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舍命狂奔三年,極兔速遞等待上市“輸血”

舍命狂奔三年,極兔速遞等待上市“輸血”

導語:背後的加盟商還要陪跑多久?

出品丨數科社

作者丨林木

快菜鳥、順豐一步,極兔速遞即将成為今年率先登陸港股上市的物流企業。

16日,極兔速遞在港交所釋出公告稱,拟通過香港IPO全球發行3.2655億股,發售價為每股12.00港元,預計在10月27日正式挂牌上市。

早在今年6月,極兔就已送出了上市申請,緊接着進入上市聆訊階段。而8月和9月,順豐和菜鳥也相繼遞出了赴港上市申請書,這意味着三家物流巨頭最早或将于年底前齊聚港股。

盡管率先一步抵達上市門前,但作為闖入國内市場不到四年的後來者,極兔也付出了舍命狂奔的代價。

過去三年裡,它靠價格戰殺出重圍,在競争激烈的快遞市場争得一席地,背後承壓的卻是持續的業績“出血”以及衆多加盟商在陪跑。

此次推開資本市場大門後,極兔還能繼續狂飙嗎?

01丨狂奔的代價

遞交的招股書中,極兔舍命狂奔三年來累積的疲态暴露無遺,也注定了其“流血”赴港上市的命運。招股書顯示,非國際财務報告準則下,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極兔經調整淨利潤虧損分别為4.76億美元、11.78億美元、14.88億美元、2.64億美元。三年半時間,極兔累計虧損超34億美元,折合人民币約248億元。

中國區業務是拖累極兔全盤業績的主要出血點。2020年-2022年,其中國市場經調整EBITDA分别為-6.2億美元、-9.4億美元、-3.3億美元,今年上半年,中國市場和新市場仍處于虧損之中。

對于産生巨額虧損的主要原因,極兔解釋稱,一是在中國的業務通過打價格戰擴大市場佔有率導緻,二是跨境業務及2022年擴充至新市場導緻成本增加,第三則是收購百世快遞導緻成本增加。

舍命狂奔三年,極兔速遞等待上市“輸血”

作為國内物流業的闖入者,極兔最初借以價格戰迅速打開市場無可厚非,以價換市,進而謀求規模效應亦是在像瑞幸等不少企業身上得到驗證。

從業績資料來看,極兔過去三年在中國的毛利率已由2020年的-120.4%收窄至2021年的-55.9%,并進一步降至2022年的-16.2%。可見,規模效應正在進一步顯現。

但其遠高于同行的資産負債率卻再次将它拉回現實——自2020年至到2023上半年,極兔資産負債率分别達到141%、201%、185%、190%,而圓通的資産負債率平均為31%,申通、韻達和順豐大緻在55%左右。

高企不下的資産負債率顯然不是需要遙遙領先的資料。截至2023年上半年,極兔速遞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還剩11.95億美元,對比去年其-5.2億美元的經營活動現金流持續淨流出來看,賬面資金已不富裕。

依照極兔過往高舉高打燒錢補貼、瘋狂擴張的價格戰打法,保證後備資金糧草充足,是驅動其舍命狂奔的前提。

自2020年開拓中國市場以後,極兔的融資活動越發頻繁且金額巨大,三年半來先後完成5輪融資,累計金額高達約53.9億美元。足見其對外部資金“輸血”的依賴。

但從2021年開始,極兔的融資活動所得現金淨額愈發減少,這也意味着它需要找到新的“輸血”方式,以支撐其成長到具備自身造血能力的那一天。

沖擊上市成了它的不二之選。

02丨浴血的兔子

極兔此番上市動作之快,一如過去幾年其在國内外市場所展現的成長速度。

2015年,OPPO印尼前CEO李傑在印尼順勢成立了快遞公司J&TExpress,短短兩年就吞下印尼快遞市場,做到東南亞市場單量老二的地位。

2020年3月,借身于龍邦速運悄悄闖入國内市場的J&T化名為極兔正式起網,僅用時8個月就逼近日單量千萬關口。

極兔之是以能撬動當時幾成壟斷格局的國内快遞市場,全然憑借着簡單粗暴的低價政策,俘獲了以拼多多為代表的衆多電商商家。

業務初期為了打開市場,極兔曾将單票價格壓至2元,電商訂單的收件價格甚至低至每單1.5元,整體約為市場均價的30%-50%。

快遞公司起網首先要有網點才跑得起來,而初來乍到的極兔在開設網點的同時直接選擇了“蹭網”。這一系列做法也徹底引起了“通達系”的衆怒。

這年雙十一前夕,一紙禁止代理極兔業務的“禁兔令”傳遍全網,極兔迎來了韻達、圓通、申通等本土玩家的聯合“圍剿”。

但極兔也毫不示弱,反而通過愈演愈烈的價格戰發起反攻,在義烏一度喊出“8毛發全國”的口号。盡管此舉後來遭到郵政管理局出手遏制,但經此一役,極兔的日均單量直線飙升,在2021年突破2000萬單大關。

2021年9月,進入中國市場隻有500天左右的極兔以68億元成功收購了百世彙通,徹底打破了長期以來“四通一達”的國内快遞業格局。讓行業為之一震的是,僅在半年後,極兔又以11.8億元的價格鲸吞了順豐旗下的豐網。

如今,已經沒有人再敢小觑這隻 “印尼兔子”。

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極兔已穩坐東南亞快遞營運商第一的寶座,其國内包裹總量已增長至120億件,位列頭部快遞營運商第6名,市場佔有率約為10.9%。量級已直逼經營數十年的通達系老牌快遞巨頭。

但細觀其五髒六腑,極兔這種靠砸錢開路、簡單粗暴的突圍打法并非沒有留下弊病。

資料顯示,2022年,極兔速遞國内快遞單票收入約為2.12元/件,遠低于申通的2.55元/件、圓通的2.63元/件和韻達的2.69元/件。相反的是,其單票成本卻略高于國内同業。

極兔憑借兩場大并購将後者的網點資源、快遞隊伍收入囊中得以迅速壯大,但也需要時間來消化。如此前極兔整合百世快遞的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而去年剛接手的豐網成立不到兩年,2022年虧了7.5億元,本身就是一塊“燙手山芋”。

盡管浴血殺出了重圍,但内損嚴重的極兔依然掙紮在盈利困局之中。

03丨洗牌的市場

6月底,菜鳥宣布推出自營快遞,标志着這個已經十歲的物流聚合平台将一隻腳邁入了快遞市場。

今年以來,菜鳥的一系列動作都在為入場做鋪墊。據悉,天貓超市聯合菜鳥從2022年底就開始籌備半日達,直到5月初,該服務已在杭州、上海、成都、廣州、深圳等多個城市同步啟動。

5月,菜鳥聯合申通快遞,推出了智選倉配次日達服務。次月初,菜鳥拟耗資38.78億元從阿裡旗下的德峨實業手中收購其25%的股權,成為申通的第二大股東。不難看出,菜鳥進一步推動與通達系抱團協同、增強籌碼的意圖。

而幾乎同在這兩個時間點,順豐與極兔完成了更深一層的握手。極兔吞下豐網不久後,順豐旗下的天海投資以1.54%的股權出現在極兔招股書的股東隊伍中。

随着巨頭們動作頻頻,國内快遞市場再掀波瀾。如同三年前極兔的闖入,打破了“四通一達”的格局,而今菜鳥這一龐然大物的入局,或将攪動着市場重新洗牌。

舍命狂奔三年,極兔速遞等待上市“輸血”

在目前電商蛋糕已很難再持續做大的局面下,這場“蛋糕再配置設定”之戰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流血上市”過後,留給極兔喘息的時間不多了。

過去極兔所仰仗的價格戰“蠻力”,在《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快遞市場管理辦法(修訂草案)》等規定出台後将難以為繼。就在不久前,國家郵政局對包括極兔在内的5家快遞企業開展了一場指導會議,會上再次強調要公平參與市場競争。

這意味着快遞業“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價格戰打法将注定一去不複返。

在國内快遞市場加盟與直營陣營分化明顯的格局中,極兔通過區域代理模式走出了一條“直營+加盟”的自身之路,可謂另辟蹊徑。但在過往長期的價格戰壓力下,不少加盟商都在“賠跑”。據此前媒體報道,去年年中,江蘇常州一家極兔快遞加盟網點被曝出現“罷工讨薪”。

此外,加盟商對極兔的管理也出現不滿聲音。今年2月,南京一位極兔速遞一級網點加盟商稱,2021年加盟後的55天時間内,産生各類罰款共計一百多萬元,為此雙方對簿公堂。也不乏有加盟商抱怨,極兔的罰款頻率和力度太過瘋狂。

然而,這種“以罰代管”的方式卻并未換來極兔速遞的服務口碑提升。在2021-2022年國家郵政局的快遞滿意度調查中,極兔數次排名居後;在黑貓投訴平台上,極兔速遞累計投訴量已超過27000條,其中大量使用者投訴極兔存在配送慢、客服效率低、快遞丢失等問題。

比起财務報表上所顯露的傷口,這些日益突出的問題或許才是極兔上市後的隐痛所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