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前兇案現場】白垩紀海洋中的大胃王!

作者:江氏小盜龍

【史前兇案現場】白垩紀海洋中的大胃王!

【史前兇案現場】白垩紀海洋中的大胃王!

史前兇案

海王龍有“白垩紀大胃王”的稱号,因為它們胃口真的很好,而一堆難以分辨内容的化石卻成了最好的證據!

NEWS

經常看我文章的小夥伴肯定對西部内陸海道(Western Interior Seaway)不陌生,這是一片存在于白垩紀晚期,将北美大陸一分為二的寬闊淺海,也成為了許多著名海怪的家園,其中的佼佼者就是海王龍,它也成為這片海洋當之無愧的海王。今天的西部内陸海道已經不複存在,但是衆多海洋生物的化石卻能夠在加拿大和美國的中西部被找到,并且建構出一個完整的史前生态系統及食物鍊,海王龍就站在食物鍊的最頂端。

【史前兇案現場】白垩紀海洋中的大胃王!

圖注:西部内陸海道的複原圖,圖檔來自網絡

【史前兇案現場】白垩紀海洋中的大胃王!

圖注:西部内陸海道的生态複原,圖檔來自網絡

在美國發現的許多海王龍化石都儲存在南達科他州礦業技術學院(South Dakota School of Mines and Technology)的地質博物館中,其中就包括了一件編号為SDSMT 10439的化石,這組化石來自于皮埃爾頁岩層的Gammon Ferruginous Member,發現時間是1978年。

【史前兇案現場】白垩紀海洋中的大胃王!

圖注:南達科他州礦業技術學院校徽,圖檔來自網絡

【史前兇案現場】白垩紀海洋中的大胃王!

圖注:編号為SDSMT 10439的化石,圖檔來自網絡

初看化石,你肯定分辨不出它屬于海王龍,雖然能夠看到許多骨骼,甚至能夠分辨出盆骨和後肢的骨頭,但是這些化石卻不僅僅隻屬于海王龍。古生物學家經過仔細的清理和辨識後,發現這堆化石竟然來自于六種動物,除了海王龍之外,還有屬于魚類的砂錐齒鲨(Odontaspis)、班納博格米努斯魚(Bananogmius),屬于鳥類的黃昏鳥(Hesperornis),甚至還有與海王龍同屬于滄龍家族的闆踝龍(Platecarpus)和硬椎龍(Clidastes)。這麼多海洋生物的骸骨以胃容物的形式儲存于海王龍的腹部位置,很明顯是海王龍的美餐。

【史前兇案現場】白垩紀海洋中的大胃王!

圖注:化石中來自不同物種的部分,圖檔來自網絡

【史前兇案現場】白垩紀海洋中的大胃王!

圖注:砂錐齒鲨,圖檔來自網絡

【史前兇案現場】白垩紀海洋中的大胃王!

圖注:班納博格米努斯魚,圖檔來自網絡

【史前兇案現場】白垩紀海洋中的大胃王!

圖注:黃昏鳥,圖檔來自網絡

【史前兇案現場】白垩紀海洋中的大胃王!

圖注:闆踝龍,圖檔來自網絡

海王龍吞下的食物到底有多大呢?就以硬椎龍為例,根據儲存下來的方骨、翼骨以及幾塊頸椎來推測,其完成體長在4米以上,而且是被完整吞下的。再以這具海王龍不完整的骨骸複原,它的長度應該達到10米左右。一隻10米的海王龍竟然能夠吞下相當于自己體長一半的獵物,真的是難以置信。其實海王龍是有絕招的,它的頭骨與下颌連接配接的關節并不牢固,甚至能夠自行脫臼并重新複位。當要吞下比自己腦袋還要大的食物時,滄龍的下颌就會脫臼,一下子就擴大了吞咽時咽喉的空間,類似于今天的蛇類,畢竟滄龍類和蛇類是近親。

【史前兇案現場】白垩紀海洋中的大胃王!

圖注:化石中屬于硬椎龍的部分,圖檔來自網絡

【史前兇案現場】白垩紀海洋中的大胃王!

圖注:硬椎龍複原圖,圖檔來自網絡

正是靠着“脫臼”絕技,這條海王龍吞下了包括硬椎龍在内的各種獵物,當它吃飽喝足後卻不知道什麼原因死去,于是将最後一餐儲存成了化石。

SDSMT 10439僅僅是展示海王龍強大捕食能力的衆多化石标本之一,但是卻是最著名的一具标本,确立了海王龍在西部内陸海道之中當之無愧的王者地位,同時也是吞食一切的大胃王!

【史前兇案現場】白垩紀海洋中的大胃王!

圖注:海王龍的複原圖,圖檔來自網絡

文字編輯:江氏小盜龍

圖檔來自網絡,侵删

微信号 17660820999

新浪微網誌 江氏小盜龍

【史前兇案現場】白垩紀海洋中的大胃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