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3億年前,恐龍登上王之寶座,是因為地球下了一場200萬年的雨?

本文素材來自于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系删除。

23億年前,地球經曆了一場巨大的變革,這場變革徹底改寫了地球的曆史,将恐龍推上霸主的寶座,而獸族則被迫退位。這場漫長的變革被稱為"卡尼期洪積事件",持續了整整200萬年。

底下地層的秘密,是我們了解這段曆史的關鍵。岩石、化石等物質,承載着地球的古老記憶,通過它們的年代與成分,我們可以還原那個時代的面貌。

19世紀末期,德國的科學家們揭示了25億年前至2億年前的地層中的三重秘密,每一層都見證了地球在不同時期的巨變,這一段曆史被合稱為"三疊紀"。

23億年前,恐龍登上王之寶座,是因為地球下了一場200萬年的雨?

在二疊紀末期,氣溫的劇烈上升導緻了"大滅絕",這是一場毀滅性的事件,土地荒漠化,食物鍊崩潰。而這一氣溫上升的根本原因,是大陸緊密相連,闆塊活動劇烈,引發大規模的火山噴發。

然而,在三疊紀早期,即使是在大滅絕之後,地球的升溫趨勢依然持續。這一時期,生命開始朝着更加耐旱的方向演化,為了适應幹旱的環境,獸族精英發展出了恒溫調節的能力,這讓它們在各種氣候條件下都能保持最佳的狀态。

然而,在三疊紀中期,氣溫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一時期的地層中存在着特殊的紅色頁岩層,标志着陸地上的生物經曆了極端的轉變,從耐旱轉向了耐濕熱。

23億年前,恐龍登上王之寶座,是因為地球下了一場200萬年的雨?

這一時期,大陸緊密連接配接在一起,海風中的水汽難以穿越山川,導緻内陸地區變成了幹旱草原,隻有少數耐旱植物能夠在這個環境中存活。這使得龍族,在其具備出色保水能力的情況下,成為了幹旱地區的霸主。

然而,一場火山的爆發改變了一切。蘭格利亞大噴發,發生在234億年前的加拿大西海岸,持續了500年。這場噴發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導緻海水酸化,制約了藻類的生長。同時,高溫限制了大氣中水汽的降落,海洋中的水分不斷蒸發,導緻陸地幹涸。

23億年前,恐龍登上王之寶座,是因為地球下了一場200萬年的雨?

這一混亂的時期,最終爆發成為兩百萬年的持續大雨。濕度更高的環境使得裸子植物如蘇鐵、松柏等蓬勃生長,将草原演變成了茂密的森林,而耐旱的動植物不得不趨小以适應環境。

這也是恐龍的崛起時刻。它們進化出了高頸長尾、直立行走的特征,以及适應吃植物的胃石,這使得它們在森林興起之前就已經站穩了腳跟。

根據地質資料,恐龍化石的數量在大雨之前占比僅為5%,而之後迅速增至90%,這個優勢一直持續了17億年,直到小行星的撞擊。

23億年前,恐龍登上王之寶座,是因為地球下了一場200萬年的雨?

總結:地球的漫長曆史中,卡尼期洪積事件是一個決定性的時刻,它将地球的主宰權交給了恐龍,而大自然的力量,尤其是蘭格利亞大噴發,引發了持續兩百萬年的大雨,改變了生态格局,讓恐龍嶄露頭角,成為地球的霸主。這段曆史告訴我們,地球的環境變化有時會給不同的生物帶來機會,塑造新的生态格局。

23億年前,恐龍登上王之寶座,是因為地球下了一場200萬年的雨?

以上内容資料均來源于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資料,理論考證于網絡資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産生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

由于平台規則,隻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