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求生,一直以來都是備受關注的熱門話題。充滿驚險刺激的場景總能讓人腎上腺素飙升。去年,《墜落》是以大火,而最近又出現了一部爆款新片,《無處逢生》。
這部電影在網飛上獲得了非英語電影播放量的周冠軍,塑造了一個更加嚴峻的環境,講述了一名孕婦獨自在海上極限求生的故事,包括水中分娩、生吃胎盤等炸裂場面。
那究竟有多刺激?今天,我們就來驗驗貨。電影《無處逢生》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動蕩不安、資源極度稀缺的集權國家。主人公米娅是一名難民,
她千辛萬苦逃離了故土,想通過集裝箱偷渡到其他國家。然而,在途中遭遇了海難,所在的集裝箱從貨船上掉落,她也随之被撞暈。好在,集裝箱沒有直接沉入海底,
而是漂浮在海上。當米娅再次醒來後,她開始了一段海上求生之旅。這個故事的設定非常吸引人,将海上求生和密室逃脫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再加上米娅的孕婦身份,
讓整個故事充滿了噱頭。然而,這也帶來了極緻的絕望感。一方面,孕婦在求生過程中面臨着生育難題。米娅在求生過程中已經出現宮縮,但集裝箱裡沒有任何醫療器具。
情急之下,她隻能脫掉衣服,在海水中分娩,親手取出體内的胎盤,這一幕十分震撼。即便安全地生下女兒,問題還沒有解決。米娅清楚,必須盡快哺乳,
才能保證嬰兒的存活。然而,無論她怎麼哄,女兒都隻是哭,根本不吃奶。米娅是以陷入焦慮之中,精神崩潰,沖着嬰兒大吼。在嬰兒的哭聲中,
米娅的求生意志被不斷消磨。另一方面,米娅還面臨着生存危機。她曾想辦法求救,卻依然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大海上沒有信号,根本打不通任何電話。
她曾将寫有求救信号的紙條放到餐盒裡,然後扔到外面。然而,在洋流的帶動下,餐盒又兜兜轉轉回到了她旁邊,隻是無用功。米娅尋求不到外界的幫助,隻能自救。
而集裝箱内的條件也十分艱難,密不透風,暴曬之下,氣溫往往非常高,會導緻熱射病,出現頭暈目眩的症狀。此外,隻有少量的食物和淡水。盡管米娅已經十分節省,
但很快就被消耗完,隻能不斷被饑餓感折磨,曾經餓到幹嘔。這樣的生存環境令人窒息。電影中,通過米娅吃東西的鏡頭生動地展現了她被一步步壓榨到極緻的過程,
凸顯了其中的驚悚。全片共有五場她吃東西的戲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三場。第一次吃東西的時候,食物還很充足,米娅還能從容應對,精打細算,淡定地吃下面包。
等到第二次,面包隻剩下最後一口的時候,米娅已經不再享受面包的味道了,隻是閉着眼睛,機械地将面包吞下去。而在把面包吃完之後,她依然急切地把頭往前伸,
繼續大口吞咽。這樣的情節并非像現實中的吃播那樣激起觀衆的食欲,反而會讓人感到反胃。在彈盡糧絕之後,米娅不得不饑不擇食,甚至嘗試生食胎盤,
這一幕讓人細思極恐。正如網友所說,「看得我全程幻痛」。或許會有人覺得米娅太蠢,是自作自受。明知自己懷孕,卻冒着雙重風險選擇偷渡。然而,事實上,
她并沒有選擇。她生活在一個動蕩不安、資源極度稀缺的集權國家。為了保證自己和孩子的生存,政府突然頒布措施,處死了所有不能勞動的群眾,先是老人,
然後是孕婦和孩子。為了保住孩子,米娅不得不成為難民。怎料,還沒偷渡成功就先被困在了集裝箱裡。她的逃生之路十分驚險刺激,突顯出了她的智慧。
米娅會收集利用集裝箱内有限的貨物,如餐盒、電視機、耳機、烈酒等,謀求生路。先是用餐盒上的密封條堵住集裝箱上的漏洞,
然後用一根塑膠管将集裝箱内的水一點點排出去,擺脫被淹死的危險。當然,這隻是暫時的安全措施,一旦遇到大風和大雨,密封條就會被沖開,集裝箱内依然會灌滿水,
她注定會随着集裝箱一起沉入海底。然而,米娅未雨綢缪。她用電鑽在集裝箱頂部打孔,想要割開集裝箱。即使電鑽壞了,她也不放棄,轉而用小刀。在小刀卷刃之後,
她還沒有放棄,她受到罐頭蓋子的啟發,用自身重量将集裝箱撬開,展現出非常有力量感的一幕。即便大腿被刮傷,沒有合适的工具,米娅也能靈活改變政策,用烈酒消毒,
然後用電視機内部的零件和耳機線将傷口一點點縫起來。正是在這種努力之下,米娅和女兒的生活條件漸漸好轉,而她還給了女兒最大的愛意,會記錄她的成長,給她哼歌,
透露着别樣的溫情。之後,米娅又用餐盒、耳機線和貨箱制作簡易的浮船,帶着女兒離開了集裝箱,最終來到了一個允許弱勢群體存在的國家。
米娅身上閃爍的母性光輝讓許多觀衆為之感動,「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母愛和求生的意志救了她們」。然而,電影的主題并非是俗套的「為母則剛」,
而是女性的蛻變和成長。米娅原本是和丈夫一起出逃的。剛開始,她十分軟弱,總是躲在丈夫後面。在遭遇了出爾反爾的地頭蛇,被迫跟丈夫分開後,她立即六神無主,
聲音開始發抖,「我不想一個人」。然而,這種軟弱并非來自于自身的局限,而是源自于她對孩子出生的心結。米娅原本還有一個大女兒,但屠殺婦孺的政策出台後,
懷孕的米娅和大女兒一直待在家裡,吃穿用度全靠能外出的丈夫。然而,米娅的良苦用心并沒有得到了解,一直被大女兒纏着要出門。米娅一時心軟就帶着她出去了。然而,
很快就被軍官發現,最終導緻大女兒被殺害。這件事讓米娅十分内疚,她不斷在腦海中重演當時的場景,回想各種可能性,期待奇迹的發生。「要是她還活着,
我們卻把她丢在那裡呢?」在被困集裝箱、生命垂危的時候,她甚至出現了幻覺,看到已經死去的大女兒,不斷朝她道歉。她也徹底喪失了成為母親的信心,
甚至希望肚子裡的孩子不是女兒,仿佛隻有如此才能避免重複悲劇的發生。而且,米娅故意不去關心肚子裡的寶寶,明明丈夫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胎兒的跳動,
但米娅卻不能覺得孩子還活着,仿佛孩子已經死在自己的肚子裡了,還故意不告訴丈夫,任由生命消逝。直到丈夫指出胎兒會用腳踢她肚子的時候,米娅才恍然大悟,
反問丈夫是怎麼做到的。在逃脫集裝箱的過程中,她逐漸清醒,不再渾渾噩噩,發現大女兒的死并非她一個人的責任,而更多來自大環境下的剝削和壓迫。
借幻覺産生的丈夫之口,說出了米娅内心的想法。最終,她走出了陰影,發揮出超乎尋常的決心和力量。回過頭來看,整個集裝箱就是一個隐喻,
它諷刺的正是現實中女性的生育困境。電影中一再強調,生育中丈夫角色的重要性,偷渡的難民們大多是以家庭為機關的。而米娅的丈夫還看上去十分稱職,
當米娅發現有一個孕婦獨自一人時,他會反過來安慰她,「如果她懷孕了,她就不是一個人」。他理所當然地認為,每一個孕婦身邊都會有一個盡職盡責的丈夫。然而,
諷刺的是,最終卻是米娅被困于集裝箱,獨自一人承擔了從生育、喂養到教育的所有角色。丈夫其實并非束手無策,雖然米娅被困海上,但他的處境相對安全。
他承諾要來救米娅,然而遲遲不見蹤影,也沒有幫助米娅通過手機定位。他隻會翻來覆去地說同樣一句情話,自我感動,然而對于米娅來說毫無實質幫助。
這與現實中喪偶式育兒的困境相類似,丈夫始終是缺位的。而米娅在集裝箱内一邊為逃生做準備,一邊還得為小嬰兒的吃喝拉撒忙得焦頭爛額,
瀕臨崩潰的狀态也像極了現實中忙于兼顧工作與育兒的媽媽們。米娅的逃生之旅,可以說是女性反抗大環境的隐喻。正如剛剛提到的,電影的高潮部分,
米娅用全身的力氣撬開集裝箱的一角,這與米娅分娩的情況相似,都是死死拽出帶子,使出全身的力氣。母親與女性的身份重合,才帶來了破釜沉舟的力量。綜上所述,
電影《無處逢生》雖然以母親為主角,但沒有單純地歌頌母性。相反,它真實地展現了母親所面臨的困境。現實中還有許許多多面臨生育問題的女性,
她們何嘗不是在「極限求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