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烤煙房噪音問題讓多年鄰裡起争執,他們巧用客家家訓化解沖突

作者:第一幫幫團

龍岩是客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當地的司法行政組織和人民調解員們,将優秀的客家文化融入人民調解工作當中。通過客家家訓,投豆評理等方式,巧妙地化解了沖突糾紛。調解有一套《“楓”展紅旗如畫》系列節目,我們來了解龍岩的“客家楓橋”。

鄰裡因噪音問題起糾紛

阿華和老李是龍岩湖坑鎮的一對鄰居。前段時間,老李在兩家之間建了一間烤煙房,因為風扇外機噪音大,引起阿華一家的不滿。

阿華的妻子

一直響,一直吵到我們,我就很生氣,就拿磚頭砸他的機器。

老李

阿華妻子把磚頭從樓上扔下來,還來砸我的機子。

阿華

鼓風機的聲音一直吹,我小孩是在二樓的房間,距離太近。

烤煙房噪音問題讓多年鄰裡起争執,他們巧用客家家訓化解沖突
烤煙房噪音問題讓多年鄰裡起争執,他們巧用客家家訓化解沖突
烤煙房噪音問題讓多年鄰裡起争執,他們巧用客家家訓化解沖突

阿華希望烤煙房能夠換個位置。

烤煙房噪音問題讓多年鄰裡起争執,他們巧用客家家訓化解沖突

調解員巧用客家祖訓和風俗

化解糾紛

了解完相關情況後,湖坑司法所所長吳慶華組織雙方來到客家土樓的家風樓進行調解。

烤煙房噪音問題讓多年鄰裡起争執,他們巧用客家家訓化解沖突

阿華的妻子堅持要求老李把烤煙房搬走,調解陷入僵局。吳慶華所長結合當地客家文化,請來了振成樓的樓主林日耕,當地人也親切地稱呼他為“阿耕”叔。

烤煙房噪音問題讓多年鄰裡起争執,他們巧用客家家訓化解沖突

阿耕叔建議雙方遵從客家人關于鄰裡和睦的家訓。

烤煙房噪音問題讓多年鄰裡起争執,他們巧用客家家訓化解沖突

阿華一家同意對方先進行整改。随後,阿耕叔也從土樓的調解文化,引導雙方在遇到糾紛時應該如何冷靜處理。

烤煙房噪音問題讓多年鄰裡起争執,他們巧用客家家訓化解沖突

此時,老李和阿華都從心裡意識到了鄰裡和睦的重要,互相緻歉。

烤煙房噪音問題讓多年鄰裡起争執,他們巧用客家家訓化解沖突

客家家訓是客家人幾百年來的經驗總結和智慧結晶,客家文化不僅有蘊含客家人生活方式、精神價值,還有展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家規家訓。在化解沖突促進和諧中,調解員們注重發揮客家文化的熏陶作用,引導人們明辨是非、修德自律。

烤煙房噪音問題讓多年鄰裡起争執,他們巧用客家家訓化解沖突

曉以法律法規,述以祖訓大義。龍岩将客家家訓貫穿調解始終,實作情與法結合,柔性化解沖突糾紛。

烤煙房噪音問題讓多年鄰裡起争執,他們巧用客家家訓化解沖突

親戚因菜地劃界不清起争執

長汀是曆史上客家人聚居最有代表性的城市之一,在這裡客家文化得到了傳承和發揚。在長汀縣濯田鎮,調解員們用“投豆”評理的方式,調解一起糾紛。

烤煙房噪音問題讓多年鄰裡起争執,他們巧用客家家訓化解沖突
烤煙房噪音問題讓多年鄰裡起争執,他們巧用客家家訓化解沖突

長汀縣濯田鎮水頭村的阿芳和阿玲因為菜地劃界不清,起了争執。

烤煙房噪音問題讓多年鄰裡起争執,他們巧用客家家訓化解沖突

傳承發展“投豆”家風

助力糾紛化解

自古以來,賴氏家族傳承着“投豆”家風,即在年終歲守時,用投豆的方式對自己一年來在品德修養方面,進行自我評價。經過傳承和發展,賴氏家族也用“投豆”來當做評理的方法,化解族群之間和叔伯姐妹之間的沖突。

烤煙房噪音問題讓多年鄰裡起争執,他們巧用客家家訓化解沖突

水頭村宗祠保護協會會長賴觀亮召集村裡的長輩們來到賴氏“司馬第”進行投豆,正廳的桌子上擺放着兩個碗和一袋紅豆,一個碗代表當事一方,紅豆代表大家的建議,經過投豆,誰的碗裡豆子多,就代表誰更占理。

烤煙房噪音問題讓多年鄰裡起争執,他們巧用客家家訓化解沖突

經投豆,阿玲豆子更多,代表大家認可菜地是歸她使用。

烤煙房噪音問題讓多年鄰裡起争執,他們巧用客家家訓化解沖突

用家風自我限制

好品質代代傳承

濯田鎮水頭村的“投豆”家風源于清代嘉慶年間,相傳當地一位名叫賴正千的富商看見仆人在曬紅豆和黑豆時,從中受到啟發,創立了“投豆”家風,借以告誡子孫勤勞簡樸,勤奮攻讀,睦鄰和相,貢獻于民。

烤煙房噪音問題讓多年鄰裡起争執,他們巧用客家家訓化解沖突

投豆的内容包括愛國愛鄉,遵紀守法,忠實誠信等十一項内容,水頭村年滿十八歲的村民才能對自己進行投豆。

烤煙房噪音問題讓多年鄰裡起争執,他們巧用客家家訓化解沖突

憑着這種持久的家教限制,不斷完善自我的方法激勵自己,水頭村賴氏子孫勤懇努力,也将投豆的家風一代代傳承下來。

賴觀亮 水頭村宗祠保護協會會長

每年一定要參加,自己也要檢討自己,對以後生活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另外就是有出現沖突難以解決的,就通過投豆這種方式來解決。

許興龍 濯田鎮司法所所長

投豆的家風剛好跟人民調解很契合,我們對其進行引導和規範,投豆評理的時候,鎮裡面或者村裡面的調解員要在場,要詢問當事人意願,調解完以後,小事可以口頭協定達成,如果是權利歸屬比較大的糾紛,就要他們在村調委會,或者司法所的組織下寫一個協定書。

烤煙房噪音問題讓多年鄰裡起争執,他們巧用客家家訓化解沖突

傳承了投豆家風的同時,又加以規範,濯田鎮司法所用實踐創新和發展了客家楓橋。

烤煙房噪音問題讓多年鄰裡起争執,他們巧用客家家訓化解沖突

積極探索“楓橋經驗”本土化,将客家優秀傳統文化融入人民調解工作,打造“客家楓橋”品牌,是新時代“楓橋經驗”與傳統文化民俗有機融合的新成果,也是當地群衆自治的新“楓”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