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狼兵的前世今生⑩:粵語是狼語?搶初夜權?最狠毒的往往是自己人

作者:愉悅鋼筆
狼兵的前世今生⑩:粵語是狼語?搶初夜權?最狠毒的往往是自己人

敕賜永通峽

狼兵的前世今生⑩:粵語是狼語?搶初夜權?最狠毒的往往是自己人

大藤峽

廣西大藤峽地區在明代因頻繁“猺亂”聞名。《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八記有載:“大藤峽,府西北百五十裡。大山夾江,自象州武宣縣而南,綿亘數百裡,山勢險峻,叛猺出沒于此。峽口有大藤如梁。成化三年,猺賊作亂,都禦史韓雍讨之,斷其藤,因名斷藤峽。正德十二年,都禦史陳金奏改為永通峽,後蠻複依阻。嘉靖、萬曆間,屢蕩平之,漸為通道。”

狼兵的前世今生⑩:粵語是狼語?搶初夜權?最狠毒的往往是自己人

翁萬達

狼兵的前世今生⑩:粵語是狼語?搶初夜權?最狠毒的往往是自己人

田汝成

嘉靖十八年,大藤峽瑤亂基本平息。

當“瑤亂”基本平息時,善後便成了最大的問題了。

據史料記載,時任軍事左副使、梧州府知府翁萬達、參議田汝成提出了大藤峽善後七策, 其中的前三策為:編保甲以處新民;立營堡以通江道;設督備以控上遊。均是對瑤人及峽江的處置,重點是将瑤人編入保甲,讓化外之瑤成為納糧當差的編民,又通過在大藤峽江道設立營堡、督備,讓瑤人參與護送進出江道的船隻,以消除大藤峽瑤亂的根源。此三條措施在後來基本得到實施。

正是因為編民編保甲,讓人看到了漢化的端倪。

粵語就是狼語?

廣西女學者唐曉濤在桂平市江口鎮盤石村進行田野調查時發現,對面的水秀村原來确實為狼兵的屯駐地,但現在這裡的村民已全部被辨別為“漢族”,他們自己也以漢族自居,雖然現在他們與其交談時使用白話 (粵語)。盤石村民認為水秀村民講的是“狼語”。

狼兵的前世今生⑩:粵語是狼語?搶初夜權?最狠毒的往往是自己人

浔江

但水秀村民們也告訴唐曉濤,原先族中之人均講壯話,更令唐曉濤驚訝的是,他們關于祖先來源的故事稱,當年覃、韋、陶、陸四姓結伴,由二十四土州來到桂平水秀村落業,而他們儲存的《陸氏族譜》中明确記載:“始祖諱文顯,在二十四土州來……。三世祖諱雲鑒,…… 公蒙沈總兵大人厘清田地,茲立大人在上村寺堂,皆期至七月十三日誕祭他以酹恩。”

好,我們把這些标紅的關鍵詞語拎出來看看:漢族、粵語、狼語、壯話,我們會發現,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如此吊詭。

地佬話本是他們的民族語言

我們再來看另一個事例。

官垌鎮,隸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浦北縣,地處浦北縣東北部,東接平睦鎮,南與小江鎮、博白縣永安鎮,西鄰福旺鎮,北靠寨圩鎮、六硍鎮。“官垌”的命名,跟山官王有關。官為山官之意;垌指田垌,意為小平地,隻要有幾丘水田的地方就可以稱之為“峒”,一個村鎮、一個州縣所在地及其周圍的盆地也可以稱之為“峒”。“峒”往往還被寫成“洞”“垌”“同”等,為曆史上古越人留居地常用地名。

解放前,官垌鎮(石梯水)由博白所轄。官垌一直以來都以地佬話為方言。

地佬話屬勾漏粵語之一。筆者認為,勾漏粵語應是最正宗的粵語。九聲六調,如此多聲調也證明了其由古粵語演化而成。少數民族語言往往都是超多聲調的。

狼兵的前世今生⑩:粵語是狼語?搶初夜權?最狠毒的往往是自己人

官垌鎮

搶“初夜權”和由狼轉賊

據陳家源《官垌為何叫官垌?這得從那裡一個山大王說起……》一文披露,明代成化間,狼兵總目黃李繼,奉調,率石梯山狼兵參加沿海人民抗擊倭寇,在電白(廣東茂名市的一個縣)濱海數次戰鬥中痛殲入侵倭寇。後來得到明皇嘉獎:“奉旨征電有功,賜職山官,無殊後奏,身當狼役,口吃民田,每狼兵三石種,生養死葬,威振石梯”(見石梯黃氏族譜)。

狼兵的前世今生⑩:粵語是狼語?搶初夜權?最狠毒的往往是自己人

壯族

狼兵的前世今生⑩:粵語是狼語?搶初夜權?最狠毒的往往是自己人

疍家

黃李繼由屯田一方的狼人總目得到恩寵,攝取獨霸一隅的土司王的特權,主宰石梯山,采納其部伍渠長李公奉(住龍地馬草塘,福旺鳳山李氏之祖先,本為博白縣上流鄉,七冬裡奇嶺甲一圖七排)之提議,立土司王、裡老、渠長開主婚之鄉規,以“三塘”設主婚府,規定凡民家娶婦,都要到近地的主婚府舉辦主婚儀式,夜宿主婚府,備“舞寮隊”慶賀。主婚者尊專“初夜權”,并美其名曰“明媒大娶”。李公奉子弟延入粵東置流司于福旺鳳山,專“初夜權”之俗。——最狠毒的往往是“自己人”。

據透露,當時就産生了浦北之中、北部黃、李、甯三山霸王一代人,專事民間婚娶初夜特權之陋俗。他們所行失道,遭民間和親姓、大族的反對。三山霸王殁後,才廢此俗。

這也正是百越“夜嫁”習俗的根源之一,夜嫁就是為了防止搶親,尤其是土司搶奪“初夜權”。

狼兵的前世今生⑩:粵語是狼語?搶初夜權?最狠毒的往往是自己人

到了第二代山官王,這貨居然由狼變賊,率領被明廷驅逐入嶺表的瑤族攻鄉裡甲,掠博邑(博白)。嘉靖六年(1527年),王守仁(王陽明)于兩廣征官軍二十五萬攜同桂西重兵進剿起義軍。

第五代(末代)狼總(群衆慣稱山官主)黃振甯在清初順元年(1644年)帶領狼人攻打明朝博白縣府。但最終被剿。

狼兵的前世今生⑩:粵語是狼語?搶初夜權?最狠毒的往往是自己人

據道光年版的《博白縣志》載,明成化年間,桂平大騰峽起義被鎮壓的瑤民被官府強行分散安置,其中,部分來到博白的柯木、水鳴(今永安轄地)、官垌(解放後劃歸浦北縣)等地落戶,繼續過着刀耕火種的、與世隔絕的生活。乾隆年間,官垌瑤狼人才獲準歸編戶民籍。

也就是說,曆史上,這裡大多為狼人、瑤人,那麼,狼、瑤人又是如何習得地佬話的呢?唯一能解釋得通的是,地佬話本是他們的民族語言——“狼語”,當然也受古漢語的影響,畢竟背靠博白和玉林。

狼兵的前世今生⑩:粵語是狼語?搶初夜權?最狠毒的往往是自己人

《瓦氏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