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股“虧損王”改頭換面:一年淨賺1100億,賬上還躺着2000億

作者:灰鴿觀察室

有媒體統計了2000年以來A股曆年的“虧損王”,其中上榜超過2次的有3家,而上榜超過3次的則隻有唯一1家,那就是中遠海控。

而且,中遠海控也是唯一實作了連續兩年“虧損王”的上市公司,2011年、2012年分别虧損了104億、96億,并戴上了ST的帽子。

另外一次拿下“虧損王”的年份也離得比較近,2009年虧損了75億。

不過,風水輪流轉,如今的中遠海控已經改頭換面了,在剛過去的2022年就淨賺了近1100億,足以覆寫過去所有年份的虧損額,而2021年的淨利潤也有近900億。

A股“虧損王”改頭換面:一年淨賺1100億,賬上還躺着2000億

有句話叫“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實際上,中遠海控這兩年賺的錢已經不止是吃三年了,怕是能吃個10年、20年的。

中遠海控2023上半年年報顯示,賬上躺着2000億現金,根據媒體統計的截止2022年底的A股上市公司現金流排行榜,中遠海控排在第12位。

除了現金,還有650多億的股權投資,而借款則隻有360多億,說是富得流油一點也不過分。

富裕了,分紅也大方,2021年分紅139億,2022年分紅548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2月7日實施的分紅方案為10派20.1元,以當時10元左右的股價計算,相當于20%的收益率,恐怕A股找不出第二家這樣分紅的了。

A股“虧損王”改頭換面:一年淨賺1100億,賬上還躺着2000億

中遠海控幹的也并不是什麼高科技的業務,主要就是船運,幫人拉貨的,可能他的前身“中國遠洋”更為人熟知,“虧損王”的名号就是中國遠洋時期獲得的。

中國遠洋成立于1961年,是中國首創“貸款買船、盈利還貸”模式的遠洋船隊公司,就是先從銀行貸款把貨船買回來,然後再用貨船拉貨掙錢來慢慢還貸款。

應該說,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内,中國遠洋在國際上一直都沒有什麼聲音,直到1998年迎來了一個與衆不同的掌門人魏家富。

魏家富一到任就請了一大批專家問診,并給中國遠洋制定了10年發展規劃,并提出了把中國遠洋打造成世界500強的目标。

2007年,中國遠洋做到了,以154億美元的營收登上《财富》世界500強,排名第488位,同時也成功登陸了上交所。

有了資本平台,中國遠洋開始拼命弄船,但船運就像養豬一樣,也是個周期性行業,生意好的時候,大家都會卯着勁地買船,結果造成運力過剩、運價下跌,大家都不好過。

另外,受國家經濟發展、全球貿易的影響也極大,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中國遠洋手裡弄了不少船,但經濟低迷,根本就沒有貨可以拉,虧損就是必然的了。

A股“虧損王”改頭換面:一年淨賺1100億,賬上還躺着2000億

實際上,過去那些年的幾個周期震蕩,已經滅掉了不少船運公司,就連排名世界前十的南韓韓進海運都破産了。

中國遠洋的“改命”也是在2015年并購了中海集運後,并有了新名字“中遠海控 ”,2018年又收購了香港的“東方海外”,一躍成為全球集裝箱運輸巨頭。

熬過了漫長的低谷期後,終于在2020年疫情來臨時迎來了全球船運業務的爆發,中國向海外大量出口抗疫物資,中遠海控就靠着近500艘集裝箱船舶,掙了個盆滿缽滿。

正如前面所說,船運的周期性則決定了接下來可能又是幾年的低谷,這在中遠海控2023年半年報上已經有所展現了,營收918億,比2022年上半年減少了1200億,淨利潤166億,比2022年上半年減少了480億。

當然,即使業務規模萎縮明顯,中遠海控仍然是賺錢的,所謂國運好海運就好,中國經濟和貿易的發展,成了中遠海控最大的後盾。

可以預見,中遠海控再奪“虧損王”的機會是越來越少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