在次貸危機中的操作展示了金融創新的兩面性。雖然創新可以推動市場發展,但也有可能導緻風險積聚,影響整個經濟體系。

政商關系的複雜性:高盛通過與政府關系的緊密互動,獲得了巨大的利益。這突出了政商關系在金融世界中的重要性,但也引發了道德和合規方面的擔憂。

貪婪與道德:高盛的行為引發了對貪婪和道德風險的思考。金融巨頭是否應更注重社會責任和道德規範是一個重要問題。

金融的全球性:高盛的操作跨足了全球範圍,顯示了金融市場的全球互聯性。金融機構必須了解和适應全球市場的風險和機會。

總結:

高盛作為一個金融帝國,其崛起和行為反映了金融領域的多重複雜性。從背刺歐洲到建立龐大的關系網,從綁定白宮到引爆危機,高盛的故事展示了金融世界中的權謀、政商關系和全球影響力。

高盛的經驗告訴我們,金融創新是雙刃劍,需要審慎管理,以防止不當風險積聚。政商關系在金融領域中常常起到關鍵作用,但需要透明度和道德規範來保護公衆利益。貪婪和道德風險是值得深思的議題,金融機構需要更多關注社會責任。最後,金融市場的全球互聯性使風險傳播更為複雜,需要更好的風險管理和監管。

高盛的故事是金融世界的一部分,但也是一個充滿啟示的案例,提醒我們審視金融領域的倫理和責任,以及全球金融市場的互聯性。我們應該從中吸取教訓,推動金融領域更加可持續和負責任的發展。

此外,高盛的故事還突顯了全球金融市場中的競争和權力角逐。在競争激烈的金融行業中,公司像高盛一樣采取了複雜的政策,以獲得市場佔有率和最大化利潤。這表明金融領域的競争對手必須不斷創新、适應市場變化,并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以應對快速變化的經濟環境。

高盛的曆史也強調了監管的必要性。金融市場需要強有力的監管機構來確定市場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以防止濫用權力和不當行為。監管的不足可能導緻金融危機的爆發,影響整個經濟體系。是以,政府和監管機構必須密切合作,以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和可持續性。

最後,高盛的故事還提醒我們,金融行業的成功和影響力與道德和社會責任息息相關。金融機構不僅應關注股東價值,還應承擔更廣泛的社會責任。這包括確定金融服務的普及性,幫助社會應對經濟挑戰,以及積極參與社會改進的努力。

總而言之,高盛作為一個金融帝國,其故事充滿了各種啟示,涵蓋了金融創新、政商關系、競争和監管等多個領域。這些啟示對于塑造未來的金融行業和確定經濟的健康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必須在保持市場活力的同時,保護公衆利益,并緻力于建構更加負責任和可持續的金融生态系統。

以上内容資料均來源于網絡,相關資料,理論考證于網絡資料,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就以上或相關所産生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本文作者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