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印尼航空工業:千島之國的百年航空夢,碎了!

作者:嘻嘻愛八卦

本文内容來自于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系删除。

印度尼西亞,這個擁有一萬七千多座島嶼和人口超過兩億六千萬的國度,被譽為航空業的天堂。然而,印尼的航空工業曆史并非一直如此輝煌,要了解它,我們需要穿越時間的河流,回到獨立之前的年代。

在1945年獨立之前,印尼的航空工業還處于搖籃階段,僅有一些零散的小型私人飛機制造作坊,遠未形成系統化的産業。這時,印尼還是荷蘭的殖民地,航空業的發展受到限制,主要是為了滿足殖民地的需求。

然而,随着印尼共和國的成立,航空工業迎來了新的機遇。1946年,印尼成立了空軍計劃建設局,正式介入航空工業的發展,雖然初期的産品有限,隻是一些小型飛機,部分被印尼空軍使用。

印尼航空工業:千島之國的百年航空夢,碎了!

1960年,印尼政府意識到航空工業的發展進展緩慢,飛機數量不足。于是,他們成立了航空工業籌備委員會,開始與歐洲國家如波蘭、德國和西班牙談判技術轉讓。這一舉措取得了迅速的進展,例如與波蘭簽署的協定,使印尼能夠生産小型民用飛機,用于農藥噴灑和小型貨運。

然而,印尼在1965年發生了一場與華人有關的悲慘事件,導緻與社會主義國家的聯系中斷,給印尼的航空工業帶來了一些問題。政府不得不進行改組,将航空工業分為隸屬于空軍的飛機制造司令部和隸屬于政府的獨立飛機工業國家公司。這标志着印尼的航空工業從軍方分離,成為國家工業體系的一部分。

印尼航空工業:千島之國的百年航空夢,碎了!

航空工業的脫離軍方掌控,為項目合作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也促使印尼的航空工業迅速發展。此外,印尼的技術學院也開設了航空專業,為培養人才提供了支援。

到了1974年,一個重要的人物出現在印尼航空工業的舞台上,他就是哈比比。哈比比出生于印尼,後來留學歐洲,并在德國的飛機制造學院畢業。他的父親與印尼總統蘇哈托有密切關系,使他的前途更加光明。哈比比獲得博士學位後,留在德國的研究機構工作。

1966年,印尼外交部長通路德國,邀請哈比比回國貢獻自己的才華。哈比比欣然接受,并開始在國内培養人才。他的戰略規劃使印尼建立了留學隊伍,在德國研究所學習和工作,為将來的發展做好準備。

印尼航空工業:千島之國的百年航空夢,碎了!

1974年,時機成熟,哈比比被任命為印尼石油公司的總經理顧問,并接管印尼飛機公司。這标志着他的事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哈比比接管公司後,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最顯著的變化是公司的發展戰略。他強調制造而非基礎研究,提出了“本末倒置”的理念。這一理念的核心思想是,與其在基礎研究上投入巨額資金,不如尋求合作和購買現成技術。這一政策帶來了迅猛的發展,印尼航空工業達到了巅峰。

在1979年,印尼與西班牙合作,成功研制了渦槳支線運輸機CN235。這個項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飛機不僅在國内投入使用,還出口到國外。CN235的成功啟發了哈比比,他計劃研發更大型的N250渦槳支線客機,甚至考慮開發座位數達到130的噴氣客機,N-2130。

印尼航空工業:千島之國的百年航空夢,碎了!

然而,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使印尼政府陷入财政困境。國際貨币基金組織提供資金援助,但條件是不允許資金流向航空業。這一限制嚴重威脅了印尼航空工業的發展,尤其是哈比比親手培養的産業。

盡管哈比比後來成為印尼的總統,但他眼睜睜看着自己的航空工業受到威脅,這無疑是令他備感沮喪的時刻。

印尼航空工業:千島之國的百年航空夢,碎了!

以上内容資料均來源于網絡,相關資料,理論考證于網絡資料,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就以上或相關所産生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本文作者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