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業績持續虧損、創投股東離場……寒武紀與天才創始人陳天石的“多事之秋

作者:這是憤世嫉俗的

每經記者:可楊 每經編輯:梁枭

2023年,大模型與生成式AI大熱,“AI晶片第一股”寒武紀卻進入多事之秋。4月,寒武紀被傳出裁員消息。9月,創投股東完成清倉式減持後,陳天石承諾不減持,卻又陷入“口頭護盤”的争議中。

陳天石帶領的寒武紀被認為是“學院派”的代表。陳天石出生于1985年,自稱“普通科研人員”。寒武紀上市之前,他在接受采訪時曾這樣表達公司的抱負:“智能時代将誕生硬體新巨頭,我不諱言寒武紀想當這個‘将軍’。”(注1)

哥哥陳雲霁對陳天石的評價則是:商業的事情交給弟弟,他比較慎重,每走一步都會想好可行性,能規避産業發展中的“坑”,适合帶領一個企業往前沖。(注2)

成長必然曆經千難萬險。從業績來看,盡管AI晶片市場熱度空前,但上半年寒武紀仍然虧損。國産AI晶片龍頭挑戰國際巨頭長路漫漫。

“我知道大家想看電影,但這場電影很長很長。大家不如先關心另一場上演了幾十年的老電影——Intel和AMD的故事還沒結束。”(注3)陳天石曾表示。

“AI晶片第一股”頻頻出手護盤

為了向市場傳遞信心,寒武紀在過去一周動作頻頻。

9月26日,寒武紀釋出兩則公告。先是當天早間,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總經理陳天石自願承諾,其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約1.2億股),自承諾函出具之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将不以任何方式進行減持。

不過,根據證監會8月底釋出的減持新規,陳天石還不符合減持條件。根據新規,上市公司存在破發、破淨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于最近三年年均淨利潤30%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

9月26日盤後,寒武紀再度公告,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首次回購股份12.4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0.03%,回購成交價格區間在127.97元/股至129元/股。

此前,寒武紀創投股東國投(上海)科技成果轉化創業投資基金企業(有限合夥)于9月21日通知完成減持計劃,3月23日至6月29日已經累計減持寒武紀約739.87萬股,占比1.776%,減持總金額約14.82億元,幾乎清倉。

對于這次減持,芯謀進階分析師張彬磊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從上市第二年,受大客戶變動對業績帶來的影響,寒武紀股價較上市時大跌,到今年,AIGC概念爆發以及相關産品落地給産業界帶來了新的聲音,帶動寒武紀股價上漲,股東最終追求的就是投資回報。在一個好的階段退出,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好的決定。

圍繞寒武紀的發展前景,張彬磊則認為,對于一些前沿的技術,大家在歡迎技術創新與突破的同時,也有對(技術)落地的擔憂。“但是整個AI賽道是非常有價值和前景的,是以這一類的公司我認為他們做的工作都是有意義的,未來我還是看好這個賽道能夠跑出國内頭部晶片公司。”

針對創投股東退出、陳天石不減持承諾等相關話題,記者也向寒武紀方面表達了采訪訴求,但截至發稿未獲有效回應。

寒武紀成為将軍之前

“我隻是個普通的科研人員,各種機緣下創辦了一家公司,遠遠沒到這樣的大咖檔位。我個人也沒什麼遠大目标,沒想過自己一定要成為一個多麼傑出的人,隻想做好本職工作。”(注4)2020年面對媒體采訪時,陳天石這樣回顧自己的創業曆程。

彼時,這家國内晶片賽道的獨角獸剛剛擺脫與華為“分手”的陰影。“我們的收入增長很快,未來希望有機會向大家公開披露我們的财報。”(注5)被問到與華為分手後的影響時,陳天石這樣回答。當時的寒武紀已經正式啟動IPO,闖關科創闆。從遞交IPO申請到上會通過,這家明星公司隻花了不到70天。

“普通科研人員”,這是陳天石給自己的标簽。寒武紀招股書中這樣描述他的定位和作用:“負責把控公司整體的技術方向、業務程序以及戰略發展方向,并牽頭開展學術研究和産業化工作,奠定了公司迅速跻身人工智能晶片行業前列的技術基礎,為公司總體技術路線的制定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而在外界的解讀裡,陳天石被稱為“天才少年”。他考入中科大少年班,二十出頭就博士畢業,31歲研發出首款人工智能晶片,在AI晶片研究領域已經有超10年經驗。,31歲“下海”創業,成立了寒武紀。

2016年,陳天石與中科院研究所旗下的中科算源共同出資成立寒武紀。而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這家明星獨角獸企業的成長近乎一帆風順。

回憶創業伊始時,陳天石說:“我們剛開始做人工智能(AI)晶片這個方向的時候,AI晶片其實一點都不熱——首先,AI不熱;給AI做一個專門的晶片,就更不熱。”(注6)

AI熱很快就來了。那一年春天,AlphaGo與李世石在人機大戰的第五場經過長達5個小時的搏殺,最終以李世石認輸結束,總比分定格在4:1。而後,人工智能市場也像是被引燃了導火線,開始了新一輪爆發。

“很幸運”,在提及創業與融資過程中,陳天石不止一次這樣說,“聽說很多AI晶片創業公司融資時都被問——‘你跟寒武紀怎麼比?’我們融資确實不難,這可能是頭部公司的資源聚集效應。”(注7)

2017年,寒武紀迅速攀上了巨人的肩頭。華為2017年釋出的全球首款手機AI晶片麒麟970,內建了寒武紀的A1處理器。2018年6月,寒武紀在B輪融資過後估值已經達到25億美元,彼時,這家公司剛成立兩年。

危機出現在加速行駛時。與華為分手是陳天石與寒武紀面臨的第一次危機。

2017年~2019年,寒武紀的終端智能處理器IP授權業務收入分别為771萬元、1.17億元和6877萬元,占營收比例分别為98.95%、99.69%和15.49%。而其中,華為海思貢獻的銷售金額為771.27萬元、1.14億元以及6365.80萬元,占比為100.00%、97.94%和92.56%。

華為海思2018年調轉方向,選擇自主研發人工智能晶片并推出多款産品。2019年,寒武紀的終端智能處理器IP授權業務收入同比下降41.23%。寒武紀在招股書中提到,主要系華為海思選擇自研終端智能晶片,未與公司繼續合作。由于寒武紀與華為海思未繼續達成新的合作,公司短期内難以開發同等業務體量的大客戶,是以2020年公司終端智能處理器IP授權業務收入将繼續下滑。

危局之下,陳天石選擇将寒武紀的業務重心轉向智能計算叢集系統與雲端AI晶片傾斜。

告别華為後,寒武紀迅速推出智能叢集系統,提供雲端AI晶片作為算力基礎,同時提供基礎系統軟體平台,再通過搭配其他品牌伺服器、儲存設備等等,構成一個較為完備的雲計算解決方案。2019年起,寒武紀營收主力變成了智能叢集系統。

天才少年再次走到十字路口

2022年冬天,陳天石與寒武紀第二次遭遇挫折。

2022年3月,寒武紀公告,核心技術骨幹,擔任CTO,負責AI晶片的總體技術和産品研發、研發團隊管理等工作的梁軍“因與公司存在分歧”離職。寒武紀方面後來回應稱,分歧主要集中在公司未來發展方面,公司希望“聚焦産品廣泛落地以及搶抓機遇期,而梁軍想在技術方面進行更多投入和鑽研”。

與梁軍的分歧被視為寒武紀加速商業化的标志。2022年年報顯示,寒武紀目前的營業收入主要來自雲端産品線、邊緣産品線及智能計算叢集系統業務。在雲端産品線,寒武紀已推出四代晶片産品。2022年,寒武紀的思元290、思元370産品在多家企業完成産品導入,成為寒武紀主要創收産品線,帶動寒武紀2022年雲端産品線業務收入的大幅增長。

2023年,市場本應對寒武紀抱有更多期待。在産品落地提速的同時,ChatGPT及大模型迅速爆火,AI晶片算力需求迅速增加。

機遇就在眼前,但危機也再度出現。

2022年12月,寒武紀等36個實體被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

在2022年的年報中,寒武紀稱,該事項對公司研發造成的影響程度尚在有限範圍内,公司的核心技術來自寒武紀的自主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産權,不會對公司産品研發及核心競争力産生重大不利影響。公司将積極評估及應對“實體清單”對公司在研發工作、生産環節、市場拓展等方面造成的影響,并将此影響控制在可控範圍内。

餘波蔓延到2023年,寒武紀智能駕駛晶片子公司“寒武紀行歌”被曝出裁員等調整。截至2023年6月末,寒武紀擁有研發人員980人,而上年同期研發人員數量為1207人,同比減少227人。

陳天石最近一次露面是在寒武紀的業績溝通會上。面對投資者,他首次回應了這一年來寒武紀的困境。

據钛媒體報道,在8月31日的業績說明會上,陳天石表示,公司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後,由于供應鍊的因素,産品已受到一定影響。公司克服外部困難,寒武紀及子公司研發及各項經營工作正有序推進。“公司及行業目前的發展顯然受到一些非商業、非技術因素的影響,在此衆所周知的背景之下,我們在此懇切呼籲媒體對公司和其他同行業企業給予更多寬容和支援。”(注8)

盡管陳天石在業績會上沒有正面回應裁員事件,但他表示,公司及子公司研發及各項經營工作正有序推進,主要是公司綜合行業、市場、供應鍊等因素進行業務規劃,稱會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依法履行資訊披露義務。

2020年接受采訪時,陳天石曾說:“Intel今年52歲,AMD今年51歲,NVIDIA今年27歲。寒武紀隻有4歲,和行業前輩比起來還隻是個孩子。羅馬并非一天建成,前輩标杆也都是筚路藍縷走過來的,我們有遠大的志向,但長跑才剛剛開始。”(注9)

長跑進入第7年,在“悶頭做個一年半載,掏出一顆晶片來”的內建電路行業裡,陳天石越來越“悶”,但行業依舊對這家公司抱有期待,等待陳天石如何帶來它渡過這場危機,掏出下一顆“晶片”來。

封面圖檔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188747468

注釋:

1.《甲小姐對話陳天石:AI晶片市場廣闊,寒武紀朋友遍天下|甲子光年》,甲子光年微信公衆号

2.《為AI裝上中國芯的“雙子星”——記寒武紀科技創始人陳雲霁、陳天石》,科技日報

3.《甲小姐對話陳天石:通往偉大晶片公司的賽程很長|甲子光年》,甲子光年微信公衆号

4.《甲小姐對話陳天石:通往偉大晶片公司的賽程很長|甲子光年》,甲子光年微信公衆号

5.《寒武紀來了》,觀察者網

6.《“創客”陳天石和爆發的寒武紀》,中國科學報

7.《甲小姐對話陳天石:通往偉大晶片公司的賽程很長|甲子光年》,甲子光年微信公衆号

8.《寒武紀董事長陳天石:由于美國“實體清單”,供應鍊受阻使産品受一定影響|矽基世界》,钛媒體

9.《甲小姐對話陳天石:通往偉大晶片公司的賽程很長|甲子光年》,甲子光年微信公衆号

每日經濟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