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輕人不談戀愛,老年人瘋狂相親

年輕人不談戀愛,老年人瘋狂相親

年輕人不談戀愛,老年人瘋狂相親

作者 | 南風窗記者 莫奈

年輕人不談戀愛不結婚,在東亞尤其是日本,似乎成了潮流。

近幾年,很多日本影視劇都在強化這種大衆認知,比如,《不願戀愛的雀斑小姐》《無法相愛的兩人》等。前者主角是30歲的單身女性,從未戀愛過,也無法對他人産生戀愛情愫,也沒有性欲。後者也探讨了無關愛情無關性的兩性關系。

年輕人對愛情和婚姻低需求的另一面,是社會的整體生育率下降。這已經是日韓社會老生常談的問題,近年來國内也有了顯著變化。

有趣的是,在日本,老人們近年卻開始了瘋狂相親,并催生了當地蓬勃發展的老年相親産業。潮流之下,是獨身、丁克至晚年的日本老人,決定扭轉人生。

年輕人不談戀愛,老年人瘋狂相親

《無法相愛的兩人》劇照

年輕人不談戀愛,老年人瘋狂相親,仿佛兩個重疊的平行時空,可謂是獨具特色的社會景觀。

但日本社會是個典型的樣本,一來,這裡高度老齡化、少子化,曾是領銜丁克潮流的東亞國家,是很多其他社會的“體驗服”。其次,日本政府、媒體和學界對老人群體的觀察和研究,也相對豐富。這種社會景觀背後,又有什麼值得深思的地方?

01

晚年的盼望

“茜會”是日本健康管理所營運的婚介所名稱,這裡的相親活動日趨活躍。2023年1月,前來咨詢有意向入會的人相比三年前增加了20%。

在這裡,男性會員的平均年齡是59歲,女性年齡是57歲。

負責各事業部營運的統括部長川上健太郎稱,“(婚介)創立至今已經60多年,近年來老年人對相親活動的關注正在提高。”

年輕人不談戀愛,老年人瘋狂相親

《人生果實》劇照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随着單身老人的數量增加,還有婚戀app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單身老人并不排斥婚戀的專業服務,并希望從中找到能共度餘生的伴侶,“增加人生的厚度”。

“受夠了一個人的生活,想要享受今後和伴侶一起生活的安心感”,63歲的志津徹從去年11月開始參加相親活動。他30多歲時就離婚,忙着工作,并不打算重新成家,但在一年前打算翻新自己家房子時,他突然感受到孤獨感。

和志津徹一樣的老人還有很多,他們會檢視會員網站上的履歷,還會接受婚戀顧問的介紹,入會費、月會費、制作履歷和拍照都需要給錢,這些花銷加起來高達30萬日元(接近1萬5000元人民币),而不少老人擁有較為充沛的晚年終身俸,是以這筆錢對他們來說完全可以承擔。

家住千葉縣的78歲老人西川曾經是商社精英,有三個各自組建了新家庭的孩子,唯一遺憾的是他的老伴不敵病魔,留下他一個人。

老伴是給家裡帶去熱鬧和溫馨的人,每當他出門時會溫柔叮囑他“路上小心”,回到家時會親切關心一天的工作,西川希望重新尋回這些溫暖的記憶。

于是,他跟家裡人宣布要去婚介所報名相親,并且不希望自己成為需要照顧的老人。十幾次相親經曆後,他找到了愛情,和對方相處融洽,互相尊重的生活,讓他覺得很愉快。

在這些相親老人的群體裡,不乏堅持大半輩子的獨身族和丁克族,到了晚年,他們開始懷疑和背離當初的選擇。

年輕人不談戀愛,老年人瘋狂相親

《又見奈良》劇照

2017年,日本成立了一家專門為老年人提供相親服務的公司“愛情銀行”,成立五年後,已經擁有超過一萬名會員,其中80%以上是60歲以上的老人。如今每個月,愛情銀行都會舉辦多場老年相親活動,每場參與人數上百人。

“愛情銀行”創始人中村美佐子說,會員中有很多是第一代丁克一族。他們當初選擇不結婚或者不生小孩,是因為他們覺得那樣可以更自由地享受生活。但是随着時間的流逝,他們發現自己錯過了很多東西。

日本2022年的資料顯示,日本男性每4人中有1人、女性每6人中有1人将終生單身;并且,這個數字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一邊是不想結婚的年輕人,一邊是積極相親的中老年人,兩個社會圖景,共同反映出日本社會的雙面性。

02

相親的老人

實際相親活動裡,老人們提的要求也頗為有意思。擔任茜會公關的立松清江頗有經驗,他認為,很多老人的相親要求,還停留在年輕時候的價值觀,比如男性希望對方能照顧自己生活起居,女性則在意收入等外在條件,立松清江總結說,“要求不能提高,不然會減少認識相遇的機會,最重要的還是人品優先。”

有意思的是,愛·銀發社的社長池田淳一還提到,“許多男性會員希望能找到幫助打理家裡瑣事的伴侶,但女性會員卻希望從這些瑣事中解放,更是對要找幫傭的家庭敬而遠之。”

日本作家篠藤百合在《紀實報導:銀發征婚》一書裡記錄了很多老人在相親時遇到的種種經曆和考量。比如他們會擔心是否會遇到婚姻欺詐,就算是真心相愛,那也逃不開子女意見、财産配置設定等等現實因素。

年輕人不談戀愛,老年人瘋狂相親

《人生果實》劇照

一位反對爸爸再婚的女兒說:“高齡者的婚姻是什麼樣貌實在難以預測,還得考慮老後照護的問題。”

除了相親雙方和子女們的種種現實考量,老人們出來相親,本身也難逃社會的審視。一位64歲的大叔說道,“如果我在健身房說出‘要找結婚對象’或者是‘一個人很寂寞’之類的話,隻會被當成色老頭。”

不管是現實因素還是社會的眼光,都給銀發相親族帶來一層層模糊的阻礙。

除了體面的單身老人,日本有一類群體被稱為“下流老人”,這個标簽并不是稱呼那些道德有瑕疵的老人,而是生活上脫離主流的人群。

“下流老人”一詞出自日本社會學者藤田孝典2015年的同名著作,指收入低、存款不足且孤獨無依的高齡長者。他們發現自己到了年紀不僅沒錢享受退休生活,而且隻能出賣體力做一些收入不及以前的工作,加劇“老年貧困”。

像上述提到的相親費用和後續的約會費用,對老人來說并不是一筆小的支出,放在低收入老人身上,更是可望而不可及。

過去40年,日本65歲以上老人的獨居率,從1980年的8.3%一躍上升至19%(2020年)。更嚴峻的是東京都(26.1%),意味着每4個老人中就有1人獨居。而根據全球130多個國家可查的人口資料,獨居率的平均比例約為14%。

年輕人不談戀愛,老年人瘋狂相親

日本約有5-10%下流老人

為了解決老人獨居問題,日本各地政府也是費盡了心思。山形縣最為直截了當,發錢:對三代同住家庭建立住宅時,提供最高80萬日元的補貼。

此外,山形縣還投放了各種公益廣告,舉行攝影等文藝活動,宣傳與老人同住帶來的幸福生活。秋季舉行的芋煮會,活動的參與條件,就是必須帶上同住老人。

在獨居率較低的日本滋賀縣,當地政府通過與當地企業及NPO(非營利組織)等組成的“培養愛情項目應援團”項目提供相親機會。

福井縣也搞了“福井結婚應援協定會”這樣的相親項目。兩年前,他們還引進了人工智能,幫老人更精确地找到他們的心儀老伴。此外,福井也延續了山形縣的發錢政策,三代同住的住宅修建和改建補助,最高60萬日元。

日本人深知,在少子高齡化程序加快的情況下,增加家人的數量并不容易。

03

東亞人,怎麼了

日本人口的動态統計資料顯示,2000年,65歲以上登記結婚的人口在7800人左右;到了2015年幾乎翻倍,來到14500人,在統計之外同居生活的情況也不少。

不隻在日本,中老年相親在東亞國家逐漸走紅。

近年來,國内也有一些中老年相親節目翻紅,和年輕人相親時的含蓄暧昧不同,老年相親節目沒有套路,開場就是住房、工資、社保、養老金,還有身體健康程度。

如吉林衛視的《緣來不晚》、黑龍江衛視《相親相愛》。遼甯衛視的《愛的選擇》,也聚焦六七十歲的老人相親,其中一期節目中,一位大爺要從五位女嘉賓裡選出一位符合眼緣的,但大爺看了他們的照片後擺手說“不行”。

年輕人不談戀愛,老年人瘋狂相親

《緣來不晚》節目截圖

沒想到台下的阿姨們不樂意了,有位阿姨更是直接在鏡頭面前回怼:“你是20多歲小夥兒啊?挑得那麼那啥呀,正兒八經過日子就得了呗。還要長得好看,好看的找你啊?個兒不到一米七,三千塊錢夠幹啥的?”

另一位阿姨的發言則相對理性,她表示雙方都需要尊重,可以不看好自己,但是“男嘉賓你說話的方式讓我們接受不了”。

這些相親節目都不約而同迎來了收視高峰,因為年輕觀衆表示喜歡老人相親的直接和爽快。這些飽經滄桑的老人幹脆利落,表達需求直接幹脆,和人們想象中的扭扭捏捏完全不同。

而這些忙着相親的老人裡,有的是喪偶,有的是離異,也有不少是被迫或者主動獨身至今。

年輕人不談戀愛,老年人瘋狂相親

《緣來不晚》節目截圖

在日本這股潮流中,有更大比例的老人,是當年主動選擇獨身和丁克,他們在晚年因為自身的境遇,修正了當初的選擇。從外人的視角來看,饒有意味。

一邊是不願結婚的年輕人,一邊是忙着相親的老年人,仿佛是兩個不同的時空,重疊在一個社會。

04

老年人的今天,年輕人的明天

低生育率的情況在東亞已經變得普遍,在中國,2022年總和生育率跌至1.09,邁入“超低生育率”國家行列。

而南韓,早在2018年就以全球最低的總和生育率0.98“聞名”,成為世界上首個生育率進入“零時代”的國家,也就是說,平均每一名南韓适育年齡女性生育不足一名子女。

這背後,是年輕人逐漸增大的生存壓力,催生了更普遍的選擇——不生子、不結婚、甚至不戀愛。

年輕人不談戀愛,老年人瘋狂相親

《不願戀愛的雀斑小姐》劇照

兩個年齡階層的選擇,背後有些困境是相似的。今日年輕人生育率的下降,造就了更嚴峻的少子化、高齡化。老齡化社會的家庭壓力,反過來也加劇了不婚不育的趨勢,以此形成惡性循環。

在日本,養老也變得越來越捉襟見肘。日本基本養老金平均每個月是6.5萬日元(約合人民币3900元),但是物價飛漲,生活費水漲船高,很多地區比如東京的消費水準更是冠絕全球之首。

日本社會新聞中,就不時爆出有老人晚年凄慘,不得不犯罪坐牢以求“免費生活”。随着“銀發犯罪族”越來越多,日本監獄也不得不調整制度和設施,以适應這些老齡犯人。比如為防止他們老年癡呆症,監獄新增了很多拼圖和益智遊戲,有的監獄食物也改成了糊狀的,增加了針對慢性病犯人的營養師。

年輕人不談戀愛,老年人瘋狂相親

《小偷家族》劇照

有的老人偷盜,是因為窮。但有時候,老人們并不偷值錢的物品,他們僅僅是因為寂寞。日本法律對偷盜又相對嚴格,他們一般主動自首,另辟蹊徑去監獄養老。

在這種背景下,選擇相親,找個人共度艱難餘生,已經是體面的了,更何況,晚年戀愛和相親,并非見不得人的事,畢竟追求愛情任何時候都不晚。

但如何避免今日老年人的困境,成為年輕人的明天,則是一個社會的系統性問題。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編輯 | 阿樹

排版 | 風間澈

關注南風窗,檢視更多精彩内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