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浙派中醫持續“走俏”亞運 “十八般武藝”展現中醫魅力

作者:光明網

中新網杭州10月7日電(張煜歡郭天奇)自杭州亞運會開幕以來,在主媒體中心内,有一處展館始終熱度不減,每日都有各國(地區)媒體人慕名而來,那就是由浙江中醫藥大學主辦的中醫藥文化體驗館。

浙派中醫持續“走俏”亞運 “十八般武藝”展現中醫魅力

從業人員為外籍媒體開展中醫護理。浙江省中醫院供圖

為了讓更多海内外媒體人體驗到傳統中醫藥文化的魅力,從多角度了解浙派中醫,近日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浙江省中醫院)中醫師中醫護理傳承創新工作室、中醫護理亞運保障團隊成員及該院的中醫藥博物館從業人員來到中醫藥文化體驗館,開展形式豐富的中醫護理體驗主題活動,再次“圈粉”無數。

活動還沒開始,兩位來自伊朗的記者就等候在現場,其中一位伊朗記者巴赫裡迫不及待地詢問特色體驗何時開始,“我們平時不是趴在電腦前寫作就是扛着攝影裝置,肩頸很不舒服,再加上工作壓力大和倒時差的問題,睡眠也不太好。中醫有什麼好辦法嗎?”

針對這一情況,浙江省中醫院護士長汪永堅和護士衛小鳳分别對他開展了耳穴壓豆和擀筋棒肩頸肌肉放松操作。

“耳穴壓豆,是使用中藥‘王不留行籽’貼于耳穴處,并通過适度的揉、按、捏、壓,使其産生熱、麻、脹、痛等刺激感應,通過經絡傳導,緩解失眠、疲勞及各種痛症。”汪永堅說。第一次體驗耳穴壓豆的巴赫裡直呼“神奇”,“我感覺到我的耳朵在微微發熱,壓完的感覺太舒服了!”

除了緩解病症的中醫護理手法,現場還為海内外記者準備了豐富的中醫藥文化體驗活動。

浙派中醫持續“走俏”亞運 “十八般武藝”展現中醫魅力

從業人員展示用中藥材葉片作畫。浙江省中醫院供圖

在中藥葉畫展示與體驗項目中,來自中國台灣的記者謝嘉琦利用各式各樣的中藥材葉片創作了一幅屬于自己的作品《安》,“中醫藥在台灣非常受歡迎,但是用中藥材作畫我還是第一次見,通過這種藝術化的手法傳播中醫藥文化非常有趣。”

浙江省中醫院中藥部主管中藥師朱博還帶來許多中藥琥珀标本,其中的“中藥十二生肖”挂件,讓許多媒體愛不釋手。

“在大家印象中,中藥都是很苦的,味道也不太好,其實中藥也能很有趣,甚至很有文化意義。比如有一味藥材稱作‘遠志’,别名小草、細草,雖然并不起眼,但具有安神益智、解郁等作用,浙江中醫藥大學的校訓‘求本、遠志’也正出于此。如今浙江省中醫院還着力于挖掘、恢複和創新許多中藥方劑的不同劑型,努力讓‘中藥不再難喝’。”朱博說。

浙派中醫持續“走俏”亞運 “十八般武藝”展現中醫魅力

中外媒體排隊等候體驗中醫護理。浙江省中醫院供圖

一天時間下來,浙江省中醫院的從業人員接待了數不清的媒體記者,臨近結束時,等候體驗的人員依舊排着長長的隊伍。雖然從業人員早已“按到手酸”,但見到浙派中醫和中醫護理收獲無數點贊,從業人員還是由衷感慨“累并快樂着”。

據悉,中醫藥文化體驗館自開館以來受到來自多個國家(地區)參觀者、體驗者的廣泛好評。浙江中醫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中醫文化教學中心副主任朱文佩介紹,中醫藥文化體驗館活動豐富,參觀者不僅可以練八段錦,還能學習用毛筆寫中醫處方,親手包出清香醒神的香囊,認識穴位進行自我保健按壓……在不同的體驗活動中近距離觸摸中醫藥文化。

“我們希望通過圖文、多媒體、實物等組合的方式,将中醫藥傳統文化從多角度清晰呈現,闡釋好傳統醫藥與現代體育共有的健康理念。”朱文佩說。(完)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