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印象中的文物長什麼樣?是深沉嚴肅?還是自帶高冷氣場?
正值假期,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打卡博物館。不過大家曬出的文物中,好像有一些“顯眼包”,比如被無數人用作表情包的“無語菩薩”。
“無語菩薩”錯峰“休假”
在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6樓常設展廳有一件羅漢陶瓷雕塑,當屬眼下景德鎮最火爆的打卡點之一。這件雕塑作品被網友制作成表情包,戲稱為“無語菩薩”,在網上頻頻刷屏。
這個國慶假期,許多遊客前來一睹雕塑的真容,“無語菩薩”被圍得水洩不通。記者注意到,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近兩天都是約滿的狀态。
遊客們看到“無語菩薩”本尊後紛紛感歎:沒有想到表情包居然是實物。
随着中秋國慶假期來到最後一天,網友對“無語菩薩”的表情更是感同身受,最新出爐的表情包,傳神地演繹出網友們今天的心情。
有網友表示“我開始懷念28号下午了”“論如何回到八天前““快樂說沒就沒,就挺突然的”……
更紮心的是,假期結束你要去上班上學,“無語菩薩”卻要休息了。10月5日,博物館釋出公告稱,為進一步提高服務品質,給遊客帶來更好的參觀體驗,館方将進行封閉施工、裝置維護,拟于10月7日開始暫停開放。
假期“博物館熱”持續升溫
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有5萬餘件文物藏品,其中一級品18件/套,二級品236件/套,三級品1387件/套。
受大家喜愛的“無語菩薩”其實是“沉思羅漢”,是瓷器藝術大師曾龍升所作《釉下加彩十八羅漢塑像》中的一件,沉思羅漢面相豐腴、眉目慈善,于冥想中靜悟人所不知。
“無語菩薩”爆火出圈,顯示出在新時代背景下,人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切熱愛,打卡博物館正變成一種新的旅遊風尚。
其實近段時間,國家博物館、南京博物館、天津博物館等博物館都在不斷推陳出新,緻力于以新形式吸引廣大群眾的關注,讓中華傳統文化在潛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這些博物館可謂各顯神通,力求全方位無死角地滿足遊客多樣化的喜好與需求。無論大衆喜歡的是瓷器、青銅器,還是書法、圖卷,代表中國深厚曆史底蘊的文物們,都能迎接新時代審美的挑戰。
大衆對博物館的關注是一次挑戰,同時也是一次機遇。嚴謹地科普、大力地宣傳,才能讓“中國風”越吹越遠、越傳越廣。
綜合央視網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
來源: 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