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隊金牌總數預計超180枚 中國代表團談亞運半程總結及展望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新華社北京9月30日電 題:中國隊金牌總數預計超180枚——中國代表團談亞運半程總結及展望

新華社記者郁思輝 董意行 劉陽

在杭州亞運會即将過半之際,中國體育代表團秘書長張新30日表示,中國健兒的亞運會前半程表現可以“打90分”,總體表現和金牌總數均超出賽前預期,并創造了不少極具含金量的好成績,但在個别項目上還存在遺憾,巴黎奧運會備戰之路依然任重道遠。

中國隊金牌總數預計超180枚 中國代表團談亞運半程總結及展望

9月23日,中國代表團在開幕式上入場。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上屆雅加達亞運會,中國隊共獲得132枚金牌。張新表示,本屆亞運會代表團金牌總數預計将超過180枚。

中國體育代表團表現超預期

從開賽首日起,中國代表團便一直位居金牌榜榜首位置,截至30日中午已經獲得107枚金牌。對于中國代表團的表現,張新認為開局良好并保持了較好的奪金勢頭,“金牌總數超過賽前預測的高線,總體表現好于預期”。

除了金牌總數,中國代表團在遊泳、射擊、體操、滑闆等項目中取得多項突破,在不少小項上均有上佳表現。張新表示,前半程比賽中,中國隊取得了一批含金量很高的成績,已打破2項世界紀錄、7項亞洲紀錄、16項亞運會紀錄(不含預賽中打破紀錄的情況),在多個小項中拿到今年世界最好成績,達到在世錦賽或奧運會上奪金的标準。

中國隊金牌總數預計超180枚 中國代表團談亞運半程總結及展望

9月26日,中國隊選手馬龍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此外,張新認為,老将新人交相輝映也是中國代表團在亞運會前半程的一大亮點。曾獲三屆奧運會冠軍的馬龍、東京奧運會奪得男子200米混合泳金牌的汪順等老将,都保持良好競技狀态,勇奪亞運會金牌。2012年倫敦奧運會冠軍葉詩文時隔9年重返亞運賽場,并在女子200米蛙泳中奪冠。36歲的賽艇運動員張亮連續四屆亞運會奪金。

“在老将的帶領和激勵下,一批年輕運動員嶄露頭角、勇挑重擔,表現亮眼。”張新說。

在已結束的亞運會比賽中,不滿18歲的射擊運動員黃雨婷獲得10米氣步槍個人、團體、混合團體3枚金牌。代表團年齡最小的崔宸曦獲得滑闆女子街式金牌。18歲的場地自行車選手苑麗穎與隊友一起,在女子團體競速預賽、決賽中接連3次打破亞運會紀錄、亞洲紀錄。

中國隊金牌總數預計超180枚 中國代表團談亞運半程總結及展望

9月27日,崔宸曦在賽後慶祝奪冠。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巴黎奧運會備戰任重道遠

杭州亞運會和巴黎奧運會相隔不到一年時間,是以本屆亞運會是中國健兒備戰巴黎奧運會的一次重要練兵,他們的表現甚至事關奧運“門票”。

張新透露,在已經完賽的直接産生巴黎奧運會參賽資格的9個小項中,中國體育代表團已獲得7個小項的參賽資格,分别是帆船3個小項、現代五項兩個小項和網球兩個小項。“此外,遊泳11個小項在杭州亞運會上新達奧運A标(不含之前已達标、亞運會上再次達标的小項),初步完成了賽前确定的第一時間獲得巴黎奧運會參賽資格的目标。”

中國隊金牌總數預計超180枚 中國代表團談亞運半程總結及展望

9月29日,鄭欽文在比賽中慶祝得分。在當日的杭州亞運會網球女子單打決賽中,她以2:0戰勝隊友朱琳,奪得冠軍。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

張新坦言,在代表團整體取得優異成績的同時,也在個别項目留有遺憾。“大部分亞運會奪金項目與世界最高水準還有較大差距,且在巴黎奧運會上我們還将面臨不同環境、不同賽制、不同壓力的挑戰,要在巴黎奧運會上取得好成績,還需付出更大努力。”

後半程中國健兒将保持昂揚鬥志

将在亞運會後半程比賽中走入舞台中央的中國舉重隊、跳水隊等曆來是攬金大戶,他們的表現将是中國代表團在亞運會後半程的焦點。張新表示,中國代表團後半程的表現值得期待。

“田徑項目決賽昨天已經正式開始,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了5個小項的比賽,獲得4枚金牌,我們将力争蟬聯田徑項目獎牌榜第一。”張新說,“接下來的乒乓球個人和雙人項目、羽毛球全部項目都将是世界級對決,集體球類将陸續展開淘汰賽的争奪,這些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比賽。”

中國隊金牌總數預計超180枚 中國代表團談亞運半程總結及展望

9月29日,中國隊球員韓旭(左)在比賽中上籃。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中國隊共獲得132枚金牌。張新表示,杭州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的金牌數将超越上屆。“各參賽隊伍将繼續保持昂揚鬥志,乘勢而上,不斷取得優異成績,奪取更多高品質的金牌。代表團金牌總數預計将超過180枚。”張新說。

2010年在廣州亞運會上,本土作戰的中國代表團收獲了199枚金牌。

因與中秋國慶假期重合,杭州亞運會賽事門票銷售火爆,群衆觀賽熱情高漲。“在這個時間節點,中國體育代表團也有責任在假期為全國人民奉獻精彩的表現,讓中國紅、愛國情能夠充滿整個假期。”張新說。

來源:新華網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