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沖突中,以色列對哈馬斯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嚴厲态度。10月19日,哈馬斯安全部隊司令馬伊森及其全家被以軍空襲緻死。以色列此前曾宣言要“徹底消除所有哈馬斯進階上司和他們的親屬”,顯然,他們對此的決心比美國人還要強烈。當天,哈馬斯南區指揮官馬塔茲·艾德的住所也被以軍轟炸,馬塔茲·艾德不幸遭遇空襲,關于他家人的狀況,目前仍不明确。
而在這次沖突中,哈馬斯失去了多名重要上司人。除了馬伊森和馬塔茲·艾德,哈馬斯政治局首位女性成員賈米拉·香蒂也在空襲中喪生。賈米拉不僅是哈馬斯婦女運動的奠基者,她的丈夫也是哈馬斯的高層上司人,但早在2004年就被以色列所殺。有關這些哈馬斯上司的生平和背景,外部世界了解甚少,因為哈馬斯内部的工作方式和結構始終保持神秘。但是,如果最近的消息屬實,那麼哈馬斯在這一天内失去的上司人數,可能是這輪沖突中最嚴重的損失。
然而,盡管以色列對哈馬斯上司層的打擊如此之大,但這并沒有讓哈馬斯受到緻命打擊。部分原因是哈馬斯的很多上司人實際上并不生活在加沙,而是居住在黎巴嫩,是以他們并沒有受到以色列對加沙的空襲的影響。更重要的是,盡管以色列成功擊殺了幾位哈馬斯高層,但這種行動實際上導緻了大量的巴勒斯坦平民傷亡。這樣的做法隻會讓更多的巴勒斯坦人對以色列産生更深的怨恨,并可能加入哈馬斯的行列。
以色列可能并不關心這些巴勒斯坦平民的死亡或傷害。他們的行動似乎是有意要“牽涉”到哈馬斯上司層的家人和朋友,甚至更廣泛的巴勒斯坦社群。以“家中藏有恐怖分子”為借口,以色列無差别轟炸加沙地區的民宅。據報告,到10月19日為止,已經有近40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超過17000人受傷。
以色列現在采取的戰略顯然是殘酷而無效的,它違反了國際法和人道主義原則,造成了大量無辜平民的傷亡,其中包括婦女、兒童和老人。這種方法不但沒有削減哈馬斯的軍事和政治實力,反而加強了它們。這一政策也加深了中東地區的不穩定性,導緻了更廣泛的沖突和暴力。
對于以色列來說,曆史已經告訴我們,僅憑武力是無法解決巴以沖突的。以色列和哈馬斯在過去幾十年中曾經發生過多次戰争,但沒有一次能夠達到以色列所希望的結果。此外,從目前的迹象來看,以色列似乎更希望吞并加沙,把巴勒斯坦人驅逐出去。
綜上所述,以色列在對待哈馬斯的問題上顯然走在了一個錯誤的路徑上。為了中東地區的長遠和平,雙方都需要重新考慮其政策,尋求和平共存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