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真實的曹操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作者:愛讀曆史的小辛

後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多疑殘暴,甯可我負天下人,莫要天下人負我的亂世奸雄。

卻不知他也曾滿懷赤子之心,一心匡扶漢室,奈何世事如刀,專展風平浪靜,屠龍者終成惡龍。

直到曹操六十六歲時,這個縱橫天下四十餘年,為了國家的一統和安定奔波了一輩子的一方霸主,才得以回歸本色,頒布了他一生中的最後一道指令。

曹操囑咐自己的家人要學着做鞋織布,萬一以後生活不濟,可以賣掉換錢,以自己将家中那些不舍得用的衣服和香料分給了兄弟們,并要求自己的喪事一切從簡。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就讓我們按照時間的順序,一口氣看懂曹操的傳奇一生。

曆史上真實的曹操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從公元一百五十五年出生至公元二百二十年在洛陽病逝,曹操享年六十六歲,他出生于宦官世家。

據三國志記載,曹操為漢相曹參之後,他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而這個曹騰曾服侍過四代漢帝,頗有名望,後來曹嵩繼承了曹操的侯爵,等到了漢靈帝時期,以官至太尉,可以說曹操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官二代。

少年時的曹操就表現出了對武藝的愛好與才能,他博覽群書,尤其喜歡研究兵法,而且任性好強,随機應變的能力也很強。

這些都為他後來的軍事生涯打下了穩健的基礎。

當時漢朝設立的任用官員的一種科目叫做舉孝廉,誰能孝順親長,廉能正直,誰就可以被提名做官。

曹操在二十歲時就被舉為孝廉,來到京都洛陽為郎,不久之後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簡單點來說,就是在一群皇親國戚住的地方負責管理秩序。

血氣方剛的曹操上任之後就申明禁令,嚴肅法紀,還制造了十多根五色大棒挂在了衙門左右,聲稱有敢犯禁者,皆棒殺之。

此時的曹操還隻是單純的想做漢室的一個好官和這群皇親國戚,哪管你什麼禁令,很快就有人做了出頭鳥。

皇帝有一個十分寵幸的宦官,名叫簡碩,他的叔父違禁夜行,被曹操用五色棒處死,至此京師斂迹,無敢犯者,但曹操也是以得罪了一些當朝的權貴,礙于其父親曹嵩的關系,曹操被明升暗降,為了頓丘令,到了公元一百七十八年,曹操又因為自己的堂妹夫宋其被宦官誅殺,受到牽連,被免去了官職,隻好回到家鄉橋縣居住。

曆史上真實的曹操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兩年後,曹操又被朝廷征召,任命為了一郎,此時東漢朝廷宦官亂政,大将軍窦武等人便謀劃誅殺宦官,但不料事情沒有成功,自己反而被宦官所害。

曹操曾多次上書漢靈帝,說明窦武等人為官正直,卻遭陷害,緻使奸邪之徒滿朝,而忠良之人卻得不到重用的情形,雖然言辭懇切,但卻沒有被漢靈帝所采納。

随着東漢朝政的日益腐敗,曹操此時已深知漢室再也無法匡政。

公元一百八十四年,黃巾起義爆發,曹操被拜為齊都尉,受命與皇甫嵩等人合軍進攻颍川的黃巾軍。

曹操憑借着自己傑出的指揮能力,大破黃巾軍,斬首數萬級,因公被升為了濟南相。

在濟南相的崗位上,曹操仍然初心不改,志氣如初。

面對治下十多個縣的縣令依附權貴、貪贓枉法、無所顧忌的行為,曹操大力整治一下,奏免了大部分的掌力,使整個濟南為之震動,貪官污吏紛紛逃竄。

最終,在曹操的治理下,濟南郡政教大行,一郡清平,本以為可以靠着政績一步步的為朝廷效力,可無奈當時正是東漢政治極度黑暗的時刻,買官賣官甚至都有了制度,曹操因為不肯迎合權貴,便托病回歸鄉裡,暫時隐居。

公元一百八十八年,漢靈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削弱外戚大将軍何進的兵權,在洛陽的西園招募壯丁,設立了西元八校尉。

曆史上真實的曹操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三十四歲的曹操因為其家事而被任命為八校尉之中的點軍校尉。

一年後,漢靈帝駕崩,太子劉備登基,何太後臨朝聽政,大将軍何進便想借機誅滅十常事,但卻沒有得到何太後的支援,何進不顧曹操等人的勸阻,執意征召停留在河東郡的董卓率部入京,想以此來脅迫何太後同意誅殺宦官。

沒想到的是,還沒等到董卓入京,何進就被宦官的下屬謀殺。

至此,董卓趁機入京亂政,把漢少帝廢為弘龍王,而改立其弟陳留王為漢獻帝,自稱太師,專擅朝政。

曹操見董卓倒行逆施,不願與其合作,于是改名換姓,逃出了洛陽,回到陳、柳,散盡家财,招募義兵,号召天下英雄一同讨伐董卓。

公元一百九十年,袁術等人共同推舉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起兵讨董,被聯軍擊敗的董卓脅迫獻帝遷都長安,自己則焚毀攻勢,挖開王陵,劫掠百姓,緻使洛陽方圓二百裡荒蕪凋敝,無複人煙。

而關東聯軍因懼怕董卓涼州軍的戰鬥力,無人敢向關西推進,全都屯兵在酸棗一帶,互相觀望。

隻有曹操認為董卓焚燒攻勢,劫千天子罪不可恕,于是獨自引軍西進兵,至荥陽時,被董卓手下的大将徐榮擊敗,士兵損失大半。

曹操自己也身負劍傷,幸得堂弟曹洪所救,才幸免遇難。

而關東諸軍名為陶董,實際上各自心懷鬼胎,都想伺機發展自己的勢力。

不久後,諸軍之間發生了摩擦,互相火拼,聯軍至此解散。

兩年後,青州的黃巾軍發展壯大,連破兖州郡縣,斬殺了兖州刺史劉岱。

三十八歲的曹操被衆人迎為兖州牧。

曹操赦祈福,晝夜會戰,擊敗了黃巾軍,獲降卒三十餘萬,人口百餘萬。

曹操将黃巾軍的精銳組成了青州兵,開啟了自己的稱霸之路。

公元一百九十三年,曹操大敗袁術、黑山軍與南匈奴,并率軍征讨曹謙,進兵徐州,開始向東南擴充勢力,但最終因軍糧将盡,隻好撤軍。

一年後,曹操的父親曹松和弟弟曹德在前往投奔曹操的路上,被曹謙派兵殺害,曹操再次發兵征讨徐州。

據後漢書記載,曹操殺徐州男女數十萬雞犬不留,導緻泗水為之不流。

可就在這時,東郡守備成功,因對曹操不滿,營利呂布為兖州牧,抄了曹操的大學營,隻剩下兩個縣,依靠着夏侯惇和荀彧等人的堅守,還在曹操的稱霸之中。

曹軍立即撤兵回救,與屯兵在濮陽的呂布相持百餘日,後因蝗災大起,雙方才就此罷兵。

曹操還軍鄄城至此,不僅兵糧用盡,還失去了兖州。

要不是程昱的勸阻,曹操還真就投靠了袁紹。

公元一百九十五年,曹操整軍再戰呂布,三次将其擊敗,平定了兖州,呂布則兵敗逃往徐州,投靠了劉備。

這一年還發生了一件大事,因李傕、郭汜的火拼,漢獻帝從長安逃了出來,下诏讓各路諸侯前來勤王。

曆史上真實的曹操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曹操看準時機,奮力東行的漢獻帝與許昌開始奉天子以令不臣。

之後又用了四年的時間,先後破袁術、滅呂布、降張繡、襦劉備,将勢力擴張到了黃河以北,逐漸走上人生的巅峰。

公元一百九十九年,四十五歲的曹操為了應對與袁紹的戰争,親自率軍屯兵于官渡,并派投奔自己的劉備,截殺了想要北上的袁術。

可劉備卻與董承等人奉衣帶诏謀劃誅殺曹操,并襲殺了徐州刺史車胄占據了徐州。

曹操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回軍擊破了劉備,可袁紹卻并沒有趁機發兵進攻曹操,因而錯失了擊敗曹操的最佳時機。

一年後,袁紹命大将顔良進兵白馬,自己則率大軍屯兵于溧陽,拉開了大戰的序幕。

按理說,曹操的實力比袁紹要弱得多,其總兵力大概不過幾萬人,而曹操所占據的地盤又是四戰之地,怎麼說曹操都沒有勝算。

和善于聽取别人意見的曹操,最終還是揚長避短,依靠正确的戰略戰術赢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擊潰了自己最大的敵人。

自此,曹操統一北方已是大勢所趨。

公元二百零二年,袁紹病逝,他的兩個兒子袁譚和袁尚為了權力發生了火并。

袁譚戰敗後向曹操求救,曹操則趁機率軍光明正大的擊敗了袁紹,将自己的大學營遷到了邺城,收獲了洛神。

之後又以赴約為名攻滅了袁紹,至此冀青二州平定。

從公元二百零五年開始,曹操用了三年的時間收服了以張掖為首領的黑山軍,消滅了袁紹的外甥高幹的勢力,平定了并州,遠征烏桓,斬殺烏桓單于蹋頓,俘獲胡漢,俘虜二十餘萬,徹底肅清了袁氏勢力。

統一北方之後,五十四歲的曹操開始開辟玄武池,訓練水軍,廢三公,恢複丞相制度,并自任漢朝丞相,将兵鋒轉而向南進軍南征荊州的劉表。

曆史上真實的曹操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可還沒等曹軍到來,劉表就已經病逝了,他的兒子劉琮舉荊州之衆投降了曹操。

曹操本想城市一舉鲸吞江東,但在魯肅和諸葛亮等人的努力下,劉備和孫權結成了聯盟。

孫權命周瑜率軍三萬與劉備和軍共同抵抗曹操,雙方隔江對峙,周瑜用詐降之計,大破曹軍勢,必大敗。

之後,曹操隻得率軍從華容道撤軍北環。

公元二百一十一年,曹操因南下受挫,将劍鋒轉向西北,下達求賢令,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想盡一切辦法将人才收羅到自己的身邊,并率大軍親征關中,大敗關中聯軍,先後消滅了關西十一部張魯等割據勢力,占有了隴西之地,使涼州地區基本得到平定。

漢獻帝則準許曹操參拜不明件,屢上殿,跟曾經的漢丞相蕭何享受同等的待遇。

公元二百一十三年,五十九歲的曹操親率大軍号稱四十萬再次南征,孫權則率軍七萬前置如需口抵禦曹軍。

兩軍相持月馀,由于春雨瓢潑,江水上漲,曹操卻難以取勝,便率軍北還,留下了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千古名句。

此時的曹操被漢獻帝冊封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國都于邺城,同樣設定丞相、太尉、大将軍等百官。

到了公元二百一十六年,漢獻帝再次加封曹操為魏王。

畏在所有諸侯王之上,并且可以奏事不稱臣,受诏不敗出行等一切待遇皆如漢之王子,皆為列侯。

曹操名義上雖非天子,但實際已經有了天子之時。

一年後,六十三歲的曹操再次南征,率軍猛攻濡須口,并擊敗了孫權,孫權召前使請降。

曹操答應了孫權的要求,并允諾重新結為姻親。

之後,馬不停蹄地率大軍趕往關中,坐鎮長安,以應對向漢中發起進攻的劉備。

與此同時,邊塞硝煙再起,曹操隻好命曹彰北征,并大破烏桓、鮮卑聯軍。

公元二百一十九年,劉備自陽平關南渡沔水,駐軍于定軍山,夏侯淵出兵與劉備争奪有利地勢,但被黃忠所斬。

曹操得知後,親率大軍前往奪取漢中,但是劉備堅壁不出。

曹操在與劉備相距數月後,決定放棄漢中,撤往長安。

可還沒等屁股坐熱乎,關羽就趁襄樊兵力空虛之際,向曹操發起了進攻。

曆史上真實的曹操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勤于進展,龐德将樊城團團圍住。

曹操隻好從關中趕到洛陽,親自指揮救援樊城,最終聯合孫權偷襲了荊州要地江陵,這才結束了襄樊戰役。

戰後,孫權遣使入貢,向曹操稱臣。

公元二百二十年,六十六歲的曹操在還軍洛陽之後病逝,他臨死前留下了遺令,也就是我們視訊開頭所提及的事情。

曹操在世時實行了一系列的政策來恢複經濟,穩定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局面,推行屯田,興修水利,實行鹽鐵官賣制度,對當時社會名都空而不居,百裡局而無民者不可勝數的悲慘景象起到了積極的整頓作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