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吃後會“噴射”?被多國列入禁止食用名單的油魚,有多可怕?

作者:科學早班機

鳕魚口感鮮美,營養價值高,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也是很多快餐店常見的食品。但是,有的不良商家卻會用另一種油魚去冒充鳕魚供消費者食用。

人吃後會“噴射”?被多國列入禁止食用名單的油魚,有多可怕?

更可怕的是,人們一旦食用了這種魚類,身體的腸胃功能将不受控制,屁股化身為“油槍”,不停地有油出體外,尴尬的情況不斷發生。

是以,油魚被很多國家拉入食品的“黑名單”中。那麼,油魚究竟是什麼魚?将會對人體帶來哪些傷害?接下來,請朋友們一定收好這篇“避坑指南”了。

人吃後會“噴射”?被多國列入禁止食用名單的油魚,有多可怕?

油魚厲害的真面目

油魚的學名為棘鱗蛇鲭或者異鱗蛇鲭,異鱗蛇鲭也被稱為玉梭魚、白玉豚。衆所周知,魚在水裡遊動需要依靠魚鳔來控制沉浮。油魚栖息于海洋深處,因為此處的水壓比較大,它們身上的魚鳔在進化中不斷退化了。

人吃後會“噴射”?被多國列入禁止食用名單的油魚,有多可怕?

為了讓身體能夠有足夠強的浮力,它們全身被包裹着厚厚的油脂層,以此來控制在深海中前行的方向。這種油脂實質上是一種名為蛇鲭毒素的的天然蠟脂,占了超過油魚自身體重的40%的重量,其實是一種由脂肪酸和脂肪醇組成的化合物質。

人吃後會“噴射”?被多國列入禁止食用名單的油魚,有多可怕?

油魚體内的動物脂肪含量是鳕魚的20倍,在某些工業領域,人們常常用油魚提取潤滑劑,這也是油魚的主要用途之一。此外,蠟脂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是随處可見的,比如一些護膚品精油就富含蠟脂,可見,它本身是不含毒素的。

人吃後會“噴射”?被多國列入禁止食用名單的油魚,有多可怕?

有的餐飲店還會把油魚打上“高貴”的标簽,吸引好奇的人們前來品嘗。廚師也絞盡腦汁地發明各種烹饪方式,比如用來自普羅旺斯的植物調味,再用進階橄榄油煎炸。“吃貨們”就被油魚雪白細膩的肉質吸引,抵抗不住美食的誘惑,紛紛前來打卡。

人吃後會“噴射”?被多國列入禁止食用名單的油魚,有多可怕?

雖然這些良心商家們已經公布了油魚的“特殊之處”,但還是有不少“頭鐵”的部落客們想要“以身試法”。最終的結果是,他們都敗給了油魚強大的蠟脂系統,紛紛化身“噴射戰士”,甚至不得不穿戴尿不濕來防止油“側漏”。

人吃後會“噴射”?被多國列入禁止食用名單的油魚,有多可怕?

食用油魚會導緻腹瀉的原因

雖然蠟脂是無毒的,但是對人體也是有害而無益的。

油魚剛開始進入口腔的時候,味道和普通的海鮮并沒有什麼差別,但是腸胃可受不了這樣的刺激物。蠟脂的溶點高達1000攝氏度,我們的腸道在短時間内無法吸收過多的蠟脂,食用過量的油魚,就會增加腸道的負擔。

人吃後會“噴射”?被多國列入禁止食用名單的油魚,有多可怕?

當過量的蠟脂積累在胃中,胃會出現胃痙攣。而食物經過胃到達腸道的時候,由于油脂本身十分潤滑,能夠不經過腸道的蠕動就從肛門滑出體外,是以人也不會有強烈的感覺。這個過程在醫學上被稱為脂溢或脂肪痢。

人吃後會“噴射”?被多國列入禁止食用名單的油魚,有多可怕?

當人們如廁的時候,如果沒有排洩幹淨體内的蠟脂,它們就會在不恰當的時候從肛門漏出來黏在褲子上,帶來不好的影響。更有甚者,食用者會在短期内出現頭暈、嘔吐等症狀,還可能造成大小便失禁,需要進醫院治療。

但是,這個症狀也就持續短短幾天的時間。當體内的蠟脂通過自然或人工的方式排洩幹淨後,就不會再有很大的副作用了。

避免尴尬的妙招

雖然油魚會在我們的飲食過程中帶來負面影響,但是我們還是有方法可以避免這樣的局面。

首先,美味雖好,可千萬不要過量食用。有研究表明,如果一次性食用的量在170克以内,是可以被人體腸胃吸收的,在體内就被消化幹淨了。

此外,烹饪方式也是避免“竄油”的關鍵。我們将油魚烤熟或者清蒸,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滅油魚身上油的含量。

人吃後會“噴射”?被多國列入禁止食用名單的油魚,有多可怕?

事實上,腹瀉的嚴重程度和人的體質密切相關。腸胃功能較好的人,食用油魚後很少存在不良反應。而腸胃功能較差的人,副作用就比較明顯了,更有甚者需要去醫院看病。

油魚和鳕魚外貌相似,我們怎麼分辨真假呢?

我們在購買鳕魚的時候,商家往往會切片或切斷售賣,使用“障眼法”迷惑消費者。

從外形上來看,鳕魚切片的面積較大,肉質細嫩順滑,鱗片緊密且紋理清晰,看上去像密密麻麻的針,商家基本上不會把鱗片剔掉。鳕魚體長高達1米多,也比油魚長。

人吃後會“噴射”?被多國列入禁止食用名單的油魚,有多可怕?

而油魚體長隻有20公分左右,切片較狹長,肉質粗糙且有網格,顔色為灰黑色,切片中間還有一條淡黃色或淡紅線。

人吃後會“噴射”?被多國列入禁止食用名單的油魚,有多可怕?

如果您不幸把油魚買回家了,也是有鑒别方法的。在解凍後,鳕魚的皮膚十分光滑,而油魚的皮膚會比較粗糙。如果将其清蒸,油魚的出水量較大,且肉容易散開,口感發硬,這很可能就是油魚了。

人吃後會“噴射”?被多國列入禁止食用名單的油魚,有多可怕?

其次,真鳕魚的價格高達每公斤上百元左右,如果價格隻有十幾元至二十元左右,很可能存在假冒的行為,比如常見的龍鳕魚等,就屬于油魚了。

人吃後會“噴射”?被多國列入禁止食用名單的油魚,有多可怕?

最後,看包裝上的進口辨別也是防止上當受騙的有效途徑。比如,可以選擇包裝上印有MSC認證的鳕魚。

對油魚進口監管最嚴格的國家是意大利和日本,他們明令禁止油魚進口。而美國和澳洲等國認為油魚是不含毒素的,但是商家在售賣之前要注明食用油魚的危害,和合理的食用數量。以美國的食用标準來說,成年人一次性攝入量不得超過三兩。

但是,大陸并沒有對油魚的流通和售賣做出嚴格的規定,很多商家為了節約成本把它冒充為鮪魚、鲳魚和鳕魚出售。

人吃後會“噴射”?被多國列入禁止食用名單的油魚,有多可怕?

油魚因為體内富含蠟脂,超過了人體腸胃的承載能力,人在食用後會不受控制地流出體外,也被很多國家禁止進口。

我們可以通過觀看外形、觸摸肉質、檢視防僞标簽等方式避免買到油魚。此外,我們在攝入油魚的時候應該适量食用,還要講究烹饪的方法。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