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2名外交官,踢走41個!印度發飙,就問加拿大怕不怕?

作者:步論天下事

西方人傻眼了,一直将火力對準毛熊和兔子,結果發現向來不靠譜的印度,實力竟然已經強大到可以發飙了!

簡單回顧一下印加兩國的恩怨。

錫克教是印度家裡的一個宗教團體,沒辦法,印度的教派太多了,什麼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錫克教等等,各種知名不知名的教派多如牛毛。

但這個教派和印度政府之間一直不怎麼對付,基本上是兩看相厭的狀态。

62名外交官,踢走41個!印度發飙,就問加拿大怕不怕?

加拿大為何會和錫克教扯上聯系呢?

這還得怪印度人自己,因為此前是英國的殖民地,印度人的咖喱味英語說的賊溜。西方國家為了拉攏印度對付東方大國,一直對其各種示好。再加上印度本身人口衆多,于是很多印度人就歡天喜地的移了民。

錫克教教徒大都跑到了加拿大,就這樣,一不留神加拿大就有了50萬錫克教教衆。

和中國人天性喜歡埋頭過自己的小日子不同,印度人對政治的熱情度極高。雖然人數不算非常多,但他們在加拿大國内卻因為積極參與各種政治活動、團體,并涉足政界,而形成了一個擁有巨大影響力的群體。

62名外交官,踢走41個!印度發飙,就問加拿大怕不怕?

就是在特魯多的花瓶政府内部,就有很多錫克教教民被任命為内閣成員。其中一些人擔任關鍵職位,如原國防部長哈吉特·辛格·薩吉安就是印度裔錫克族人。特魯多曾經還開玩笑稱,他内閣裡的錫克族人比莫迪政府的還多。

本來在西方世界加拿大的做法簡直堪稱是民主和多元化的楷模。

因為這個原因特魯多在七國集團的峰會上,腰杆都挺直了不少。

但卻也是以埋下了隐患。

人口一多,政治勢力又不斷做大,錫克教的人開始不安分起來。他們和印度的錫克教教衆本身就有千絲萬縷的關系,雙方眉來眼去,常常一起在小黑屋裡共商獨立大計。

62名外交官,踢走41個!印度發飙,就問加拿大怕不怕?

而且還經常搞個募捐啥的,為了能夠讓遠在南亞的錫克教群眾成功脫離莫迪老仙的魔爪。

這麼一來,莫迪不幹了!

本來嘛,印度國内就是一盤大雜燴,錫克教那點人莫迪還真看不上。折騰來折騰去,那麼多年了也沒整出多少風浪來。

他最大的眼中釘是穆斯林。

但問題是穆斯林人數太多,印度總人口已經突破了14億,穆斯林占比高達14%,最關鍵的是穆斯林的教義中奉行多子多孫,這麼下去莫迪十分擔心以後自己會不會被迫改成默罕默德.莫迪。

62名外交官,踢走41個!印度發飙,就問加拿大怕不怕?

可是過億的人口讓莫迪投鼠忌器,好死不死此時錫克教跳的有點歡,于是莫迪就準備拿錫克教開刀,來吓唬一下穆斯林。于是将他們直接釘在恐怖分子的十字架上。

這一下加拿大的錫克教群眾惱了!

但直接更讓他們憤怒的是,六月份一個加拿大籍的錫克族宗教領袖尼賈爾在加拿大境内被害。尼賈爾已經被莫迪政府以反國家罪通緝了三年,而且印度多次要求加拿大政府引渡。

這下如同捅了馬蜂窩,加拿大的錫克教群眾炸了!

一大群人天天沒事幹在加拿大街頭抗議示威,并親切問候莫迪的女性親屬。

62名外交官,踢走41個!印度發飙,就問加拿大怕不怕?

不得不說,莫迪是個狠角色,結婚了45年,竟然隐瞞了45年。有一個老婆也是個透明人,據說莫迪從來沒有用過。最奇葩的是,他竟然也不近其他女色。這有點讓諸國上司人尴尬了,你說你爬上那麼高的位置,連美女都不寵幸幾個,人生還有啥意思?

但這也有了一個好處,錫克教想要親切問候莫迪家裡的女性親屬的時候,發現對方竟然沒有啥女性親屬。

頓時就太TM尴尬了!

不管怎樣,錫克教和莫迪的梁子就這麼結下了。

加拿大覺得自己可是六邊形戰士,自己的人和莫迪結下梁子,特魯多自然要出頭,務必讓印度見識一下什麼叫老牌資本主義強國。

62名外交官,踢走41個!印度發飙,就問加拿大怕不怕?

于是在印度舉辦的G20峰會,特魯多和莫迪雙方開啟了此處省略一萬字的罵架模式。

特魯多是誰啊?

那可是自認為拜登下面第一人,沒想到到了印度開個破會莫迪竟然一點面子不給自己,好嘛,于是回國後直接拉黑對方。

然後跑到自己的老大美帝家哭訴,自己是如何被印度欺負的。

看到特魯多哭的那叫一個梨花帶雨,美帝說啥也要站出來幫自己的小弟找回場子。但想一想對方是阿印,頓時又有點犯難。因為還要指望阿印在對付毛熊和東方大國的時候支援自己,是以也就隻能口頭上譴責一下,實際上根本沒啥動作。

62名外交官,踢走41個!印度發飙,就問加拿大怕不怕?

特魯多一看老大幫自己說話了,歐洲碧池英國也一起幫腔,這下子腰杆更硬了。

于是,加拿大一氣之下把印度的一名外交官踢回了印度老家。

莫迪一看,呦呵,敢動我的人除了東方大國還真沒幾個,你特魯多看來膽很肥嘛!

就這樣一名加拿大的外交官也連夜卷鋪蓋走人了。

甚至印度已經喊出了自己最大的敵人不再是和自己成天掐架的小巴,而是遠在北美的加拿大。

踢外交官一時爽,一直踢就一直爽。

體會到踢外交官快感的印度,一時間難以自控,在家裡數了一下,這不還有62個嘛,幹脆再踢幾個走吧,一時沒有控制住,41個外交官被通知麻利的卷鋪蓋走人,不然大嘴巴扇你們啊!

62名外交官,踢走41個!印度發飙,就問加拿大怕不怕?

這下直接把加拿大整不會了!

尼馬印度懂不懂外交啊!我就踢了你一個,你也隻應該踢我一個才對啊!這樣一來二去,遊戲才能玩下去。你一下子給我整回來41個?

遇到阿印這文盲,遊戲自然不能玩了!

但事到了這個節骨眼上,接下來會發生啥啊?

于是有網友給出了三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印度服軟。

向加拿大賠禮道歉,保證下不為例。

但這幾乎是天方夜譚,哪怕加拿大的證據再闆上釘釘,印度肯定100個搖頭,加拿大你血口噴人,這都是你制造的證據。美國和英國,估計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62名外交官,踢走41個!印度發飙,就問加拿大怕不怕?

第二種可能,加拿大服軟。

印度你驅逐就驅逐吧,我保持沉默,最後不了了之。

可能性确實存在。加拿大學以為,自己和美國和英國,都是盎撒國家,同氣連枝,但哪知道,關鍵時刻,美英都當鴕鳥。自己又幹不過印度,現在正騎虎難下呢。

第三種可能,兩虎繼續鬥。

特魯多也清楚,過早服軟,肯定是政治災難,加拿大的主權在哪裡?你這個總理怎麼當的?是以,哪怕硬着頭皮,自己還必須撐下去,印度啊印度,算你狠,但我也不是慫包。

雙方是騎虎難下,但也讓世界吃瓜群衆過足了瘾。最郁悶的當屬美帝,沒想到自己一直看不上的阿三,竟然一不留神做大,連自己的小弟都不放在眼裡了,那以後豈不是要挑戰自己這個大哥的位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