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農國樂隊神曲引發争議,朋友圈炸裂哭泣不止!

作者:東長公

秋日生活打卡季,似乎今年的熱度有些平淡,但突然間,朋友圈被一首歌刷屏了。各種留言紛至沓來:“打開,快聽,我哭得不行。”仔細一看,原來是《大夢》。這首歌最近火得不行,在各大視訊網站的彈幕裡出現最多的詞兒就是“哭了”、“後勁有點大”。不僅成為本期《樂夏》的最佳歌曲,也成了這個季節裡最令人難忘的音樂之一。那麼,一首歌是如何調動這麼多網友的情緒呢?又是什麼魅力讓這支農國樂隊成功破圈,甚至登上熱搜話題?

農國樂隊神曲引發争議,朋友圈炸裂哭泣不止!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首《大夢 (Live)》吧,這首由瓦依那樂隊和任素汐合作的歌曲,用7分55秒的時間,展現了每個普通人的一生。從六歲到八十八歲,從幼童到老年,這首歌的每個階段都能讓我們找到自己的影子。最讓人心碎的是,在每個人生的轉折點上,在面對現狀的焦慮和糾結時,歌詞中無力地發出了一句“怎麼辦”。仿佛在質問命運為何如此坎坷,也真實地描繪了現代人在生活中的掙紮與不甘。

農國樂隊神曲引發争議,朋友圈炸裂哭泣不止!

我試圖在這首歌中找到人們共同的情緒,結果發現,在這首歌的視訊下面,一條最受歡迎的留言觸動了許多人的内心:“我與牛一樣,雖然有着各自的缺點,卻有着相同的渴望。牛的一生隻圖青草,我的一生隻圖溫飽。害怕,無力,不知未來會如何。隻希望能有一日三餐,獲得基本的溫飽。”在經曆了口罩、人員優化、薪酬結構調整等一系列改變後,這成為了許多人在時代的陣痛下共同的情緒。

農國樂隊神曲引發争議,朋友圈炸裂哭泣不止!

這首歌的魅力就在于它觸動了人們内心深處的情感,讓我們感同身受,與歌詞中的角色産生共鳴。無論我們的身份和境遇如何不同,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生活的無奈與掙紮。或許,正是因為這種強大的共情力,這首歌才能夠引起如此大規模的追捧和讨論。無論是對于瓦依那樂隊還是任素汐來說,這也是一個巨大的突破和成功。然而,作為聽衆和觀衆,我們又該如何了解這首歌的意義呢?

農國樂隊神曲引發争議,朋友圈炸裂哭泣不止!

或許,它提醒我們要珍惜當下,不要輕易放棄對生活的渴望,無論我們面對什麼樣的困境和艱難,都應該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态,勇敢地面對未來。同時,這首歌也反映了當代社會中普遍存在的焦慮和不安,讓我們思考如何改變現狀,為自己和他人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總而言之,這首《大夢》不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種情感的宣洩,一種對生活的思考和反思。它讓我們感受到了人性的脆弱與堅韌,同時也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和讨論。

農國樂隊神曲引發争議,朋友圈炸裂哭泣不止!

或許,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需要更多這樣能夠讓我們停下腳步思考的音樂作品,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内心和生活。現在,我想問問你,聽完這首歌,你的心情有何感受?你是否也有類似的經曆和思考?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想法和觀點。為什麼那麼多25歲的年輕人會喜歡伍佰的歌曲呢?盡管年齡不同,我們都會經曆人生中的痛苦和迷茫。如《大夢》這首歌,也許會讓一些人感觸頗深,但對于另一些人,卻毫不起眼。

農國樂隊神曲引發争議,朋友圈炸裂哭泣不止!

這是因為生活中的苦難、沖突和迷茫是不可避免的,而我們也都在努力應對着這些挑戰。《大夢》在原版中還有與生活更為貼切的歌詞。大學畢業時的困惑,成家後的孤獨,中年後的低落,親人逝去的悲痛……這些都是現實生活中的痛苦。歌曲中反複出現的“怎麼辦”,真的是在尋求解決辦法嗎?在最後的歌詞中,我們或許可以找到答案:“如果生命隻是一場大夢,你會怎麼辦?

農國樂隊神曲引發争議,朋友圈炸裂哭泣不止!

”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因為生命隻有一次,我們應該珍惜每一刻。搖滾音樂,是那個時代的心聲。它代表着一種叛逆、掙紮的态度,是年輕人對于現實的回應。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下,中國80、90年代的搖滾音樂開始興起,成為了許多人抒發内心情感的最佳途徑。這些歌曲裡流淌着對于生活與時代的思考,記錄着普通人、普通家庭多年的變遷。時光的流轉,帶來了無盡的變化。

農國樂隊神曲引發争議,朋友圈炸裂哭泣不止!

許飛的《父親寫的散文詩》,法老的《親密夫妻2017》等歌曲,以時間為節點,展現了普通人生活的點滴變遷。它們通過細膩的歌詞,觸動着人們的心弦,讓大家感同身受。這些歌曲成為了時代的見證,記錄着一個個普通家庭在歲月中的生活瑣事。然而,并非所有的音樂都需要如此對仗工整的歌詞來标記時代的變遷。有些歌曲隻需要一句話,一聲呐喊,就能将人們帶入當下的集體時代。

農國樂隊神曲引發争議,朋友圈炸裂哭泣不止!

那些旋律激揚的音樂,透過歌聲傳遞出的力量與情感,能夠打動人們的内心,讓他們感同身受。這些歌曲或許沒有那麼精确地描述時代的變遷,但卻能讓人們沉浸其中,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氛圍。搖滾音樂的力量并不僅僅在于它的叛逆與乖張,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一種堅韌不摧的音樂力量。它能夠以獨特的方式表達出希望與悲憫,痛苦與平靜,将人們帶入一種厚重的宿命感中。

農國樂隊神曲引發争議,朋友圈炸裂哭泣不止!

正如萬能青年旅店的《十萬嬉皮》裡的歌詞所唱:“大夢一場的董二千先生,推開窗戶,舉起望遠鏡”,在已經沒有通路,也找不到歸途的情況下,我們隻能默默承受,活着。這就是生活,沒有完美的答案,隻有不斷追尋的過程。瓦依那的音樂雖然并不屬于搖滾,但在他們的歌曲《瓦依那》中,卻展現出了與搖滾音樂相似的生命力和情緒。這首歌所傳遞出的沖擊力,不亞于搖滾音樂的叛逆與乖張。

農國樂隊神曲引發争議,朋友圈炸裂哭泣不止!

它的歌詞表達了一種希望與悲憫的交替,痛苦與平靜的共存。這正是這個時代的宿命感,是以能夠觸動全民的心弦。回顧這些與時代共呼吸的音樂作品,它們記錄着人們在改革開放時期的感受與思考。它們讓人們在迷茫與困惑中找到共鳴,給予了他們勇氣和力量。在這個快速變化的社會中,我們也應該學會珍惜當下,享受現在的生活。問題并不總是能立刻得到解答,但正是這些問題的存在,讓我們不斷成長。

農國樂隊神曲引發争議,朋友圈炸裂哭泣不止!

我們要相信,随着歲月的流逝,生活會告訴我們答案。最後,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認為音樂對于時代的記錄和影響有多大?請留下你們的評論,與我們分享你們的觀點。音樂是時代的注腳,是人民的心聲。從《姑娘 漂亮》到《上蒼保佑吃完了飯的人民》,從窦唯的《悲傷的夢》到羅大佑的《之乎者也》,每一首歌曲都承載着一個時代的情感和思考。而那些能夠出圈的音樂,更是畫出了一個底層人民的生活圖景。

農國樂隊神曲引發争議,朋友圈炸裂哭泣不止!

何勇的《姑娘 漂亮》中,喊出的憤怒和無奈,讓人感同身受。而窦唯的《悲傷的夢》中,對當下社會的質問和無奈,更是觸動着每一個人的内心。張楚的《上蒼保佑吃完了飯的人民》則是表達了人民想要活下去的渴求。而回到1982年,羅大佑的《之乎者也》中,描述的則是飛速變化的時代下,鄉愁與個人歸屬感的割裂。他在《鹿港小鎮》中通過幾次搭話,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現實的懷疑。

農國樂隊神曲引發争議,朋友圈炸裂哭泣不止!

而歌曲結尾的幾句話,則更是刺痛人心。所有這些出圈的音樂,都是為了代表時代和底層人民而存在。那些穿着拖鞋從城中村裡走出來的五條人和從大山裡走出去的九連真人,更是用自己的音樂訴說了底層人民的生活和奮鬥。音樂是生命力的注腳,是人民心聲的代言。我們應該更多關注這些出圈的音樂,而這其中,我們也能找到更多關于時代和底層人民的真正故事。我們需要為這些音樂點贊,更需要為這個時代的變化和進步喝彩。

農國樂隊神曲引發争議,朋友圈炸裂哭泣不止!

而對于那些仍在苦苦掙紮的普通群眾,我們又該如何給予幫助和支援呢?為什麼他們能夠成為現象級的“頂流”樂隊?是因為他們唱着我們的歌。他們以音樂剖析當下的生活,用平凡生活的碎片,拼湊出這個時代下一個個活生生的小人物。在電影《大佛普拉斯》中,有一道“不光彩”的菜叫做“面會菜”。監獄犯人的家屬因為距離太遠無法探視,會給店家寄錢,讓店家給監獄裡的親人送去食物。這道菜雖然簡陋,但卻有着樸實的溫暖。

農國樂隊神曲引發争議,朋友圈炸裂哭泣不止!

這頓飯讓肚财人生最後的一頓飯吃得如此溫暖,而電影中配樂的《面會菜》也讓這一幕成為最令人感動的地方。口哨聲讓原本沉重的挽歌變得輕快起來,沒有歌詞的吉他旋律仿佛是肚财平凡卻一直療愈自己人生的聲音。肚财貧窮卻又想逆天改命,卻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就連一根客人剩下的雞腿也成了肚财今天的“好運氣”。他的死亡就如同這輕飄飄的音樂,像是田野邊随口哼的小曲,輕快地飄過,隻留下一個白色的圓圈。

農國樂隊神曲引發争議,朋友圈炸裂哭泣不止!

這首《面會菜》也讓更多人聽到了“生祥樂隊”。林生祥的作品中,充滿了對小人物的慈悲與觀照,正是因為這些歌曲才讓城市打勞工失意地回到家鄉,重新尋找生活出路的故事。這些音樂在土地與苦難之間生長,讓我們這些漂泊的靈魂在其中找到了歸屬。這些音樂刻畫着時代,也必将超越時代。它們背負着對時代的解讀,具有時代性意義。音樂,是終将越過時代的。重溫音樂,穿越時空。音樂是記憶的承載者,連接配接着過去和現在。

農國樂隊神曲引發争議,朋友圈炸裂哭泣不止!

在電影中,我們時常會聽到那些極具年代特色的配樂,這些音樂不是随意出現的,而是承載着一個時代的記憶和情感。導演賈樟柯就擅長将這種音樂融入到電影中,讓觀衆感受到曆史的文獻性和社會情緒的反應。在電影《小武》中,他選擇了當時最具代表性的“俗”歌,讓音樂成為表達情感的工具。而在電影《江河故人》中,不同的角色通過同一首歌表達了不同的情感,其中張艾嘉飾演的中文老師更是與這首歌有着特殊的關系。

農國樂隊神曲引發争議,朋友圈炸裂哭泣不止!

通過這些音樂,我們可以穿越時空,感受曆史的情感和記憶。《珍重》是一首讓人回憶起朋友之間的離别的歌曲。這首歌在1990年發行,那時的香港是怎樣的氛圍呢?羅大佑的一首歌:“知己一生拜拜遠去這都市。”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參考。在那個年代,曾經多年相識的朋友突然間各奔東西,遠離彼此。是以,在《珍重》裡唱到“前途或有白雪飛”,這裡的白雪是指遠方,朋友們也去了遙遠的地方。他們是自願離别的嗎?

農國樂隊神曲引發争議,朋友圈炸裂哭泣不止!

是以歌中才會唱到“盼望世事總可有轉機”,時代的洪流将人們分散開來,個體無力改變。是以,當到樂與中文老師米娅聊起她來自哪裡時,《珍重》的旋律再次響起。而當到樂問她為何來澳洲時,她選擇回避這個問題。當沈濤在音像店聽到《珍重》時,她聽不懂,隻覺得好聽。她不知道,歌中所唱的離别,正真實地發生在其他人身上。這就是所謂的初聽不識曲中意,聽懂已是曲中人。

農國樂隊神曲引發争議,朋友圈炸裂哭泣不止!

告别是如此漫長,往往在我們還未察覺要告别時,已經開始了。一首《珍重》竟然能串聯起幾代人,連接配接起時空跨度巨大的陌生人。還有陳果在《榴蓮飄飄》中改編的音樂運用。其中一個情節是,小燕在香港從事了三個月性工作後回來,與她戲校的同學坐在鐵路邊消磨時間。其中一個男同學改編了《婚禮進行曲》,将莊嚴的“婚禮”變成了:結婚了吧,傻逼了吧。一個人賺錢,兩個人花。離婚了吧,傻逼了吧。以後打炮要買單了吧。

農國樂隊神曲引發争議,朋友圈炸裂哭泣不止!

這是對婚姻的不信任嗎?更可以說,在那個時代,年輕人們都感到迷茫和恐慌,他們用這首歪曲的歌曲嘲笑永恒,嘲諷當下。接下來,小燕也不甘示弱。原始社會的美好,或許我們可以從一首歌中感受到。當火車飛馳而過,掩蓋了他們的聲音,又大聲地喊出自己的聲音。他們不會被時代帶走,也不會完全停留在那個時代。一部電影中有一首插曲《你我他她》,與開頭的《大夢》交相呼應。你為什麼上學?為什麼上班?為什麼吃飯?為什麼睡覺?

農國樂隊神曲引發争議,朋友圈炸裂哭泣不止!

不要問我為什麼,我就是這樣,不想說。我為什麼喝酒?為什麼唱歌?為什麼歡笑?為什麼做愛?不要問我為什麼,我就是這樣,不夠格。在不同的時代裡,人們依然問着相同的問題,這是每個時代都面臨的終極命題。從音樂到電影,再從電影回到音樂,仿佛藝術之間有一種宿命的聯系。無論以何種形式出現、演繹,它都在探讨着人類共同的命題,關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關于欲望,關于生命的意義。

這些議題宏大而深刻,但也可以細微到隻是一首歌詞,一句為什麼。然而,正是這些塵埃般的細節構成了我們每個人的人生。無論是《大夢》還是這部電影,它們在這個世界上為我們提供了一處出口,讓我們安放那些微不足道的人生。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反思,你為什麼喜歡這首歌?你認為人生的意義是什麼?請留下你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