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模型格局生變:OpenAI年收入高達13億美元,競争對手們卻相繼裁員倒閉

作者:钛媒體APP
大模型格局生變:OpenAI年收入高達13億美元,競争對手們卻相繼裁員倒閉

(圖檔來源:unsplash)

随着ChatGPT熱潮帶來 AI 行業快速變革,OpenAI營收高增長,但其競争對手們的日子卻越來越難。

10月12日消息,據The Information報道,OpenAI CEO奧特曼(Sam Altman)本周對員工表示,公司正以每年13億美元(約合人民币94.93億元)的速度産生收入,平均每月收入超過1億美元,比去年全年2800萬美元增長超過450倍,達4542%,也比三個月前預期的年收入高30%。

這是OpenAI公司成立8年來,收入增長最快的一年。

相比OpenAI,其競争對手們卻很難增長,正艱難度日。據10月12日報道,英偉達、Y Combinator投資的美國 AI 語音識别公司Deepgram宣布,将啟動第二輪裁員,規模達20%,公司CEO斯科特·斯蒂芬森 (Scott Stephenson) 歸咎于利率上升、啟動資金減少等因素。此外,Jasper、StockAI也分别宣布削減收入預期和關閉業務。

據Pitchbook最新資料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生成式 AI 領域投融資交易數量達101筆,環比下降29%,交易總額降至 61 億美元,比今年一季度降低80%左右。

大模型格局生變:OpenAI年收入高達13億美元,競争對手們卻相繼裁員倒閉

很顯然,AI 大模型行業的競争格局正在發生變化。

收入增長超450倍,ChatGPT下月将實作重大更新

OpenAI終于實作了盈利增長,年收入增長超過4542%。

事實上,早在2022年,OpenAI公司年收入約合2700萬美元,但算力成本較高,實際開發 ChatGPT 和 GPT-4的時候虧損了約5.4億美元。

今年以來,随着ChatGPT釋出之後,OpenAI一直在尋找商業化模式,于今年2月公布了ChatGPT Plus付費服務,每人每月20美元,不僅支援高峰時段免排隊、快速響應,而且還可以優先獲得新功能和改進等。

不僅如此,OpenAI一直銷售企業級大模型産品,Zoom、Stripe、宜家和沃爾沃都表示他們已使用GPT-4,部分客戶來源于微軟,最終微軟與OpenAI分享收入。

目前OpenAI 公司主要收入來源于兩個部分:1)ChatGPT個人付費服務;2)企業和開發者的大模型 API 授權帶來的銷售額。

早前奧特曼曾預估,預計2023年收入提高到2億美元,2024年達10億美元,随後于6月左右調整到今年收入将達到10億美元,到2024年将再增加數十億美元。但如今,13億美元的年收入,高于此前的預期。

據報道,目前OpenAI估值高達900億美元(約合人民币6578.19億元),這意味着不到一年OpenAI估值就翻了三倍。另據消息稱,OpenAI 計劃與蘋果設計師Jony Ive一同打造一款全新 AI 硬體裝置,日本軟銀集團創始人孫正義将支援這一計劃。

此外,OpenAI 還劃自研 AI 晶片,從去年開始進行内部讨論,甚至已經開始評估 AI 晶片公司的潛在收購目标,以解決其所依賴的 AI 晶片短缺以及成本高昂問題。

奧特曼曾公開表示,ChatGPT的進化曆程将像蘋果的 iPhone 手機一樣。雖然第一支iPhone發表時令人驚豔,但你從現在新iPhone 15來看,第一支 iPhone 的功能不夠,大家應該對生成式 AI 技術抱有期待,尤其 AI 帶來的新變革可以做落實更多天馬行空的想法。

大模型格局生變:OpenAI年收入高達13億美元,競争對手們卻相繼裁員倒閉

OpenAI CEO奧特曼(Sam Altman)

不止是OpenAI,受益于谷歌和亞馬遜的支援,有消息稱,AI初創公司Anthropic 告訴投資者,公司今年收入達到 1 億美元。

據路透報道,預計在11月6日美國舊金山舉行的OpenAI首屆開發者大會上,奧特曼将對ChatGPT進行重大更新,以降低成本吸引開發人員,聲稱将會讓軟體客戶成本削減多達20倍。

奧特曼本人曾私下表示,可能會在未來幾年,OpenAI将嘗試籌集高達1000億美元的資金,以支援研發通用人工智能(AGI)技術。

競争加劇,英偉達投的美國版“科大訊飛”又裁員

相對于OpenAI、Anthropic背靠谷歌、亞馬遜、微軟等科技巨頭的支援,較小型的 AI 創業公司卻面臨裁員困境。

10月12日,銷售語音識别軟體的創業公司 Deepgram宣布年内第二次裁員,大約20名員工離開公司,相當于公司人數的 20%。

Deepgram公司CEO斯蒂芬森将裁員歸咎于高利率下的融資壓力,他告訴員工,融資環境至少一年内不太會好轉。

大模型格局生變:OpenAI年收入高達13億美元,競争對手們卻相繼裁員倒閉

Deepgram CEO Scott Stephenson

據悉,Deepgram公司成立于2015年,總部位于舊金山,主要開發由 AI 驅動的自動語音識别(ASR)平台,以實作文字記錄,有點類似于科大訊飛、出門問問等。

去年12月,Deepgram宣布完成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阿爾肯資本、貝萊德、老虎環球基金、Wing VC、花旗風險投資、SAP.io、IQT電信 (In-Q-Tel)、英偉達(Nvidia)和Y Combinator等,成為智能語音領域籌集的最大一輪B輪融資。

公開資訊顯示,Deepgram公司客戶包括流媒體巨頭Spotify、花旗銀行和Twilio等。該公司稱,與現有選項相比,它擁有針對企業業務更準确、更快速的解決方案。

據PitchBook資料,截至目前,Deepgram總共完成了8600萬美元的融資,投後估值高達2.67億美元。

但随着ChatGPT釋出之後,衆多其他 AI 初創公司面臨着市場的競争壓力,尤其OpenAI釋出了開源語音識别模型Whisper,對于Deepgram打擊很大。斯蒂芬森認為,如今初創公司融資環境更加嚴峻,宏觀經濟挑戰以及公司去年業績不佳也是裁員的重要原因。報道稱,此次Deepgram裁員涵蓋公司資料科學家、研究人員和工程師等。

“我不願意打賭一年左右的時間内市場對于募集額外資金會有利,”斯蒂芬森對于裁員事件回應稱,由于聯邦儲備委員會顯示了“長期高利率”的信号。“是以,我們必須保守,無論如何都要抑制增長的心态,而是要專注于提高效率。”

不止是Deepgram,ChatGPT釋出之後,另一家 AI 文案初創公司Jasper早前也宣布裁員和削減收入預期,公司聯合創始人、CEO戴夫 (Dave Rogenmoser) 和CTO也相繼辭職。而去年底,智能繪畫公司StockAI則宣布關閉所有業務。

事實上,目前風險投資領域對于生成式 AI 的熱情逐漸降溫。

據資料機構Pitchbook 10月6日公布的最新資料顯示,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生成式 AI 投融資交易數量下降至 101 筆,較二季度下降 29%,交易總額也呈下降趨勢,包括亞馬遜40億美元投資Anthropic在内,最終融資總額降至 61 億美元。

Index Ventures 合夥人 Bryan Offutt 表示,随着市場回歸現實,生成式 AI 投資動力正在減弱。雖然GPT這項技術令人印象深刻,但對于大多數應用場景來說,它還不夠可靠,導緻投資者熱情降溫。

盡管風投們一直在尋找下一個 OpenAI,但許多投資人現在承認早期企業可能不會成功。美國風險基金NFX普通合夥人皮特·弗林特 (Pete Flint)表示,創始人和投資者現在認識到,一些早期公司隻是有趣的實驗,但并不是偉大的企業。

弗林特強調,谷歌、微軟等大公司在生成式 AI 領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可能是初創公司很難獲得融資的重要原因。

(本文首發钛媒體App,作者|林志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