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了後,才明白的“那些事” 1.盡量不給子女帶孩子...

作者:庫奇講故事
老了後,才明白的“那些事” 1.盡量不給子女帶孩子...

早上六點鐘,李伯明按掉了叫醒他的手機鬧鐘,擡起酸痛的身體,開始了新的一天。

“爺爺,我的衣服呢?”剛洗漱完的小芳從房裡探出頭來,睡眼惺忪地望着李伯明。

“就在椅子上呀,自己找找看。”李伯明指了指門邊的椅子,催促她快些穿好衣服,他要帶她和弟弟上學。

小芳抱怨着衣服怎麼不在她想要的地方,李伯明笑着幫她找出來,囑咐她穿好。

老了後,才明白的“那些事” 1.盡量不給子女帶孩子...

收拾好兩個孫子,李伯明驅車将他們送到學校。路上,他心想,自己老了,體力和精力都不如從前,簡單的家務和孩子們的起居都覺吃力,真不知道還能支撐多久。

孩子們上學後,李伯明又馬不停蹄地趕回家做飯。老伴的腿腳不太靈便,廚房裡的活基本都落在他一個人身上。

準備好午飯,李伯明終于可以歇一歇了。他揉着酸痛的腰,在椅子上小憩。

“老伯,我中午吃什麼啊?”一聲吱呀,老伴推門而入,一瘸一拐地走到李伯明身邊。

老了後,才明白的“那些事” 1.盡量不給子女帶孩子...

“做了你愛吃的紅燒魚和青菜。”李伯明擡頭笑道,趕緊站起來扶老伴坐下,給她倒了杯熱水,叮囑她小心腿腳。

兩口子有一搭沒一搭地聊着天,很快到了接孫子孫女放學的時間。李伯明再次發動汽車,去學校接兩兄妹回家。

到了學校,小芳和弟弟一上車就吵吵嚷嚷講起今天在學校的經曆,李伯明一邊聽着,一邊小心翼翼地開車。

“爺爺,我要去小紅家玩!”小芳昂着頭說。

老了後,才明白的“那些事” 1.盡量不給子女帶孩子...

“今天不行了,改天吧。爺爺今天有點累。”李伯明勸道。其實他腰酸背痛,隻想趕緊回家好生歇息,但小芳一個勁央求着,李伯明最終還是同意了。

放學後的一段時間是李伯明最忙碌的時候。小芳和弟弟放學回家都十分興奮,一個勁絮絮叨叨說今天在學校發生的事。

小芳說完了,拉着李伯明就要玩遊戲。

“爺爺,來玩這個新遊戲嘛!”小芳拿出了媽媽新買的手機,上面下載下傳了很多遊戲。

老了後,才明白的“那些事” 1.盡量不給子女帶孩子...

“好吧,爺爺陪你玩會兒。”李伯明推了推眼鏡,雖然自己對這些新鮮事物不大熟悉,但看着孫女期待的眼神,還是決定陪她玩一會兒。

小芳興高采烈地教李伯明玩遊戲,而李伯明手指笨拙,總是輸給小芳。小芳哈哈大笑,李伯明也被她逗樂了。

“爺爺,你今天做的飯好好吃!”吃過飯,小芳誇獎道,“我最喜歡爺爺做的飯了!”

“那爺爺明天再做你最愛吃的給你吃。”李伯明笑着說。雖然自己做飯越來越吃力,但看到孫女吃得開心,還是很欣慰。

老了後,才明白的“那些事” 1.盡量不給子女帶孩子...

吃過晚飯,小芳又說要爺爺陪她做作業。李伯明推了推眼鏡,翻開她的練習冊,看着一個個題目皺起了眉頭。

“爺爺,這個數學問題我不會啊,你幫我做吧。”小芳搖晃着李伯明的手求助道。

“好吧,爺爺看看。”李伯明思索片刻,還是遞過筆,幫小芳完成了那道較難的題目。

夜深人靜時,李伯明終于送走了孫子孫女,整個人癱在椅子上喘氣。一天的勞累讓他精疲力竭,背也開始隐隐作痛。

老了後,才明白的“那些事” 1.盡量不給子女帶孩子...

随着孩子們逐漸長大,他們對李伯明的依賴也越來越強。李伯明的生活被諸多瑣事填滿,他的身心都感到越來越疲憊。

早上照常送孫子孫女上學後,李伯明剛回到家準備歇口氣,就接到了兒子的電話,說是中午要出差,希望李伯明能去孩子們的學校接他們放學。

午飯後,李伯明來到孫子孫女的學校,在校門口等他們放學。“又是新的一天。

眼看着越來越多的孩子湧出校門,李伯明掏出眼鏡仔細尋找,終于看見小芳和弟弟并肩而出,朝他招手。

老了後,才明白的“那些事” 1.盡量不給子女帶孩子...

“爺爺!”兩兄妹異口同聲地喊道,跑過來拉着李伯明就往車上走。

“我們中午吃什麼呀?”小芳興奮地問道。李伯明想了想冰箱裡剩下的食材,決定做些簡單的家常菜。

一路上,小芳和弟弟你一言我一語地講着學校裡發生的事,李伯明一邊開車一邊聽着,時不時插上一兩句話。

吃過午飯,小芳說想去遊樂場玩。李伯明本想勸她改天再去,但看着她期待的小眼神,還是沒有忍心拒絕。

老了後,才明白的“那些事” 1.盡量不給子女帶孩子...

“爺爺,你看我玩這個飛車遊戲玩得多厲害!”小芳坐在飛車上笑着說。

“嗯,很厲害!”李伯明贊許地說,但看着那飛快轉動的飛車,他自己都覺得有點頭暈。

玩過一圈又一圈,李伯明感到有些吃力,但孫子孫女仍然興高采烈地坐上一個又一個項目。

當天晚上,孫子孫女終于玩累了,睡得香甜。李伯明虛脫了一般躺在床上,渾身酸痛得厲害。

老了後,才明白的“那些事” 1.盡量不給子女帶孩子...

他明白這是自己應盡的責任,隻能繼續忍受身心的雙重折磨。

這一天,李伯明像往常一樣,起早帶孫子孫女去上學。放學後,他又去接孩子們回家。

到了晚飯後,李伯明正準備洗手做飯,突然感到一陣暈眩。他扶着桌子慢慢坐下,太陽穴突突直跳。

“你怎麼了?”老伴擔心地走過來。

老了後,才明白的“那些事” 1.盡量不給子女帶孩子...

“可能有點低血糖,我去廚房拿點東西吃。”李伯明擺擺手,緩緩站起身想往廚房走,結果腳步一軟,直接栽倒在了地上。

“老伯!”老伴驚呼一聲,艱難地蹲下身想扶他,但已經獨自起不來了。

“你們爺爺怎麼了?”聽見動靜,小芳和弟弟跑了過來,看見李伯明倒在地上,都吓壞了,緊緊抱着老伴害怕得大哭起來。

老伴讓孫子孫女趕緊打電話叫救護車。很快,孩子們的父母也趕了過來,一起送李伯明去了醫院。

老了後,才明白的“那些事” 1.盡量不給子女帶孩子...

在醫院,大家焦急地守着昏迷不醒的李伯明。經醫生診斷,他可能因長期勞累過度引起了輕微中風。

“要不是我們老把孩子托給爸爸帶,他也不會這麼辛苦。”大兒子痛心疾首地說。

幾天後,在醫生的治療下,李伯明終于蘇醒過來。看到一家人圍在床前,他虛弱地笑了笑。

“爸,你就别帶我們孩子了,好好休息才是正經。”兒女們囑咐道。

老了後,才明白的“那些事” 1.盡量不給子女帶孩子...

李伯明點點頭,心想這次的遭遇終于讓家人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也許這是上天的警示,提醒他應該學會關心自己,而不是長期操勞過度。

出院回家後,李伯明認真思考自己過度溺愛孫輩的問題。他意識到,作為祖父母,主要責任應該在孩子的父母,而不是自己。

一天,李伯明主動找大兒子談話:“兒子,爸爸想和你商量個事。我認為咱們應該重新調整一下與孫子孫女相處的方式,适當給他們一些自主權,培養獨立生活的技能,這樣對他們成長也有好處。

大兒子一一點頭:“您說的對,孩子主要還是我們作為父母的責任。您和媽已經為我們做了那麼多,現在應該好好休息了。

老了後,才明白的“那些事” 1.盡量不給子女帶孩子...

得到大兒子的了解,李伯明心裡懸着的一塊大石頭終于落了地。他主動減少了照看孫子孫女的時間,把更多的責任交給了他們的父母。

一天,小芳跑來找李伯明:“爺爺,您能陪我做作業嗎?”

李伯明笑笑說:“作業要自己做才有成就感。有不會的地方可以問問爸爸媽媽。

小芳點點頭,拉着李伯明玩了會兒遊戲又跑回去做作業了。李伯明看着她成長的背影,感到她已經慢慢獨立起來。

老了後,才明白的“那些事” 1.盡量不給子女帶孩子...

除了照顧自己,李伯明也經常與子女溝通,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子女非常了解和支援,主動分擔起照看孩子的責任。

有一次李伯明生病住院,子女把孫子孫女都接到自己家裡照看,是以李伯明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專心養病。

經過這次親身經曆,李伯明重新審視了人生的意義與自我定位。他意識到,自己還有許多熱情和夢想沒有實作,不應該隻為孫輩而活。

李伯明開始抽出時間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他重新拾起年輕時的繪畫愛好,報名了社群繪畫興趣班。

老了後,才明白的“那些事” 1.盡量不給子女帶孩子...

李伯明也重拾了閱讀的樂趣。他每天選一本自己感興趣的書,認真閱讀。閱讀不僅豐富了他的内心世界,也讓他的思維更加敏銳。

“爸,我考上理想的大學了!”一天,大孫子興奮地跑來跟李伯明分享這個好消息。

“太好了!祖父為你感到驕傲!”李伯明由衷地為大孫子的成長感到欣慰。

“老伯,你最近精神真好。”老伴笑着說。

老了後,才明白的“那些事” 1.盡量不給子女帶孩子...

“是啊,我找到生活的意義所在了。”李伯明笑着回答。他明白自己的幸福感才是最重要的,這既令家人放心,也讓自己生活更有品質。

李伯明和孫輩們的關系也變得更加平等融洽。他們會定期視訊聊天,分享各自的生活狀态。

他享受着這種互相尊重的新關系。

經曆這一系列事件後,李伯明越來越認識到,合理規劃自己的時間,關心身心健康,保有獨立的生活,這些都是幸福的關鍵。

老了後,才明白的“那些事” 1.盡量不給子女帶孩子...

作為一個老人,他不應該隻考慮下一代,更要學會為自己而活。他需要找到生活的意義和樂趣,而不是隻是完成他人交待的任務。

李伯明明白,子女們都忙于工作,将孩子托付給自己,也是出于信任和體諒。

他需要和子女好好溝通,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界限。子女也要學會了解和支援老人的需求。

現在的李伯明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生活節奏。他會花時間學習新的知識,接觸新的朋友,參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

老了後,才明白的“那些事” 1.盡量不給子女帶孩子...

偶爾,當子女外出нуж人照看孫子孫女時,李伯明也會主動提出幫忙。但他不再允許這成為生活的主旋律。

感謝家人的體諒與支援,李伯明重新找到了人生的平衡,享受着生命中每一個惬意的日子。

看着孫輩們一天天長大,李伯明欣慰地發現他們已經逐漸獲得了獨立生活的能力。

父母的悉心教導讓他們懂事又自信,不再需要李伯明的過分照看。

老了後,才明白的“那些事” 1.盡量不給子女帶孩子...

李伯明和老伴現在過上了舒心的退休生活。每天散步、看書、練習書法,生活簡單卻也豐富多彩。

人生就像一次漫長的修行,李伯明終于明白,給予孫輩适當的自主權,關心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幸福生活的關鍵。

李伯明希望自己的經曆能給更多陷入困境的老人以啟發,學會合理規劃時間,享受生命中每一個美好時光。

老了後,才明白的“那些事” 1.盡量不給子女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