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自成為什麼要處死謀士李岩?事情背後的原因,遠比你想的要複雜

前言:

明末,遼闊的中原大地風雲變幻,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李自成上司的大順軍,一時間如日中天,甚至攻破了北京城。然而,就在見證勝利曙光之際,李自成卻在内讧中誤殺了自己的心腹謀士李岩。

李岩之死成為大順軍失敗的轉折點,但其中的緣由遠非表面所見,曆史的潮流常隐藏着看不見的暗流。讓我們來探究,這位郁郁蔥蔥的謀士,其一生抱負為何最終落得如此悲哀的結局。

李自成為什麼要處死謀士李岩?事情背後的原因,遠比你想的要複雜

一、熱心救民卻被誣陷,李岩投奔李自成

(一)李岩仗義疏财,積極赈濟災民

李岩,原名李信,河南人,出生于一個富裕的地主家庭。他從小家境優渥,受過良好的教育,是個真正的讀書人。雖然出身殷實,但李岩對窮苦的農民卻充滿同情,經常以己之力救助于困難之中。

1637年,河南發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災,李岩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他主動拿出自己倉庫中的糧食1000石來赈濟災民,還譜寫了《勸赈歌》,在歌詞中表達了自己對災民的關懷之情。李岩做這些,完全是出于一顆憐憫窮苦的善心,他希望自己的行動能感化其他富戶,使更多饑民得到救助。

李自成為什麼要處死謀士李岩?事情背後的原因,遠比你想的要複雜

當時的河南旱災嚴重,大量農田毀失,災民們絕望而泣。李岩看到他們滿目絕望的樣子,心中充滿了悲憫,堅定了必須救助這些苦難之人的信念。

于是,他毅然提筆給朝廷上書,請求派兵開倉赈災。與此同時,他又迅速行動,拿出自己的1000石糧食開倉赈濟。李岩還四處奔波,發動身邊的朋友也捐出糧食和銀兩來救濟災民。

李自成為什麼要處死謀士李岩?事情背後的原因,遠比你想的要複雜

(二)李岩呼籲救災卻遭誣陷入獄

李岩的善舉原本應該感動每一個有良知的人,讓他們也紛紛站出來救助災民度過難關。但是,當地的豪強地主卻沒有絲毫同情心,反而妒忌李岩的善舉會影響自己的威信。于是,他們聯手誣陷李岩“收買人心,圖謀不軌”,最後還把李岩關進了大牢。

李岩被關押進牢房的那一刻,心中充滿了錯愕和無奈。他不明白自己明明一心為民,卻遭受這等污蔑陷害。

李自成為什麼要處死謀士李岩?事情背後的原因,遠比你想的要複雜

這時,獄卒将一碗發黴的老鼠粥推到他跟前,李岩勉強含着淚水吃了幾口,就感到一陣暈眩。他心想,自己可能此生都要被關在這個陰暗潮濕的牢房,再也見不到天日了。

李岩在牢中過了幾個月枯燥而痛苦的日子。他時常以淚洗面,嘲笑自己當初的天真和幼稚。他明明已經看透這個黑暗的世道,卻還抱有一線希望,想感化人心,最後隻落得被處心積慮陷害的下場。這時,李岩聽說李自成在河南舉事,決定一旦獲釋就前去投奔,助他大業。

李自成為什麼要處死謀士李岩?事情背後的原因,遠比你想的要複雜

二、李岩的政策推動李自成壯大

(一)李岩提出均田放荒等政策

這時,李自成在河南舉事,李岩獲釋後前去投奔,成為李自成麾下的重要謀士。李自成見李岩學識淵博、謀略過人,對他十分倚重,甚至親自為他改名“岩”,以示嘉獎。兩個志同道合的人終于聯手了,李自成的事業也是以開啟了高歌猛進的新篇章。

李自成起事之初,起義軍經常被明軍圍剿,一度隻剩下十幾人唱空城計逃到山中。李岩加入後,深入分析目前農民起義軍的困境,提出了“均田放荒”、“免除糧稅”等政策方針,這些政策立竿見影地提升了李自成在農民中的聲望。

李自成為什麼要處死謀士李岩?事情背後的原因,遠比你想的要複雜

李岩通過遍訪民間了解到,農民之是以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土地兼并嚴重,大量土地被少數豪強地主占有。為此,他提出實行“均田放荒”,要求将富戶、地主占有的土地平均分給普通農民,使他們重拾田地、改善生活。

此外,各項苛捐雜稅也嚴重剝削着農民,李岩于是提出全面“免除糧稅”的方針。佃農從地主手中交出大半收成作為地租後,還要上交各種稅收,日子過得非常困難。推行免糧稅,可以極大緩解農民的經濟負擔。

李自成為什麼要處死謀士李岩?事情背後的原因,遠比你想的要複雜

(二)李岩政策效果顯著,大順軍壯大

李自成根據李岩的建議實行均田制,将地主富農的土地平均分給貧苦農民,同時取消各項苛捐雜稅,農民的負擔頓時減輕了許多。

李岩還建議李自成要廣納人才,吸收更多士子來輔佐農民軍。李自成采納了這個建議,士人紛紛來投,大順軍實力大增。

李自成為什麼要處死謀士李岩?事情背後的原因,遠比你想的要複雜

在李岩一系列政策的帶動下,李自成軍隊壯大到十幾萬人,成為當時北方的第一大農民軍。原本躲在深山老林中的農民,聽說李自成軍免除苛稅、分田地,紛紛拿起農具來投奔,壯大了起義軍的力量。

明軍對此也無可奈何,隻能被迫退守城池。到1644年春,李自成終于帶領農民軍攻入北京,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

李自成為什麼要處死謀士李岩?事情背後的原因,遠比你想的要複雜

三、北京謀略引發分歧,李岩遭李自成猜忌

(一)李岩提出四點北京謀略

占領北京後,李岩又給李自成提出四點建議。首先,建議李自成即皇帝位;其次,差別對待明朝舊官,留用賢能,懲治奸佞;第三,軍隊駐紮郊區,避免擾民;最後,建議李自成封明太子為王,與南明朝廷停戰議和。

李岩認為,李自成已經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是時候建立新的朝代了。他建議李自成登基為帝,以穩定軍心民心,并繼續留用明朝部分賢能官員,以鞏固統治。

李自成為什麼要處死謀士李岩?事情背後的原因,遠比你想的要複雜

另一方面,軍隊進入城中必然會擾民損傷民心,應調離至郊外駐防。最後,他希望李自成能與南明講和,避免更多的血腥沖突。

這些建議都出自李岩的慎重考慮,但李自成卻産生了誤解。

李自成為什麼要處死謀士李岩?事情背後的原因,遠比你想的要複雜

(二)李自成憤怒否決建議,對李岩生疑

前三條建議李自成都欣然采納,但最後一條建議卻觸怒了他。李自成起義就是為了推翻腐朽的明王朝,如今終于闖進北京了,怎能還要封明太子為王呢?這簡直是自取滅亡。于是,李自成全盤否決了李岩的四點建議,心中的疑慮也開始滋長。

李自成認為,李岩是一個出身富戶的書生,必定還念念不忘舊明王朝,是以才會提出保留明室的建議。

李自成為什麼要處死謀士李岩?事情背後的原因,遠比你想的要複雜

他開始懷疑李岩的忠誠度,擔心他會另立新主。李自成心性本就多疑,這時更是陷入猜忌之中,以為李岩定會對自己不利。

此時牛金星等人又在李自成耳邊進讒言,說李岩心懷叵測,定會危害大業。李自成聽信了這些讒言,決心除去李岩這個心腹大患。就在這種互不信任的氛圍下,悲劇已悄然醞釀正在向他們襲來。

李自成為什麼要處死謀士李岩?事情背後的原因,遠比你想的要複雜

四、牛金星設計害死李岩,加速李自成失敗

(一)牛金星視李岩為眼中釘

牛金星本是個落魄書生,他混入李自成軍隊,一心想借此翻身改變命運。牛金星嫉妒李岩的才能受重,就在李自成對李岩起疑之際趁機進讒言,導緻李岩被殺。

牛金星看李岩受李自成倚重,自己的地位卻受到排擠,心中充滿嫉妒與怨毒。他暗想,李岩這個富 書生,遇上李自成不過是權宜之計,說不定哪天就會背叛。

李自成為什麼要處死謀士李岩?事情背後的原因,遠比你想的要複雜

于是,牛金星就趁李自成對李岩有疑慮之機,使出渾身解數進讒言,終于使李自成對李岩徹底失去了信任。

牛金星乘勝追擊,又在李自成面前诋毀李岩,說他在北京謀私利,還妄圖回河南稱王。牛金星表面上一副忠心的樣子,暗地裡卻在設計陷害李岩。他明知李岩并無二心,但為達到自己的目的,還是殘忍地置李岩于死地。

李自成為什麼要處死謀士李岩?事情背後的原因,遠比你想的要複雜

(二)李岩被害後大順軍土崩瓦解

李岩死後,李自成很快敗退至西北,牛金星也沒有翻身,反被清軍所殺。這場悲劇導緻大順軍失去了李岩這個謀主,也讓李自成失去了一個緻命的支援者。李自成終究是猜忌李岩出身富戶,不相信他的忠心,才會相信牛金星的讒言。

沒有了李岩的謀劃,大順軍很快失去組織性,各路起義軍也紛紛投降或潰敗。李自成在西北苦苦支撐了一年多,還試圖東山再起,但終究兵敗被俘。

李自成為什麼要處死謀士李岩?事情背後的原因,遠比你想的要複雜

不久,李自成便被清軍淩遲處死,就此從曆史的舞台上消失。李岩一心為民,卻被暴君所殺,他的創舉和抱負都随風而逝,人生最終以悲劇收場。

李岩之死成為李自成失敗的轉折點,也成為農民起義最終沒能成功的遺憾。正是因為李自成内讧太深,才導緻大業難成。李岩死後,李自成也步上失敗的不歸路,不久便在西北土崩瓦解。曆史往往充滿着惋惜,李岩之死更是明末農民起義的一大遺憾。

李自成為什麼要處死謀士李岩?事情背後的原因,遠比你想的要複雜

結語:

李岩死後,李自成很快便在西北灰飛煙滅。一個個農民起義軍也接連失敗,中原大地再次淪為滿清鐵蹄踐踏。李岩作為農民起義的謀士之一,其命運實在令人扼腕歎息。

曆史并不缺少仁人志士,但他們的理想抱負,最終卻很難逃脫時代的薄幸。我們不能複盤曆史改寫結局,唯有從這些先人的經曆中汲取智慧,使我們今日的努力變成明天的曙光。

繼續閱讀