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風日下或許隻是錯覺

作者:南方周末
世風日下或許隻是錯覺

(視覺中國/圖)

從“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到層出不窮的“最差的一屆”和“垮掉的一代”,研究發現,對道德淪喪、風氣越來越差的感慨跨越時間和地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甚至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如果這樣的感覺真實且準确,那麼可能意味着人類的道德水準數千年以來穩步下降、屢創新低。

但也有另一種可能,即普遍的道德淪喪、世風日下隻是人們的一種錯覺,背後有某種規律緻使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人總是産生這樣相似的感覺。

最近,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超過1200萬相關科學資料來驗證了人們對道德發展趨勢的看法,結果發現,“世風日下”的主觀感慨确實不是個别時間、個别地方的現象,而是極具普遍性。但透過幾十年間的調查資料進行較客觀的比對,研究人員也确信,這些“今不如昔”的主觀感受其實就是一種錯覺。

普遍而持久的感覺

這一研究2023年6月發表在《自然》雜志(Nature),所依托的資料來自全球近六十個國家,時間跨度更是超過70年。通過這些橫向和縱向的對比,長者對年輕人“一代不如一代”的批判有了更科學的解釋。

對于大部分人而言,道德主要指的就是日常生活中人們對待其他人的方式,比如,是否誠實、有禮貌甚至樂于幫助他人,等等。研究人員利用一系列最早可追溯到1940年代的調查資料,了解人們對于道德變化的态度。這些調查包含了關于趨勢的直接提問,比如“你覺得我們的社會誠信和道德行為在過去幾十年裡是更多、更少還是沒有變化?”“現在你覺得整個國家的道德價值觀在變得更好還是更差?”

而結果顯示,在超過八成的調查項中,大部分人都認為整個社會道德水準在下降。具體來看,當用以對比的時間段更長的時候,人們更可能會感覺到道德淪喪。比如,相比過去一年,再對比過去十年這個更長周期時,人們更可能感覺到社會道德水準在下降。

在一些新近開展的調查中,研究人員還發現,年齡也是影響人們感受的一個重要因素。人們會覺得當下的人比自己20歲時看到的人更加不友善、不真誠,同樣,也會覺得20歲時看到的人不如自己出生那個年代的人更有道德。而總體上,年齡更大的人會比年輕一些的人感受到更多的道德淪喪。

但是,社會道德真的一直在下降嗎?一些更具體而客觀的調查表明,事實并非如此。除了籠統地詢問人們對道德變化的感受,幾十年的調查資料裡還有對人們大量自身具體道德行為的直接發問。例如,“你昨天是否得到了周圍人的尊重?”“過去12個月裡,你給陌生人讓座、指路、照看東西,或者借錢給别人的頻率分别是多少?”而通過對一百多項具體道德行為的調查,結果很明顯,縱向對比不同時代裡人們對自己和同輩人道德行為的記錄,道德水準其實是相對穩定的。

甚至當評價一些具體的社會道德議題時,人們有可能感覺到道德的提高。比如,當調查問及如何對待殘障人士和性少數群體等事項時,有不少人都認為社會在進步。這些資料都表明,雖然當人們籠統地評價社會道德變化時,會發自内心地感覺道德一直在淪喪,甚至每況愈下,但通過比較相對更客觀的具體道德行為,道德淪喪的主觀判斷卻站不住腳。

更幸福,更講道德

“我确實經常聽到人們說現在的人變得越來越自私,越來越不慷慨等等。我從社會公衆和其他學者那裡都聽到過這種說法。不過,我總是指出,資料表明這是不正确的。最新這項研究很有說服力,我同意作者的觀點,雖然很多人覺得就是這樣,但并沒有客觀證據表明道德水準實際上正在下降。”喬治城大學心理學系教授阿比蓋爾·馬什(Abigail Marsh)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她自己的一些研究就表明,某些形式的利他行為實際上正在增加。

2021年,她和哈佛大學心理學系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合作,對大量國家利他行為的調查資料進行了彙總分析,結果發現一個國家的利他行為與當地人們的主觀幸福感存在正向關聯。當一個地方的物質資源和文化價值從客觀和主觀條件上都給人以支援,人們自身感覺更幸福的話,利他行為也會增加,而且,越是在個人主義價值觀盛行的地方,這種效應越明顯。相關研究發表在《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類似結論也收錄在2023年最新版的《世界幸福報告》。

“一些資料表明,随着時間的推移,利他行為,尤其是對于距離較遠的陌生人的利他行為通常會增加。這可能是因為幸福感在增加,随着幸福感的提高,利他行為似乎也在增加。這些研究還表明,在世界範圍内,主觀幸福感越高的地方,各種利他和慷慨行為的水準也越高,比如更可能向慈善機構捐款、做志願服務、幫助陌生人、捐血、捐獻器官和骨髓,以及人道地對待動物。”阿比蓋爾·馬什解釋道,當然,道德不隻是無私和慷慨,但這些是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最新研究的發現更凸顯了這種關于道德的悖論,一方面,人類社會在物質和精神文化方面一直在發展,道德方面持續下降缺乏合理的解釋。另一方面,各個地方的發展程度、文化傳統、人的幸福感本身存在差異,在這樣的情況下,普遍出現的道德淪喪更是不合常理。

參與最新研究的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亞當·馬斯特羅亞尼(Adam M. Mastroianni)和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吉爾伯特(Daniel T. Gilbert)分析後認為,兩種常見的心理規律或許可以解釋這種奇怪的社會現象。一種是注意力偏差,而另一種是記憶力偏差。

容易産生的心理偏差

有大量心理研究都發現,人類對他人的負面資訊很着迷,總是傾向于搜尋和關注不太好的事情,大衆媒體上的負面資訊也是以受到了更多的關注,這就存在一種注意力的偏差。而回憶往事的時候,人們又傾向于忘掉那些不好的經曆,更可能記得一些美好的回憶,表現出記憶力的偏差。

這樣一來,當人們審視當下社會時,可能會更關注社會的陰暗面,包括不道德的人和事。而對比過往時,又更容易記得好人好事,忘掉不道德的行為,進而感覺到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為了驗證這兩種心理效應的影響,研究人員還通過實驗改變了參與者的注意力,讓他們關注自己社交圈裡的家人和朋友等熟悉的人,結果明顯出現了雙重答案。人們相信整個社會上的人道德水準在下降,但自己的熟人和親人們,道德水準不僅沒有下降,而且還提高了。同樣,當人們抛開記憶偏差的影響,對比兩個自己從未經曆過的時代時,道德水準下降的現象也消失了。總體上,人們相信社會道德淪喪的現象是從自己出生的那個時候開始的。這些不一樣的答案确實耐人尋味。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包括曆史資料測量方面存在的不準确情況,最新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注意力和記憶力偏差的綜合效應也隻是最新研究嘗試給出的一種解釋,還不足以科學論證道德淪喪錯覺現象背後的原因。世界各地的人們不論古今地感慨世風日下,這種社會現象背後可能也有其他的一些原因。

而且,此前也确實有科學家給出略微不同的解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心理與腦科學系的研究人員就認為,個人的特點在這類現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現實生活中,感慨世風日下、道德下降的情景有相當一部分屬于長輩指責晚輩,在這些長輩的眼裡,現在的孩子跟他們過去沒法比,喪失了很多美好的道德品質。而研究發現,在這類指責中,長輩很容易以個人特點為基準形成一系列失之偏頗的看法。

比如,自己在某方面比較擅長,就更容易盯着其他人在這方面的不足;自己在某方面有優勢或偏好,就假想自己小時候所有人都是這樣的。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注意力偏差和記憶力偏差可能就催生了“一代不如一代”印象。在這種印象裡,年輕人的缺點是如此刺眼,而老一輩人人都有的品質現在都丢掉了。

改變道德行為的難點

這些對道德變化的探讨也反映出了道德問題本身的複雜性。2019年,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心理學系教授詹妮·尼德希瑟(Jenae M. Neiderhiser)等人通過分析大量家庭裡孩子們的道德發展情況,發現道德品質并非完全由教養環境所決定,而是也有遺傳方面的影響。

該項曆時近十年的研究主要關注青少年社會責任感以及成年早期的責任心這兩個道德名額,因為也包含了各類雙胞胎和重組家庭的兄弟姐妹,得以比較遺傳和環境因素在道德養成中的作用。而研究表明,遺傳因素和父母所提供的教養環境在青少年成長早期共同形塑了孩子的道德品質,但成年之後,來自父母教養的作用變弱了。相關研究發表于《行為遺傳學》(Behavior Genetics)。

在長期研究利他行為的阿比蓋爾·馬什教授看來,道德行為同樣具有生理基礎。相比于自私驅動的适者生存法則,利他主義者情願自己的利益受損也要幫助其他人,這在進化論看來,是一個獨特的問題。阿比蓋爾·馬什等人曾利用磁共振成像研究過一批非凡利他主義者的大腦,發現這些願意給陌生人捐腎的人,可以通過右杏仁核體積增大等特點識别出來。

“人們經常把這些甘願自身冒險也要幫助他人的非凡利他主義者稱做‘守護神’或者‘聖人’。但是我們的研究表明,生物現象可能有助于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會做出非凡的利他行為。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具有特定的神經和認知特征,使他們比一般人更關心他人的福祉。” 同時作為喬治城大學神經科學跨學科項目教授的阿比蓋爾·馬什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道德從根本上講是在行為中權衡自己和他人的結果,而一系列研究都表明,一些人選擇更重視他人的幸福,這背後存在生物學基礎上的差異。“大腦生來就是為了學習和适應的。總的來說,我相信人們幫助别人是基于他們真實的價值觀,他們真誠地關心别人的幸福。如果随着時間的推移,人們普遍變得更加無私,那一定是因為我們學會了更加重視他人的幸福。隻不過,我們不太明白的是,如何以某種有針對性的方式提高一個人對他人幸福的重視程度。”

這也意味着,相比道德淪喪的普遍錯覺,了解和改變道德行為本身可能更加艱難。而更為重要的是,對現實社會而言,如果一個社會中的人們已經形成了道德淪喪的共識,認定社會道德水準在下降,那麼不論對公共政策的走向,還是人際行為的發展,都将産生負面的影響。畢竟,一個道德水準下降的社會在公共場域就蘊含着恢複傳統、回到過去的動力,這可能引發一系列社會倒退行為。而一旦人們都相信世風日下,人際交往的方式可能也會朝着互不信任的方向發展。

近年來,不少心理調查都發現,因為低估陌生人的善意,人們在向陌生人求助的時候都比較猶豫,也不太敢主動向陌生人打招呼。這種互不信任的人際環境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幸福感和對社會的歸屬感。而社會道德水準下降的錯覺可能正是造成這種現象的其中一個原因。更可怕的是,人們對社會準則和行為規範的變動往往很敏感,一旦判斷失誤,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可能也會助長真正不道德的行為。這些都凸顯了正确了解這一錯覺的意義。

南方周末記者 王江濤

責編 朱力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