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30年代,四川大邑縣傳出一個讓人聞風喪膽的名字——劉文彩。
他依仗軍閥勢力,迅速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地主集團,人稱“川南王”。劉文彩不擇手段盤剝農民,任何抵抗都會遭到血腥鎮壓。
然而就在劉文彩欣欣向榮之時,我黨的力量也正在這片土地上暗暗成長。
農民的反抗從未止步,革命的火種也終将燎原。讓我們回到70年前那個英雄輩出的革命年代,見證劉文彩與時代的激烈碰撞。
一、農民的深重剝削
20世紀20年代,四川省大邑縣已經成為地主剝削極為嚴重的地區。這裡僅占人口3%-4%的地主階級,卻控制了70%-80%的土地。小地主劉文彩就是在這種環境中崛起的。
劉文彩本是小地主之子,後來憑借其胞弟劉文輝的軍閥勢力,逐漸在政商界爬上高位,由小地主一躍成為“川南王”,成為一個權勢滔天的大地主。
1930年代,劉文輝在政變中失勢,劉文彩帶着巨額财富回到大邑老家。這裡背靠高山,易守難攻,正合其要犯罪的心思。
劉文彩很快将本地商會發展成一個叫“公益協進社”的大型地方黑社會組織,自任總社長,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在各方勢力的扶持下,劉文彩迅速兼并了上萬畝土地,稱霸一方,實作了瘋狂的“四方土地都姓劉”夢想。
劉文彩強制佃農交出80%以上的高額地租,規定必須按期全額上繳,否則就會遭到毒打。
他還亂收各種名目的稅費,剝削農民如同蝗蟲過境。這場景常常出現在老一輩人的口述史中。
劉文彩還強迫農民每月無償勞動5天,嚴重阻礙他們改善生計的時間。可以說,劉文彩代表了封建地主階級最黑暗的一面,将農民剝削到了極緻。
二、農民組織反抗
面對劉文彩的壓迫,大邑縣的農民進行了持續的反抗。有的罷工停耕,有的縮小秤鬥,都在表達對剝削的不滿。這為我黨的力量介入創造了條件。
1946年,肖汝霖等人在大邑縣成立了一支農民自衛武裝,但很快就被劉文彩鎮壓。此後,派出多名幹部來此上司鬥争。
這些地下人員在劉文彩的嚴密監控下,工作十分艱難。起初他們打草驚蛇,舉步維艱,遭受重創。
後逐漸認識到問題,改為發展秘密武裝,深入農村進行統一戰線工作,積蓄力量。
1948年,當時的政府被迫頒布了《二五減租辦法》,規定地租減少四分之一。但劉文彩集團不執行,決定以此為契機,在農民中廣泛發動減租運動。
在上司下,上萬農民高喊口号,舉槍威脅管家,最終迫使劉文彩的家族地主都減少了租金。
這重創了劉文彩在農民中的威信。1949年,我黨力量逐漸壯大,劉文彩集團也步入覆滅倒計時。
可以看出,依靠群衆路線,解放思想,逐漸在農民中積蓄力量、争取聲援,最終打擊了劉文彩反動的統治,讓廣大農民看到了希望。
三、劉文彩集團的覆滅
1949年,劉文彩聽聞農民在展開大規模的減租運動,氣急敗壞,最終病倒在途中,于10月17日病死。
劉文彩的突然死訊,對其地主集團無疑是晴天霹靂。此時的形勢已無法扭轉,我軍正在大舉南下,其力量也日益壯大。
劉文彩死後,其地主集團試圖進行反撲,但已無力回天,劉文彩的地主集團很快全數覆滅。
1958年,為讓人們緬懷鬥争曆程,四川省文化局決定将劉文彩的豪華莊園保留下來,改建為地主罪行展示館。
1965年,四川美院師生根據劉文彩故事,創作了大型群像雕塑《收租院》。這座雕塑真實再現了劉文彩殘酷壓榨農民的場景,成為教育人民的經典作品。
劉文彩集團的覆滅,标志着大邑縣的剝削曆史落下帷幕。保留劉莊和雕塑,使劉文彩的惡行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以儆效尤。
四、警示與反思
20世紀90年代起,一些人開始為劉文彩翻案,在各種管道宣揚他的“善舉”,要求“平反昭雪”。這無疑是對曆史的颠覆,遭到老一輩革命者的強烈譴責。
2002年,幾位老革命戰士聯名緻信中紀委,嚴正指出為劉文彩翻案是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否定。這起事件引起各級重視,相關歪曲曆史的書籍被禁止出版。
事實上,在長期浸潤在劉文彩統治下的老百姓看來,他的罪行無可辯駁。他靠兵匪之力,大肆掠奪人民血汗,還殺害無數革命者,其暴政的本質是徹頭徹尾的反動。
這段曆史不能因為時移世易就淪為曆史虛無主義,要繼承和弘揚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的精神,從劉文彩的教訓中汲取鬥争的智慧和力量,并牢記“不能忘記階級鬥争”的根本教誨。
隻有繼續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不忘階級鬥争,才能在新的曆史條件下更好堅守初心、服務人民,以史為鑒,開創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
結語:
無産階級的曆史使命還遠未結束,隻有不忘階級鬥争,才能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繼續前進。
重溫這段曆史,就是為了更好堅持初心,堅定不移地走向中國夢的完滿實作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