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藥店業績下滑,還有救嗎?

作者:第一藥店财智

如何打好四季度攻堅戰,為2023畫上一個滿意的句号,成為當下從業者最關心的問題。

文 | 發發

2023年已進入尾聲,各行各業都打響了年底攻堅戰。在今年市場消費整體不及預期的前提下,沒人知道四季度能否完美收官。

《第一藥店财智》近期開展了一項調研,共有537位藥品零售從業者填寫問卷。其中,有69.23%的藥店人認為,“傳統營銷方法失效”成為四季度業績增長的主要挑戰。

藥店業績下滑,還有救嗎?

工業方面,58.33%的受訪者認為線上線下業務沖突成為制約業績增長的重要因素。

藥店業績下滑,還有救嗎?

01

煎熬的四季度

“最近廠家活動和連鎖自身活動密度明顯加強,是開始沖刺了”,一位來自四川的藥店管理者這樣表示,走在路上,可以看到許多藥店貼出“抽獎”、“店慶”等廣告試圖吸引眼球。

年底是一年中的消費高峰,企業通常把四季度的業績名額訂得比較高,以期“過個肥年”。然而今年的情況不盡如人意。筆者從多位業内人士處了解到,下半年以來生意頗顯冷清,盡管已經打出“最大誠意”、“超大力度”等口号,但未見客戶熱情回升。大家都是“防禦姿态捂好錢包”。

四川龍一藥品零售連鎖有限公司副總王燕表示,今年的情況有些令人犯難,上半年經營情況還比較穩定,業績都達标了。沒想到三季度出現反常,淡季更“淡”,七八月份業績明顯下滑,未完成的名額向後順延,導緻四季度壓力驟增。

中康瓴速系統資料顯示,2023年7月之後,樣本藥店店均銷售額對比去年同期下滑,較之上半年平均每日店均銷售額下滑13.3%,店均訂單量及客單價也雙雙走低,市場增長明顯乏力。背後的原因如處方流轉困難、藥品盈利空間縮小、線上線下價格戰、客流持續流失等,已經成為藥店人心中的痛。

壓力在上遊醫藥工業企業同樣存在。某業内人士透露,今年疫情放開後,一些企業在一季度就完成了全年名額,是以業績期待特别高,覺得今年肯定是個爆發年。然而市場消費反其道而行之,過量生産、過量采購都需要時間消化,盡管今年業績未受到明顯影響,依舊擔心明年消費疲軟。

02

促銷漸漸“失靈”,藥店摸索新招

面對業績的不理想,藥店自然不會坐以待斃,為了在短期内看見效果,活動促銷就成了首選。而一家開始促銷,另一家就會馬上跟上,都擔心落下一次活動客人就被搶走,造成的結果就是門店競争日漸激烈。長此以往,消費者反而作壁上觀,總要等到某家藥店給出滿意的方案再購買,倒逼藥店在促銷上一卷再卷。

但低價促銷真的能挽回客流嗎?

長康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副總王欽垚表示,促銷逐漸“失靈”這一現象自己在上半年就已經有所體會,例如三八婦女節,明明活動力度、宣傳方法、重視程度都一樣,但效果就是不如上年。

王燕也感覺到現在促銷效果大不如前,超低折扣、滿額抽獎、引流品等手段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明顯降低,“以往搞活動時日均營業額可以高達4-5倍,現在隻有2倍左右。”

原因在哪?

藥店實在太多了。企查查最新資料顯示,大陸現存藥店相關企業63.08萬家。近十年大陸藥店相關企業新注冊量整體呈緩慢增長态勢。截至目前,2023年新增藥店相關企業就有5.63萬家。

藥店業績下滑,還有救嗎?

王燕還表示,線上B2C、O2O的高速發展,讓藥品價格更透明,價格戰更為激烈,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門店低價引流的效力。同時,目前的消費主力呈現出向年輕群體轉移的趨勢,這一代消費者比以往“花心”,今天去你家明天去他家,品牌忠誠度不高。

至于未來要怎麼辦,藥店人也隻能摸着石頭過河。“我們現在也有發展線上業務,線上回款更快,對現金流是個保障”,王燕說道,“還會開發一些趣味性活動,例如在社群店布置一些釣魚等親子小遊戲,去吸引年輕群體和小家庭。”此外,王燕還希望提升一線從業人員的專業度,優化會員服務來增強粘性,“消費者和藥店之間的關系其實還有很大的培養空間”。

王欽垚表示,當下藥店産品基本沒有差異化,經營的重點要回歸到專業和服務上,接下來自己會更重視會員群體,給他們更多服務、實惠等實作關系捆綁。現在行情确實不好,但是市場的優勝劣汰一直都在,藥店人隻能接受現實,加強團隊建設,提升自身核心競争力。

川合會醫藥公益聯盟會長/四川百姓源大藥房董事長王好傑對此表示,“打折積分送禮”三闆斧已高度同質化,效果不大。有時提升效益不能單靠促銷,提升從業人員的理論基礎、做好護膚護眼等檢測項目體驗、開發道地中藥材品類等都很有必要。藥店人也可以與時俱進,學習一下抖音、小紅書等社媒的營銷方法。

03

線上線下博弈,藥企兩難

消費遇冷、傳統促銷手段逐漸“失靈”的問題在醫藥工業中固然存在,但目前他們面臨着一個更大的、不知道如何解決的問題。

市場環境的變化、消費習慣的改變,促使工業企業考慮多管道布局,組建專門團隊開拓線上業務。管道多了,管控難度大了,問題就會發生。某從業者表示,藥企想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但這兩條腿“掐得厲害”難以平衡。

上述從業者分析,價低是線上業務的突出特點,藥企想吸引客戶也得降價,但由于藥品不會出現短期内多次複購的商品特性,線上的交易額未必是業務增量,反而可能蠶食了原屬于線下的一部分銷售份額。相當于藥企用更多的營運成本、更低的産品利潤,卻沒有把蛋糕做大,隻喂大了原有客戶的胃口。

但是放松線上業務專心做好線下,也不完全符合藥企的利益。一來醫藥電商業務正快速發展,不容錯過;二來專注線下意味着對連鎖的依賴度繼續加強,合作中藥企的話語權降低,日後維價更加困難。

對于線上線下業務發展該如何平衡,上述從業者表示,每個人都明白“要融合不要沖突”的道理,也在想一些規範管道、商品重新規劃之類的辦法,但目前還未找到成熟的辦法。

但工業中不乏有人對線上業務發展比較樂觀。江蘇某業内人士表示,現在消費者愈發理性,會優先選擇知名品牌。線上業務的流量紅利期過去後,就是考驗品牌力的時候。隻要産品效果好,藥企的品牌聲量和品牌形象會有明顯提升,打通管道後,藥企在産業鍊中的份量也會增強。上述人士表示也并不擔心線上流量會分掉線下業務的蛋糕,“現線上上業務的體量還沒有那麼大,未來它可能更多的還是去覆寫藥企本來沒有觸及的那些區域。”

2023年11月13日-16日,作為聚合醫藥營銷精英的年度盛會——美思會将在青島舉辦。屆時将釋出市場趨勢、消費者洞察、行業熱點剖析的重磅年度報告,同時邀請原思科中國區副總裁張堅、戰略營銷專家小馬宋、創業酵母創始人張麗俊等數位大咖導師,現場帶來顧客旅程、顧問式營銷、團隊管理效益實戰分享,一起在困境中尋找新的出路,推動市場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