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第一個夏朝是如何建立的?

作者:陽說曆史

據《竹書紀年》記載,夏朝“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與無王,用歲四百七十一年”,這也就是我們課本上寫的夏朝起止時間: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那麼作為中國學術界公認的第一個朝代,夏朝是怎樣建立起來的呢?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但其實在禹的父親鲧時期夏部族就已經是黃河以南的霸主,稱為有崇氏,鲧即為有崇氏的首領。

相傳在堯舜時期,有崇氏與共工氏都是王權争奪的失敗者。在堯統治後期,華夏大地洪水泛濫,堯四處尋找能夠治水的能人,于是手下便有人推薦了鲧,但堯對鲧并不信任,可眼下也無人可用,隻得派鲧前去治水。然而,鲧治水九年,卻絲毫沒有好轉的迹象,甚至到後來,鲧還開始消極怠工。

後來,舜成為部落首領,立刻革了鲧的職,并将他流放到羽山。但眼下洪水問題還沒解決,這時,手下人又向他推薦了鲧的兒子禹。他們說禹雖然是鲧的兒子,但工作認真,為人謙遜,待人有禮,與他父親截然不同。舜也是很爽快的答應了。

禹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他聯合共工氏以及其他衆多部落,在伊、洛、河、濟一帶開展治水工作。禹糾正了過去以堵為主的治水方法,改用疏導的方式治水,他開挖水渠,依據地勢的高低,将高地的川流積水引到水渠中,使其入海。在那種極其艱苦的情況下,禹率領群眾平治水土,兢兢業業,三過家門而不入,很快赢得了衆多部落的尊重與擁護。

中國第一個夏朝是如何建立的?

之後,舜将部落首領的位置禅讓給了禹,禹被各部族擁戴為“夏後氏”,成為了諸夏之族最高的君長,禹的王權初步确立。

在禹确立王權的過程中,南方的苗蠻勢力持續膨脹,已經對中原地區構成了嚴重威脅。禹也明顯感覺到了苗蠻集團對自己的威脅,于是統領衆多邦國君長,以替天行道的名義出征苗蠻,先發制人,兩大集團的大戰就此展開。這就是《墨子·非攻下》所載的,“昔者三苗大亂,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龍生于廟,犬哭乎(于)市,夏冰(水〕、地坼及泉,五谷變化,民乃大振。高陽乃命玄宮,禹親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雷)電誘(諄)祗(振〉,有神人面鳥身,若瑾以侍,搤矢有苗之祥。苗師大亂,後乃遂幾”。

中國第一個夏朝是如何建立的?

這場戰争最終以中原華夏集團勝利告終,此後,苗蠻集團再難成氣候,華夏集團雄霸神州大地的趨勢已經無法阻擋,夏禹的王權也極大加強。

為加強王權,禹來到了淮水中遊的塗山,會盟夏、夷諸部的衆多邦國君長以及部落首領,史料記載“禹合諸侯于塗山,執玉帛者萬國”。這些君長與首領對禹朝貢,行臣服之禮,成為了夏禹統治下的諸侯,這就是“塗山會盟”——夏王朝建立的标志性事件。

中國第一個夏朝是如何建立的?

按照我們教科書所講,禹死後,其子啟繼位,世襲制代替了禅讓制,但事實上,啟當上君王的過程并非是一帆風順的。

禹死後,禅讓制的傳統影響還是很大。《竹書紀年》中就曾記載:“益幹啟位,啟殺之”。這所說的是東方偃姓之族的伯益以禅讓制為依托與啟争奪王位,但結果是伯益被殺。

後來,西部的有扈氏起兵反對啟,啟親自率軍讨伐有扈氏,雙方在甘大戰,最後的結果也是啟獲勝,有扈氏被剿絕,這就是史料記載的甘之戰。《淮南子》評價有扈氏:“有扈氏為義而亡,知義而不知宜也”。這一方面肯定了有扈氏的義,另一方面也指出有扈氏不懂得變通,世襲制代替禅讓制已經不可避免,違背之一趨勢必然遭到淘汰。

在滅掉有扈氏之後,啟也學着他的父親與諸侯在都城陽翟來了一次大會盟,史稱“鈞台之享”。在這次會盟中,啟确定了自己天下公主的地位,與此同時,禅讓制也在這次盟會上徹底被廢除,王位世襲就此确立,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組建完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