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色列罪行累累,未來下場如何?朱元璋對元朝猶太人的處理可借鑒

作者:陶陶讀曆史

羅馬滅亡古猶太國後,猶太民族四散逃離,走遍了整個世界。然而無論在哪個國家,猶太人都是被排斥、被歧視、被迫害甚至被屠殺的對象。就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幾乎占領了全歐洲。在萬湖會議後,納粹在全歐洲的範圍内對猶太人采取了“最終解決方案”,即“種族滅絕”。而歐洲各國居民非但沒有反對這種反人類的行徑,反而還助纣為虐,争相舉報自己的猶太鄰居。整個二戰期間,猶太民族死難者達到600萬之巨。而在此之前,猶太全民族也不過1550萬人。

那麼猶太人為何會被歧視、排斥乃至于屠殺呢?其原因不一而足。

以色列罪行累累,未來下場如何?朱元璋對元朝猶太人的處理可借鑒

有人認為,猶太人被歧視主要是宗教原因。在基督徒看來,猶太人殺害了耶稣,且固守教條,不承認耶稣就是“彌賽亞”“救世主”。出于為耶稣報仇的目的,基督徒時不時就會對猶太人掀起屠殺行動。

還有人認為,猶太人之是以被迫害,是因為他們太有錢了。在西歐,猶太人被限制當兵,不允許種田。是以猶太人經常從事商業、金融,特别是高利貸行業。是以自古以來,猶太人便富甲一方。人們對猶太人的迫害,是處于仇富的心理。

自古以來,中國人和猶太人就有着不解之緣。随着絲綢之路的開通,一些猶太人通過陸路和海陸,到達中國的内地以及沿海城市生活、經商。中國或許是少數幾個從來沒有發動過排猶運動的國家。

宋朝時一批猶太人到達中土,定居于繁榮的東京汴梁,得到了宋朝皇帝的禮遇。

《宋史·真宗記》記載:“鹹平元年(998年)春正月……辛巳,僧你微尼等自西天來朝‚稱七年始達。”據考證“你微”即利未,就是指來開封的這批猶太人。

當時這批猶太人以朝貢的名義來華,受到最高當權者皇帝的接見,皇帝還與他們約法三章,同意他們在開封居住。正如弘治碑載“帝曰:歸我中夏,遵守祖風,留遺汴梁。”
以色列罪行累累,未來下場如何?朱元璋對元朝猶太人的處理可借鑒

從宋到元,猶太人與中國人的關系還算不錯,一直以來相安無事。然而當蒙古人入主中原後,猶太人所扮演的角色開始變得不光彩起來。

從元代開始,有關中國猶太人的記載多了起來。在元朝史料中,猶太人被稱為術忽、主鹘、主吾或術忽回回等。

這批猶太人和開封猶太人不同,是蒙古大軍從西亞、歐洲帶回來的。蒙古大軍馬鞭所向,都留下了猶太人的身影,例如敦煌、甯夏、開封、洛陽、西安、北京、南京、甯波、杭州、揚州、廣州、泉州等地均有猶太人定居過的一些記錄或證據。

元朝以小族臨大族,活得如履薄冰。為了削弱和分化各族人民,特别是漢族人民的反抗,忽必烈從建國初就采取了分化統治政策,第一等為蒙古人;第二等為色目人,即西亞、中亞、歐洲人;第三等為漢人,包括原金朝統治下的漢人、女真人、契丹人、渤海人、高立人;第四等則為南人,是原南宋時期的漢族移民。

這四等人在法律地位、政治待遇和經濟負擔上都有不同的規定。而猶太人則屬于色目人之列。

以色列罪行累累,未來下場如何?朱元璋對元朝猶太人的處理可借鑒

由于猶太人和穆斯林一樣,都不吃豬肉,長相也極為相似。是以元朝統治者認為猶太人也是一種回教徒。是以猶太人被稱為術忽回回。

是以相對于其他民族,猶太人有着極高的特權,比如享有較低的稅率。

《元史·元文宗紀》記載:元文宗天曆二年(公元1329年)三月,诏“僧、道、也裡可溫、術忽、答失蠻為商者,仍舊制納稅”。因為元朝開始建立時稅率較低,實行百稅一,後來逐漸提高,實行五十稅一和三十稅一。诏書允許猶太人按舊制納稅,意味着在同等條件下他們交納的稅比别人少得多,在商業領域裡占有一定優勢,再加上其重商的傳統。他們在中國的商業領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是以在中國的猶太人和世界其他地方的猶太人一樣,都相當有錢。是以善于理财的猶太人,經常被元朝皇帝派往各地方收稅。

不僅如此,猶太人在軍事上也有特權。如《元史》記載:“至正十四年募各處回回、術忽殷富者赴京師從軍。

以色列罪行累累,未來下場如何?朱元璋對元朝猶太人的處理可借鑒

元朝在民族上有等級,在軍隊上同樣有等級。主要分為蒙古人的蒙古軍,出身于色目人的探馬赤軍。入中原後,北方漢人組成的漢軍。滅亡南宋後,以南宋降軍組成的新附軍。相比于後兩者,蒙古統治者更親近探馬赤軍,認為是自己人。元朝允許猶太人到京師從軍,足見其對猶太人的信任和重視。

更可惡的是,在法律上,各民族也有差别。按照元朝法律規定,蒙古人、色目人若毆打漢人,漢人絕不準還手。若蒙古人、色目人打死打傷漢人,不用坐牢,僅僅隻用賠償燒埋銀,簡直不合理至極。對此,有人常常申辯,蒙古人和色目人在中國占比太少,以古代的交通條件,漢人平民恐怕一輩子也見不到一個蒙古人,更别說被他們無端攻擊了。

然而善于經商的猶太人則不一樣,他們遊蕩于中國各地,仗着自己政治、法律上的特權為非作歹、無惡不作。

2007年,安徽宣城市挖出一座元朝的墓碑,墓主名叫胡松,不過隻是一個小小的典史。然而他的墓碑卻由當時的大學者高啟親自撰寫,而碑文内容也相當驚人。

根據碑文顯示,一群術忽回回潛入到甯國路,到處流竄,人數達到了數百人。這夥人仗着自己的政治特權,沿街到處搶劫、毆打漢人,還強搶漢人的妻女。

按碑文記載便是:“所過掠财畜、辱婦女,民束手不敢拒,相驚若冠至。”

以色列罪行累累,未來下場如何?朱元璋對元朝猶太人的處理可借鑒

猶太人如此肆意妄為,沿路的官員卻根本不敢管,隻能聽之任之。誰叫猶太人在元朝是高等民族呢?他們可不想惹麻煩。

當這夥猶太人到達泾縣時,典史胡松卻站了出來,他對這夥猶太暴徒怒喝道:

“制言不得複毆者,民耳。今我天子吏也,所行者法。若善去,勿妄犯吾民,當率酒米相饷,否則知有法爾。”

簡言之就是,我是天子的官吏,我就是這裡法律。若你們不侵犯我的百姓,我便用美酒和米面招待你,否則我就讓你們知道什麼是法律!

聽了胡松的話,色厲内荏的猶太人竟慫了。于是他們拿着胡松給米面,灰溜溜地竄離泾縣,然後去禍害其他城市去了。我們可以想象,若其他城市沒有像胡松這樣敢于為民做主的好官,當地百姓将面臨何種悲慘遭遇。或許就像碑文所說:“公縣幾殘矣”。

四處遊蕩的猶太集團,甚至能讓一座縣城殘破。雖然史書缺乏記載,但筆者可以肯定,類似于這夥猶太人到處施暴的事件,恐怕在當時中華大地到處都在發生;肯定有很多百姓無端遭遇蒙古、色目人的毆打、搶掠甚至殺戮而無處申冤。

猶太人跟在蒙古人背後狐假虎威,魚肉百姓,橫行百年。然而到了元末,他們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以色列罪行累累,未來下場如何?朱元璋對元朝猶太人的處理可借鑒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繼位後,他立即發動北伐,“驅逐胡虜,恢複中華”,最終重制漢唐河山。基本統一全國後,朱元璋立即下令,盡廢元朝虐政,其中對漢族無端歧視的法條,更是最先被掃入曆史的垃圾堆。

針對那些跟在蒙古人背後作威作福的色目人,朱元璋做了明确的規定:所有色目人都必須穿漢服、說漢語,還不準自相婚配。若本族自相婚配,不僅要處以80軍棍,還要将夫婦收為奴隸。

也就是說,所有色目人,無論男女,都隻能和漢人結婚,迅速消除民族差别。作為色目人的一種,在華猶太人也顯然在同化的行列。

不得不說,朱元璋的政策極其有效。術忽回回很快便在中國的史籍中消失,歐洲人所無法同化的猶太人,很快便化為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人。而這就是猶太人在中國迅速消失的真正原因。華夏文明是寬大的,但有時也是嚴厲的。

在開封,仍留有少數猶太人。他們與被蒙古人帶回的白種猶太人不同,他們自北宋時期起就與中國人通婚,從外表上看已經看不出差别。是以這批猶太人得以儲存自己的宗教傳統和禮儀。

以色列罪行累累,未來下場如何?朱元璋對元朝猶太人的處理可借鑒

到明朝中期後,随着猶太人在各個領域與中國人交往的日益頻繁,開封猶太人逐漸放棄了為保持本民族純潔和獨立而一直施

行的内婚制,與中國人通婚。到明朝末年,開封猶太社團發展到鼎盛時期,有 73 姓,500 餘家,近5000 人口。根據對開封猶太人清朝初年撰寫的七姓《登記冊》的研究,以及對開封猶太人及其後裔的抽樣調查,猶太人至少娶了 40 多個外族姓氏的女子為妻,當然也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漢、回、滿等民族。開封猶太人終于打破了不與異教徒通婚的戒律,“族譜告訴我們說,猶太人家庭幾乎 1 /3的夫人出自某個非猶太家庭。

到了這時,開封猶太社團才真正被同化,隻剩下7姓8家。成員不足150人。盡管他們儲存了不吃豬肉的習俗,但也不再信仰猶太教。

直到中以建交後,開封猶太遺民的記憶才被喚醒。由于以色列是發達國家,一些開封猶太人決定“回歸故土”。2009年,七個“開封猶太人”移民就成功移民到了以色列。到了2016年,開封猶太人,有19人申請移民以色列。

臨走前,他們還操着濃濃的河南鄉音表示了“感謝”:“感謝中國人這一千年來對我們猶太人的照顧。”直到最後,中國的少數民族族譜中也沒有出現猶太族。

以色列罪行累累,未來下場如何?朱元璋對元朝猶太人的處理可借鑒

從猶太人在中國的經曆來看,他們所遭受的苦難很多都是咎由自取。作為一個流落四方的民族,猶太人有許多令人尊敬的特質,比如重視教育、注重家庭和倫理。如今獲得諾貝爾獎的學者中,有20%來自這個人口并不算多的民族。

然而猶太人的一些特質,也着實令人厭惡。由于沒有自己的祖國,缺乏公權力,是以猶太人必須依附權勢、依附強者,甚至依附外來的異族。是以猶太人一直作為權貴、異族白手套一般的存在。隻有依附權貴、異族以及其他強者,猶太人才能保證生存,才能發大财。

而當權者也樂于使用他們,猶太人有文化,善于理财,貪婪無比,是天生的包稅人。是以猶太人往往作為包稅人,對老百姓敲骨吸髓、巧取豪奪。東歐人,例如俄羅斯、烏克蘭、波蘭人之是以如此仇恨猶太人,就是因為猶太人曾作為蒙古貴族的包稅人,榨幹了東歐百姓的最後一枚銅闆。

而在元朝,猶太人在中國扮演了同樣的角色。是以才出現胡松碑文中,猶太遊蕩集團到處欺男霸女的可怕情景。

而當猶太人的主子消亡,失去了靠山,猶太人又淪為了被屠殺、被迫害的對象。猶太人做的一切惡,都會變本加厲地還回去。有時候,統治者為了維系自己的權力,還會主動将自己的白手套——猶太人放棄,任由百姓發洩怒火。這樣一來,群眾的怒火就不會傾瀉到他們身上。

到如今,猶太人雖然建國了,但其“依附者”的形象并沒有改變。如今的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和中東為非作歹、殺人放火、巧取豪奪,實際就是為了充當美國在中東的攪屎棍,好讓美國維系自己“石油+美元”的金融霸權。

以色列罪行累累,未來下場如何?朱元璋對元朝猶太人的處理可借鑒

那麼以色列的結局會如何呢?或許和以前的猶太人沒什麼差別。當美國這座大靠山倒下,以色列又将如何面對整個阿拉伯世界的怒火呢?如果未來猶太人再次被迫害、被驅逐、被屠殺,那也是咎由自取。

秦人無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複哀後人也。以色列需要檢討,猶太人也需要檢討。不是所有民族都像中華民族一樣寬大。如果以色列人落到阿拉伯人手中,那可就不是同化那麼簡單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