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史無人寫列傳,光州有志記将軍

文:楊峰

陳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光州弋陽人。弋陽,即今天河南省潢川縣南城。陳元光事迹、傳記及其子孫、後世的陳酆、陳詠、陳章甫、陳烨等,在順治、康熙、乾隆、光緒《光州志》中都有大量的記載。這是流傳有序、不是偶爾提及的記載,同時還有從宋開始、曆代延續的威惠廟、廣濟王祠祀等,這些都是今天我們确定陳元光出生地的原始材料,重要依據。

唐史無人寫列傳,光州有志記将軍

乾隆35年《光州志·卷五十六·忠義列傳·陳元光》記載:“陳元光,字廷炬,弋陽人,生于顯慶二年二月十六日。風姿卓異,博覽經書。總章已巳,年甫十三,領光州鄉薦第一,遂從其父政,将兵五十八姓以戍閩。父薨,代領其衆,任玉鈴衛翊府左郎将,會諸蠻陳謙、苗自成等攻陷潮陽,守帥不能救,元光輕騎讨平之,诏進嶺南行軍總管。”

唐史無人寫列傳,光州有志記将軍

光緒《光州志·卷之五·忠義列傳·陳元光》記載:“陳元光字廷炬,弋陽人。”

唐史無人寫列傳,光州有志記将軍

乾隆35年《光州志·卷五十·仕賢列傳·陳鄷》記載:“陳鄷字有芑,先世弋陽人。因祖元光戍閩有功,世守漳州,遂為閩人。父珦舉明經及第,授翰林承旨。珦生鄷,德性溫恭,幼躭經史。天寶六年,舉秀才,授辰州甯遠令。在京見李林甫、楊國忠柄國,無意仕進。訪弋陽舊第,川原壯麗,再新而居之數年。”

唐史無人寫列傳,光州有志記将軍

順治《光州志·卷之七·官秩考·宦業》記載:“唐 陳詠,字正雅……丁父憂,起複補光州司馬,秉旄仗節二十餘年,守職無玷,加本州團練使,率正直遵國憲,令行禁止,光人德之。”“陳章甫,字尚冠,詠子。……十九歲得光州司馬,竟代父本州團練,元和三年轉京兆司田兼領度支郎中,以父病乞終光州,诏許之。元和十二年,詠卒,扶柩歸漳。敬宗初,複補光州司馬,加團練使,士民愛如慈母,弟四人俱在漳,而公竟居浮光焉。”

唐史無人寫列傳,光州有志記将軍

順治《光州志·卷之七·官秩考·宦業·陳烨》記載:“陳烨,字惟實,福建龍溪人。萬曆初,以舉人授光州守。其先人元光,産于光州,有功唐代,世守閩,因為閩人。以故公視州之紳士黎庶,猶其親姻比黨也。時執政者以天下賦法不一,行一條鞭法,奉行者猶未全善。公延訪汰蠹,成畫一法,民受其庇,于文廟前建龍門奎樓,為文筆峰,風氣大振,文運日昌。州志殘缺,禮聘刑部郎中陳璋修補,士大夫感公德,以元光舊封廣濟王,為建廟儒學東,以公配食,複祀名宦祠中。”

唐史無人寫列傳,光州有志記将軍

儲存在順治《光州志》中,陳元光三十六世孫陳烨舊序曰:“烨之先世元光,光人也,唐時随父政領兵戍閩,因家焉。今來守是邦,則視邦之士夫子弟,皆其鄉人也,敢敬與在位執事及鄉先生子弟共勖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