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周列國】立新君華督行賂 敗戎兵鄭忽辭婚

作者:腦CPU512M

從前面故事脈絡的叙述可知,宋國與鄭國的關系從衛國州籲作亂起,進入劍拔弩張狀态,且宋殇公十分忌憚鄭國庇護下的公子馮,屢屢與他國結盟伐鄭。宋國太宰華督與公子馮關系很好,眼見宋國誓要抓回馮,卻不便言語,隻心中憤懑,孔父嘉糾集衛國伐鄭,對孔早已不滿,伺機除之。

孔父嘉伐戴失利,隻身逃回宋國,引得國人議論紛紛。宋殇公的窮兵黩武早使衛國損失大半勞動力,國内人口銳減。華督趁機派人在坊間傳出流言,說宋國之是以大舉用兵,皆因孔司馬向主公讒言進谏、率兵冒進。此後,孔父嘉成為衆矢之的。

孔父嘉的夫人魏氏容貌姣好,是當時數一數二的美人,華督早有所耳聞,隻盼有機會一睹芳容。時值一年春暖花開,楊柳依依、浮光潋滟,宋國女子中常有踏青之人,魏氏回娘家省親路上,偷偷地掀開車簾欣賞沿路風景。在當時,此舉雖不合禮數,無奈春光撩人。恰好被遊玩的華督看見,探知美人為孔司馬夫人後,心中大驚‘世間竟有如此美麗的女子,果然百聞不如一見。有此女子為妾,後半生别無所求。殺掉孔父嘉,我才有機會擁有魏氏’。驚鴻一瞥引得華督日思夜想,茶飯不思,除掉孔父嘉的念頭愈發堅定。

周桓王十年春季,孔父嘉奉命檢閱兵馬,他帶兵要求嚴格、軍紀嚴肅。華督又散出謠言,說孔司馬整頓兵馬是又要帶兵打仗了。宋軍聽說後,人心渙散,陸陸續續有士卒向華督訴苦,求他勸谏主公盡早休養生息。華督為進一步激起民憤,閉門謝客,隻派府中管家打發訪客。時間一長,宋軍徹底渙散,越來越多的士兵請求拜見華督,甚至有人帶着兵器日夜蹲守他的出現。

華督見條件已然成熟,全副武裝,披甲帶劍而出,對鬧事的士兵們說“孔司馬喜好用兵,主公信賴他,全然不聽從我的建議,近期又将帶領将士們攻打鄭國,宋國百姓憑什麼要經曆這樣的辛苦?”衆人聽得咬牙切齒,勢要除掉孔父嘉。華督假裝寬慰道“不可造次,若被孔司馬聽見,禀明主公,你等性命不保。”士兵們說“我們連年征戰,勝少敗多。如今又要出兵伐鄭,怎麼打得過鄭國的精兵良将。橫豎是死,不如殺了孔父嘉這惡賊,為民除害。”華督又說“。孔司馬背後有主公的支援,殺人一事絕不可行。”衆人此時把華督看作唯一的希望,不放他走,一齊喊道“我們願跟随太宰除掉惡賊!”。

華督在衆人簇擁下登上戰車,直奔孔宅。士兵們将宅子團團圍住,華督假意敲門拜訪,引孔父嘉來見。大門一開,衆人蜂擁而入,孔父嘉見狀慌亂不已。華督見大勢已成,喊道“惡賊在此,各位還不動手!”孔父嘉還沒來得及反應,早已人頭落地,衆人将孔宅内外洗劫一空。華督帶着心腹,到内堂抓了魏氏,上車離開。不想魏氏趁華督不注意,偷偷以束帶自缢而死。等發現時,魏氏早已斷氣,華督惋惜不已,并嚴令随從不許聲張此事。

宋殇公聽說孔父嘉被殺,手足無措,又聽說華督也參與其中,當下震怒,令人傳他來見。華督稱病,拒絕入宮。殇公無奈,親自為孔父嘉奔喪。華督見勢成騎虎,召來軍士們說“孔父嘉乃是寵臣,你們除掉了他,主公追究起來難脫幹系。先君穆公仁德,選擇傳位給主公,而放棄了自己的兒子馮。如今主公以德報怨,聽信孔父嘉讒言,屢屢伐鄭,意在除掉馮。孔已被除,不如廢掉主公,迎回先君的兒子,這樣也可免除殺身之禍,豈不美哉。”衆人皆以為然,于是埋伏在孔宅附近,待宋公至,群起而攻之,宋殇公死于亂軍之手。

殇公已死的消息傳開後,華督身着喪服前去吊唁,當着宋國臣工的面将找來幾個替死鬼正法,并向百官說“先君穆公的兒子馮現在鄭國,穆公仁政愛民,我們也沒有忘記這位漂泊在外公子,當下隻有接回公子馮主持國事。”百官礙于華督之威,唯唯諾諾,不敢有異議。華督一面遣使接回公子馮,一面以國庫中奇珍異寶送給給諸侯籠絡人心。

鄭莊公看罷宋國國書,同意馮回國,臨行前設宴為其送行。馮再三拜謝說“。”莊公深感欣慰。

馮回國即位,為宋莊公。華督仍為太宰,送給各國的禮物無一不受納,鄭、齊、魯三君會盟承認宋莊公地位,并建議任華督為宰相。

齊君僖公會盟回國途中,聽說北方戎狄派兵入侵齊地,已攻破祝阿,直指曆下,曆下守軍恐怕抵擋不住,連連告急,奏報主公。齊僖公說“戎狄屢次襲擾,不過是幹些偷雞摸狗、打砸搶掠的勾當。如今大舉來犯,再讓其得逞,我齊國北境将永無甯日。”僖公一方面派人去鄭、魯、衛三國借兵,另一方面與公子元、公孫戴仲等人親率大軍赴曆下拒敵。

鄭莊公見鄭齊已歃血為盟,齊國每每支援鄭國戰事,此番齊國有難,當即選派精兵良将前往支援,世子忽為大将,高渠彌為副将,祝聃為先鋒,大軍星夜兼程開往曆下。

齊僖公見鄭兵已到,感激不已,親自出城犒勞鄭國士卒,并與世子忽商議破敵之策。忽道“。”當即定下,齊軍埋伏于東側,抵擋戎狄繼續進軍;鄭軍于北邊設伏,斷其後路。首尾夾擊,必使戎軍大亂,一戰可勝。僖公令公子元于東門埋伏,戎狄一到便殺出;令公孫戴仲帶兵詐敗,誘敵往東門。

戎軍追至東門,果然中計,前後軍亂成一團,戎狄将領且戰且走,行至鵲山,見已甩開齊軍,放下心來,準備起鍋燒飯。突然,山坳中殺聲震天,高渠彌率兵殺出。戎狄将領慌忙上馬,奪路而逃。高渠彌大軍一路追殺,行不過數裡,公子忽已帶兵殺到,前後夾擊之下,戎狄早已七零八散,落荒而逃。

齊僖公大喜,連連誇贊忽有勇有謀,并令使者傳話魯、衛兩國不必出兵。酬軍宴上,齊僖公又提起女兒與忽的婚事,忽再三拜謝辭婚。僖公派夷仲年私下找到高渠彌說“主公仰慕貴國世子文武雙全,願将女兒許配給他。之前已遣使赴鄭國提親,世子辭謝了,如今主公親自向世子提起,又被拒絕,不知世子究竟是何打算。倘若閣下能促成這樁親事,我主公将厚禮答謝。”高渠彌接受了齊侯委托,向忽再三說明聯姻的好處。世子忽說“以前太平無事之時,齊侯有意将女兒許配給我,我尚且不敢高攀。如今齊國有難,我奉父親指令帶兵支援,僥幸成功,如果帶齊國公主回國,他人必會說我趁火打劫,要挾齊侯。”第二天,齊侯又派人來提親,忽依舊拒絕,并且請辭回國。僖公大怒,說“吾有女如此,何患無夫!”

忽回到鄭國,将辭婚一事禀明莊公。鄭莊公說“我兒如此自立,功業定成,不必擔心沒有良人。”祭足知道後私下對高渠彌說“主公的兒子中,公子突,公子儀,公子亹三人都在觊觎君位。吾子從行,何不谏之?”高渠彌便将如何勸說、如何被拒一事告知祭足。祭足無奈,歎息離去。

且說高渠彌與公子亹素來親近,聽祭足說他有即位之心後,更是與他來往密切。世子忽将高、亹之事告知莊公,莊公嚴厲地責備了高渠彌,高渠彌拒不承認。轉頭便将此事告知公子亹,子亹曰:“當年我父親想重用你,因世子從中作梗而作罷,如今他又揭發你我來往一事。父親在世時尚且如此相逼,哪天父親去世,他又怎麼容得下你我二人。”高渠彌便将世子拒婚一事告知,說“世子優柔寡斷,絕不會害你我二人,公子不必擔心。”二人自此與忽心生嫌隙,這也造就了後來高渠彌殺世子忽,迎公子亹為鄭侯的故事。

祭足這邊,見鄭、齊聯姻已不可能,便撺掇世子忽與陳國結親,言明陳、衛兩國素來交好,鄭國加入,則三國成鼎足之勢,可保平安無事。世子忽以為然。祭足便進言莊公,遣使赴陳求婚,陳侯欣然應允。世子忽至陳,親迎陳國公主妫氏歸國。

魯國見齊國公主未嫁,遣使入齊求婚,齊侯遂将女兒文姜許配給魯侯。後續很多故事,也是以展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