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朝曆代帝王錄

作者:明王傳奇

#古籍裡的曆史#

漢朝是中國統一王朝,分為西漢與東漢,西漢和東漢共曆28帝,享國共408年。秦末農民起義,項羽,劉邦推翻秦朝,封為漢王。楚漢争霸,劉邦戰勝項羽,稱帝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漢文帝,漢景帝推行休養生息國策,開創文景之治。漢武帝即位後,推行推恩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加強中央集權。同時,派張骞出使西域溝通中原與西域各國聯系,開辟絲綢之路,北擊匈奴,東并北韓,漢朝達到盛世。宣帝時期國力極盛,設立西域都護府,将西域納入版圖,開創孝宣之治。8年王莽廢漢孺子,定都長安,改國号新,史稱新莽,西漢滅亡。

23年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被殺,新朝覆滅。25年劉秀重建漢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光武帝即位後,息兵養民,史稱光武中興。漢明帝沿襲輕徭薄賦,百姓殷富,開創明章之治。漢和帝即位,勵精圖治,迫使匈奴西遷,派班超經營西域,絲綢之路延伸至歐洲。100年羅馬帝國遣使來朝,國力趨于極盛,史稱永元之隆。184年爆發黃巾軍起義,卷席全國各地,導緻天下大亂,軍閥割據。220年曹丕篡漢,定都洛陽,漢朝滅亡。

西漢篇

1劉煓(前282-前197)名昂,字執嘉,号顯初,劉邦父親,江蘇豐縣人。秦朝時居住在豐邑,從事農業生産。前206年楚漢之争時,豐縣被西楚攻占,劉邦派人迎接,被項羽派兵所阻。次年漢軍攻陷西楚都城彭城,接着楚軍反攻,漢軍大敗,與呂雉被楚軍所擒。前203年項羽将其縛送砧闆上,威脅劉邦投降,險些遭到烹殺,因項伯勸阻,幸免于難。次年劉邦擊敗項羽,取得勝利,尊為太上皇。前197年去世,享年86歲,史稱劉太公。

漢朝曆代帝王錄

劉太公

家庭成員

祖父:劉清,戰國末期魏國大夫,定居于魏都大梁。

父親:劉仁,始遷豐邑中陽裡,襲父豐公爵位。

妻妾:王含始(前279-前215)劉太公嫡妻,追封昭靈皇後,生子劉伯,合陰侯劉喜,漢高帝劉邦,宣夫人,诏封太上皇後。

李氏(-前197)劉太公側室,劉交生母,漢初封太上皇後。

子女

劉伯(前261-前225)劉煓長子,以種田為業,早逝。前202年劉邦滅項羽後,建立漢朝,追尊其為武哀侯。高後時追尊武哀王,其妻封陰安侯,子劉信封羮颉侯,後封關内侯。

劉仲(前258-前193)又名喜,劉煓次子,漢高帝次兄。前202年漢朝建立後,冊封代王。匈奴進攻代地時,棄國而逃,廢為合陽侯。前193年去世,谥号頃,生子吳王劉濞,德哀侯劉廣。

劉交(前242-前179)字遊,西漢宗室,劉太公第四子,漢高祖異母弟,母李氏。愛好讀書,少年時期與魯穆生,申公受學于浮丘伯。前209年劉邦封沛公時,随同蕭何從軍灞上,冊封文信君。前201年封楚王,呂後稱制時,派劉郢客向申公受業。前179年去世,享年64歲,谥号元。諸子:劉辟非,楚王劉郢客,楚文王劉禮,紅侯富,沈猶侯劉歲,宛朐侯劉執,棘樂侯劉調。

漢朝曆代帝王錄

楚王劉交

宣夫人:母王含始,劉邦長姐。劉邦稱帝時,追尊為昭哀後。

2漢高祖劉邦(前256-前195)母劉媪,字季,西漢開國皇帝,前202-前195年在位,西漢傑出政治家,卓越戰略家和軍事家。曆任沛縣泗水亭長,沛公,砀郡長,前208年集合子弟響應起義,攻占沛縣等地,自稱沛公,不久投奔項梁部。前206年進駐霸上,攻占鹹陽,秦王子嬰向其投降,秦朝滅亡。前202年封漢王,統治巴蜀地區。楚漢戰争中,終于擊敗項羽,統一天下,定都長安,建立漢朝。廟号太祖,谥号高皇帝,享年62歲。子女9人,齊王劉肥,漢惠帝劉盈,趙王劉如意,漢文帝劉恒,梁王劉恢,趙王劉友,淮南王劉長,燕王劉建及魯元公主。

漢朝曆代帝王錄

漢高祖

3漢惠帝劉盈(前211-前188)漢高祖嫡子,母呂後,西漢皇帝,前195-前188年在位。統治時期,實施仁政,減輕賦稅,提拔曹參為相,政治清明,休養生息,推動國家經濟發展。此後,呂後殘忍殺死戚姬,開始沉緬酒色。前188年病死,享年24歲,谥号孝惠帝。諸子:少帝劉恭,淮陽王劉彊,少帝劉弘,常山王劉不疑,恒山王劉朝,淮陽王劉武,梁王劉太。

漢朝曆代帝王錄

漢惠帝

4漢文帝劉恒(前203-前157)母薄姬,漢高祖第四子,漢高祖第四子,前180-前157年在位,西漢皇帝,谥号孝文帝,廟号太宗,葬于霸陵,享年47歲。前196年封代王,前180年呂後去世,太尉周勃聯合陳平等人迎其即位。即位後,勵精圖治,興修水利,廢除肉刑,開啟文景之治局面。子女10人,4子早夭,嫡子漢景帝啟,梁孝王武,代王參,梁懷王揖,女館陶公主和绛邑公主。

漢朝曆代帝王錄

漢文帝

5漢景帝劉啟(前188-前141)母窦皇後,漢文帝嫡長子,西漢皇帝,前157-前141年在位,谥号孝景帝。在位期間推行削藩策,削諸侯封地,平定七國之亂,鞏固中央集權。繼續奉行與民休息政策,發展生産,減輕賦稅,前141年駕崩,享年48歲,葬于陽陵。子女:廢太子劉榮(臨江王)河間王劉德,臨江王阏,魯王劉餘,江都王劉非,長沙王劉發,趙王劉彭祖,膠西王劉端,中山王劉勝,漢武帝劉徹,廣川王劉越,膠東王劉寄,清河王劉乘,常山王舜,女兒平陽公主,南宮公主,隆慮公主。

漢朝曆代帝王錄

漢景帝

6漢武帝劉徹(前156-前87)漢景帝第十子,母王娡,西漢皇帝,傑出政治家和戰略家,前141-前87年在位。即位後,采納主父偃建議,頒行推恩令,削弱王國勢力,将鹽鐵和鑄币權收歸中央。同時,采納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同時攘夷拓土,東并北韓,南吞百越及南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開辟絲綢之路,開創盛世局面。統治後期窮兵黩武,發生巫蠱之禍,谥号孝武帝,廟号世宗,享年70歲,葬于茂陵。子女:太子劉據,齊懷王劉闳,燕剌王劉旦,廣陵王劉胥,昌邑王劉髆,漢昭帝劉弗陵,當利公主,鄂邑長公主,諸邑公主,陽石公主和夷安公主。

漢朝曆代帝王錄

漢武帝

7漢昭帝劉弗陵(前94-前74)母趙婕妤,西漢皇帝,漢武帝少子,前87-前74年在位,廟号孝昭帝。繼位時,霍光和桑弘羊等人輔政下,與民休息,加強北方戍防。前81年召開鹽鐵會議,會後罷除榷酒。次年以謀反罪誅殺桑弘羊等人,專任霍光,西漢王朝得以扭轉,使百姓得以富足,前74年病死,享年21歲。

漢朝曆代帝王錄

漢昭帝

8漢廢帝劉賀(前92-前59)漢武帝孫,昌邑王劉髆子,西漢第皇帝,前74年7月-8月在位,西漢在位最短的皇帝。前88年昌邑王劉髆去世,次年嗣位,成為昌邑王。前74年被大臣霍光等人迎立為帝,在位27天後被廢,貶為海昏侯。漢宣帝即位後,深為忌憚,派人監視。前63年削去食邑,前59年去世,享年34歲,子女22人,子海昏侯充國,奉親,代宗等,女兒持辔等人。

漢朝曆代帝王錄

劉賀

9漢宣帝劉詢(前91-前49)原名病已,字次卿,西漢皇帝,漢武帝曾孫,太子劉據孫,劉進子,前74-前49年在位。前91年巫蠱之禍後,被收系郡邸獄。前87年遇赦,被祖母史家撫養民間。前74年劉賀被霍光等大臣所廢,迎入宮中,受封陽武侯,随後即位,次年改元本始。在位期間,重視賢能,賢臣循吏輩出,重視吏治,反對專任儒術。前72年聯合烏孫國大破匈奴,前60年平定西羌,設立西域都護府。前49年崩于未央宮,享年43歲,葬于杜陵,廟号中宗。子漢元帝奭,淮陽王欽,楚王嚣,東平王宇,中山王竟,館陶王某,女館陶公主,敬武公主。

漢朝曆代帝王錄

漢宣帝

10漢元帝劉奭(前74-前33)漢宣帝長子,母許平君,西漢皇帝,前49-前33年在位。前67年立為太子,前49年繼位。在位期間寵信宦官,朝政混亂不堪,重用外戚,開始走向衰落,谥号孝元帝,廟号高宗,享年42歲,子漢成帝劉骜,定陶恭王劉康,中山孝王劉興,女平陽公主和穎邑公主。

漢朝曆代帝王錄

漢元帝

11漢成帝劉骜(前51-前7)字太孫,西漢皇帝,母王政君,漢元帝之子,前33-前7年在位。前47年立為太子,即位後外戚擅政,大政被王氏掌握,各地爆發農民起義,統治期間荒于政事,寵信趙飛燕姐妹,享年45歲,谥号孝成帝,廟号統宗。

漢朝曆代帝王錄

漢成帝

12漢哀帝劉欣(前26-前1)字和,漢元帝孫,定陶王劉康子,西漢皇帝,前7-前1年在位。23年襲封定陶王,前8年立為太子。次年成帝病逝,即位為帝。前1年病死,享年26歲,谥号孝哀帝。

漢朝曆代帝王錄

漢哀帝

13漢平帝劉衎(前9-公元5)原名箕子,漢元帝孫,中山孝王劉興子,母衛姬,西漢皇帝,前1-5年在位。漢哀帝病死後,王莽為便于弄權,七月迎其入宮,九月即位,次年改元元始。元始五年12月去世,被王莽毒殺,葬于康陵,谥号孝平帝,時年14歲。

漢朝曆代帝王錄

漢平帝

14漢更始帝劉玄(~25)湖北棗陽人,父親劉子張,光武帝族兄。早年參加平林兵,投奔陳牧等人,擔任安集掾。22年正月打敗王莽大夫甄阜,屬正梁丘賜,并将他們斬殺,自稱将軍。23年被綠林軍首領擁立為帝,年号更始,成為更始帝。同年新朝滅亡,入主長安。25年在赤眉軍和劉秀大軍夾擊下,土崩瓦解,向赤眉軍出降,同年10月被赤眉軍所殺。

漢朝曆代帝王錄

劉玄

15漢帝劉嬰(5-25)漢宣帝玄孫,楚孝王劉嚣曾孫,廣戚侯劉顯子,西漢皇帝,6~8年在位,世稱孺子嬰。初立為皇太子,8年被廢黜囚禁。長大後,降封為安定公,25年被李松殺死。

漢朝曆代帝王錄

漢孺子嬰

16建世帝劉盆子(10-64)山東甯陽人,劉萌子。父親劉萌,23年與兄劉恭,劉茂被掠入赤眉軍,從事放牧。25年樊崇等人擁立其為皇帝,改元建世。27年赤眉軍兵敗,歸順漢軍,同年任趙王府郎中。晚年因病雙目失明,被朝廷奉養終身。

東漢篇

1劉欽(前42-3)湖北棗陽人,漢朝宗室,長沙王劉發玄孫,漢光武帝父親。西漢末年,曆任濟陽縣令,南頓縣令等職。娶妻樊娴都,3年因病去世。生子劉縯,劉仲,光武帝劉秀,女湖陽公主劉黃,新野公主劉元,甯平公主劉伯姬。

2漢光武帝劉秀(前6-57)字文叔,湖北棗陽人,劉欽第三子,東漢開國皇帝,25-57年在位。天鳳年間到長安受業,王莽篡立新朝後,民不聊生,各地農民起義不斷。22年與其兄長劉在宛城起兵。25年在鄗縣登基稱帝,改元建武,定都于洛陽,國号為漢,史稱東漢。曆經12年,逐漸掃平各方勢力,最終統一全國。提倡柔道治國,改革官制,整饬吏治,優待功臣,經濟上休養生息,恢複發展經濟。大興儒學,推崇氣節,開創曆史上儒學最盛的時代。41年廢掉郭後,改立陰麗華為後。57年因病駕崩,葬于原陵,享年62歲,廟号世祖,谥号光武帝。

漢朝曆代帝王錄

漢光武帝

家庭成員

父親:南頓縣令劉欽 母親:樊娴都

兄弟:劉縯(前16-23)字伯升,光武帝長兄,新朝末年起義軍将領。新朝末年,與劉秀等率數千人起義,号舂陵軍,自稱柱天都部,後加入綠林軍。更始政權建立後,任大司徒,封漢信侯,後因戰功威名日盛,被劉玄猜忌,與劉稷皆被殺害,追谥齊武王,子齊哀王章(-46)北海靖王興(-64)。

劉仲(前10-22)漢光武帝次兄,22年在舂陵參加起義。同年10月被王莽軍設伏,全家遇害而亡,追谥魯哀王。

姐妹:湖陽公主劉黃(前18-40)光武帝之姐,劉欽之女,東漢初年封湖陽公主,後加封長公主。初嫁胡珍,婚後數年,丈夫胡珍病死。東漢初年,董宣捉拿公主府家奴,公主狀告董宣,皇帝對董宣佩服。丈夫死後,守寡多年,想改嫁宋弘,被宋弘拒絕,從此專心修道,在封地境内煉真宮誦經。

新野長公主劉元(-22)光武帝劉秀二姐,南頓君劉欽之女,母親樊娴都。早年嫁給鄧晨,22年在一次戰亂中,與三個女兒一起遇害身亡。劉秀即位後,追谥新野長公主。

甯平長公主劉伯姬(前2-30)湖北棗陽人,漢朝公主,光武帝劉秀妹妹。跟随劉秀起義于舂陵,頗有貢獻。東漢建立後,封甯平公主,嫁給大司農李通。30年去世,明帝時追封長公主。

兒子:東海王劉強,中山王(沛王)劉輔,楚王劉英,漢明帝劉莊,濟南王劉康,東平王劉蒼,阜陵王劉延,山陽王劉荊,臨淮公劉衡,中山王劉焉,琅琊王劉京。

女兒:舞陰長公主劉義王,涅陽長公主劉中禮,館陶公主劉紅夫,淯陽公主劉禮劉,郦邑公主劉绶。

後妃:皇後陰麗華(5-64)河南新野人,光武帝元配,東漢第二任皇後,漢明帝生母。以美貌著稱,劉秀發迹前,曾經仰慕其美貌。新莽末年,天下大亂,劉秀在家鄉起兵。在昆陽之戰後,劉秀在宛城迎娶其為妻。東漢建立後,受封貴人,41年郭聖通被廢,冊封皇後。明帝即位後,尊為皇太後,64年正月崩逝,與劉秀合葬原陵,谥号光烈,生明帝劉莊,劉蒼,劉荊,劉衡和劉京。

郭聖通(6-52)漢光武帝皇後,河北真定藁城(石家莊藁城區)人,陽安侯郭昌之女,劉揚外甥女。24年嫁給劉秀。劉秀稱帝後,冊封貴人。26年真定王劉揚謀反伏誅,為了安撫河北派勢力,冊立為後。41年廢去後位,封中山太後,遷居北宮。43年劉彊讓位于劉莊,改封沛太後。52年因病去世,葬于北邙山。

許美人(8-86)漢光武帝妃子,湖北丹陽人。公元25年選入宮,生楚王劉英。雖然生下兒子,并沒有得到皇帝的寵愛。後随劉英去封地,封楚王太後,71年劉英自殺,十年後病死。

3漢明帝劉莊(28-75)名陽,母陰皇後,光武帝第四子,初封東海公,57-88年在位,東漢皇帝。41年進封東海王,43年冊立為太子,57年即位,廟号顯宗,享年48歲,谥号孝明帝。在位時期,對内提倡儒學,注重刑法,防範貴戚功臣勢力。出兵北擊匈奴,命窦固帶兵征伐,班超出使西域各國,設定西域都護,将佛教引進中國。統治期間,興修水利,吏治清明,史稱明章之治。子女:子千乘王建,陳敬王羨,彭城王恭,樂成靖王黨,漢章帝炟,下邳惠王衍,梁節王暢,淮陽頃王昞,濟陰悼王長,女獲嘉長公主,平陽公主,隆慮公主,平氏公主,沁水公主,平臯公主,浚儀公主,武安公主,魯陽公主,樂平公主,成安公主。

漢朝曆代帝王錄

漢明帝

4漢章帝劉炟(56-88)母賈貴人,漢明帝第五子,75-88年在位,東漢皇帝。60年立為太子,即位後提倡儒學,班超等出使西域,使經濟得到很大發展。谥号孝章帝,廟号肅宗,享年33歲,子千乘王伉,平春王全,清河王慶,和帝肇,濟北王壽,河間王開,城陽王淑,廣宗王萬歲,女武德公主,平邑公主,陰安公主。

漢朝曆代帝王錄

漢章帝

5漢和帝劉肇(79-105)母梁貴人,漢章帝第四子,88-105年在位,東漢皇帝。82年立為太子,88年漢章帝崩,即位時由窦太後臨朝稱制,92年聯合宦官掃滅外戚窦氏,使國力達到極盛,時稱永元之隆,谥号孝和帝,廟号穆宗,享年27歲。子平原王勝,漢殇帝隆,女修武公主,共邑公主,臨颍公主,聞喜公主。

漢朝曆代帝王錄

漢和帝

6漢殇帝劉隆(105-106)養母鄧太後,漢和帝少子,曆史上壽命最短的皇帝,105-106年在位,谥号孝殇帝,死時僅2歲。

漢朝曆代帝王錄

漢殇帝

清河孝王劉慶(78-107)母宋貴人,漢章帝第三子,漢安帝生父。79年立為皇太子,82年因受窦太後誣陷,廢為清河王。漢和帝誅滅外戚窦憲勢力,立下功勞,因而受到和帝的敬重。106年就國藩地,107年去世,谥号孝王,子安帝祜,清河愍王虎威,廣川王常保,女舞陰長公主别得,濮陽長公主久長,平氏長公主直得,涅陽長公主侍男,陰城公主。

7漢安帝劉祜(94-125)漢章帝孫,清河王劉慶之子,母左小娥,東漢第六位皇帝,106-125年在位。即位時,東漢内憂外患,西域各國不滿班超離任,紛紛叛漢,羌族發生起義,這場戰争耗費巨大,使東漢元氣大傷。125年得病回京,3月在返京途中病死,享年32歲,廟号恭宗,谥号孝安帝。

漢朝曆代帝王錄

漢安帝

8漢順帝劉保(115-144)母李宮人,漢安帝子,東漢皇帝,廟号敬宗,谥号孝順帝,125-144年在位。在位時寵信宦官,宦官與外戚梁氏勾結,外戚專權20餘年。144年病死,葬于憲陵,享年30歲,子漢沖帝炳,女舞陽公主,冠軍公主,汝陽公主。

漢朝曆代帝王錄

漢順帝

9漢沖帝劉炳(143-145)母虞貴人,東漢皇帝,字明,漢順帝之子,144-145年在位,144年立為太子,在位半年,谥号孝沖帝。

漢朝曆代帝王錄

漢沖帝

10漢質帝劉缵(138-146)名續,渤海王劉鴻子,145-146年在位,東漢皇帝。145年漢沖帝去世,權臣梁冀擁立其為帝,改元本初。因不滿大将軍梁冀飛揚跋扈,在朝會上斥責梁冀,引起梁冀忌恨。次年被梁冀毒死,時年9歲,谥号孝質帝。

漢朝曆代帝王錄

漢質帝

11漢桓帝劉志(132-167)字意,河間王劉開孫,蠡吾侯劉翼子,母親匽明,東漢皇帝,146-167年在位。劉翼死後襲爵,146年漢質帝駕崩,被梁冀迎入南宮即位,梁太後臨朝聽政,外戚梁冀掌握大權。159年依靠宦官單超等誅殺梁冀,并翦除其黨羽,封中常侍單超,徐璜,具瑗等人為列侯。由于宦官肆虐,黨同伐異,激起士大夫的不滿。166年太學生聯合世族反對宦官,結果李膺等人被捕,形成黨锢之禍,政治更加腐敗。167年12月駕崩,葬于宣陵,谥号孝桓帝,廟号威宗,享年36歲。

漢朝曆代帝王錄

漢桓帝

12漢靈帝劉宏(156-189)解渎亭侯劉苌子,東漢皇帝,168-189年在位。167年漢桓帝駕崩,次年正月即位。在位時期,發生黨锢之禍,設定西園,巧立名目搜刮錢财。184年爆發黃巾起義,189年去世,谥号孝靈帝,享年34歲,子少帝辯和獻帝協。

漢朝曆代帝王錄

漢靈帝

13漢少帝劉辯(175-190)母何皇後,漢靈帝長子,東漢皇帝。在位4個月,189年被董卓廢去帝位,改封弘農王。次年在董卓脅迫下自盡,時年16歲,谥号懷王,史稱漢少帝。

14漢獻帝劉協(181-234)字伯和,母王氏,漢靈帝次子,東漢皇帝,189-220年在位。189年封渤海王,改封陳留王。次年董卓廢劉辯為弘農王,改立其為帝。196年曹操迎其至許昌,并遷都許縣,挾天子以令諸侯。208年立曹操為丞相,216年曹操進封魏王。220年曹操去世,其子曹丕逼其禅位,建立魏朝。随後,被廢為山陽公,234年去世,享年54歲,谥号孝獻帝。

漢朝曆代帝王錄

漢獻帝

漢朝世系圖

漢朝曆代帝王錄

西漢世系圖

漢朝曆代帝王錄

東漢世系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